我一直堅信,最好的學習資源在網上。
一直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互聯網學習資源推薦。
推薦!你不知道的全球50大在線學習網站!
網上最好的免費課 | Coursera 值得收藏的課程
重磅推薦!社會科學領域最具價值的25本書
寶貝啊,果斷收藏,召喚我的印象筆記、我的有道云筆記……可真相呢?你也許一輩子也不會打開那些網址,學習這些課程,閱讀這些書籍。無限制的收藏不會帶來任何提高。
那么如何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學習呢?
1.明確學習主題
那些普世的諸如:免費學習網站推薦、優質學習資源推薦。沒錯這些資源都很優質,但是你真的需要嗎?
尋找學習材料不是為了被動地收藏萬千,而是因為主動的學習需求。
同理好的資源整理,應該是解決具體需求的,它可以按照學習用途來推薦,如大夢PS主題:
<a href="http://www.lxweimin.com/p/0a81e551783c">收藏,Photoshop入門及資源指南!</a>
或者拆解出完善的****學習流程,如三頓的PPT主題:
<a href="http://www.lxweimin.com/p/2f40006ea644">如何系統地學習PPT并在短時間內精通?</a>
甚至定向針對具體對象,從方法論引申到資源推薦,如珞珈講PPT主題:
<a href="http://www.lxweimin.com/p/a7f3d4317a9e">大學生該如何利用好課余時間自學,全面提升PPT技能?</a>
互聯網進行學習的必要前提,進行主題學習。因為主題是對目標的聚焦,是積極主動的體現。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資源推薦的開始會從“為什么學習”開始講起。
2.發散聯想搜索
在明確主題,同時也理解了優秀的資源推薦應該是怎樣的,之后,你需要的就是進行搜索。考慮到優質推薦確實可以起到直接引導作用,我們應該直接朝著優質資源推薦前進。
如果你運氣好,確定主題學習對象是PPT,恰好找到了珞珈的文,那么其實你已經可以開始行動了。對于行動派,沒有什么比找到完善的資源推薦可以省更多的時間了。
如果你運氣不好,找不到上面提到的這種資源整理資料,關鍵時刻還是要自己整理。搜索能力,也就是強大的搜商在這里就顯得無比重要了。假設你就是想進行PPT專題學習,又找不到珞珈和三頓,那么這時候你該怎么搜索呢?發散聯想,多維度尋找資源。
資料形式多維:PPT書籍、視頻、圖文教程、神器軟件、大神……**
平臺多維**:豆瓣書評、知乎問答、公眾號干貨、百度文庫模板、在行行家……
領域多維:設計、邏輯、講故事、讀書筆記、演講、職場……
推薦一款搜索利器:搜狗搜索,可以進行公眾號和知乎搜索。
3.拆解學習流程
拆解是知識整理的過程,是對自己學習流程的預判。
拆解的標準可以不同:
以子技能特點拆分:珞珈的PPT專題,他將PPT學習需要掌握的技能分為被動技能:審美、邏輯、信息展現能力與主動技能:PPT操作、素材收集能力。利用學習主動技能與被動技能的學習周期與效果的差異,合理安排進大學生活中的每一天。
以學習階段拆分:三頓的PPT專題,將PPT學習整理成5個階段,按照階段進行資源整理:欣賞->模仿->學習->整理->積累。
以學習用途拆分:大夢的PS專題,在完成基礎入門后,可以從攝影后期和平面制作兩大用途進行整理。
拆解沒有統一的標準,拆解過程是個人知識體系的整理。拆解的結果是個人知識體系的建立,而完善的個人知識體系不僅可以帶領你去學習,還可以提供一個容器,在學習進程中繼續填充自己的資源。
4.實操實操實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就怕你整理了還是伸手黨與收藏癖。
我相信每一位優秀的資源整理作者都會告訴你如何動手以及動手的重要性,只有你開始動手,才有機會理解這項技能。實操的過程是對個人知識體系的驗證。很多時候,那些方法都是有用的,但對你而言不一定是最高效的。
比如不會手繪的人做手繪思維導圖的前期是極其低效的,如果手繪思維導圖是你的學習目標之一,你可以用這種方法精進,但如果你并不想成為思維導圖手繪達人,就不要執迷于手繪制圖甚至可以就別使用這種方式了。
當然了,你可以說我就是手繪達人,你的技能系統肯定和我不一樣,不是嘛?
5.系統迭代完善
動手的過程可以讓這個知識體系不斷個人化,形成你自己的迭代體系2.0,也許私人,但是對自己卻精準有效。
而且在開始學習前,你也許能預判學習流程,卻不能具體評估學習子技能。同樣以PPT為例,具體學習PPT,你會發現更多的大神和他們的教程,那個時候,你就可以憑借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內容消解了。
第三步與第四步其實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構建:確定分類->逐一塞入。
推薦三頓文:(不附鏈接,積極主動去搜索一下)
關注了那么多大神,為什么還是學不好PPT?
問學PPT哪家強?且看“濤說PPT”
「銳普PPT論壇」完全使用指南.
這三篇文章,我都是當做知識管理的學習指南進行拆解的,這也是我的個人知識體系在作怪。
迭代完善有兩個方向可以做努力:
1.細化領域:版式設計繼續細分:排版、字體、圖片……每個細化又有很多教程可以整理,同時對領域的垂直細分可以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標簽。
2.跨界整合:讀書筆記PPT、PPT在演講中的應用……跨界整合是創新的有效途徑,所有創新其實都來源你的已有知識體系,一切皆有來源。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完善不僅僅是增,還有減。不理解的同學請閱讀“斷舍離”。
最后總結,互聯網主題學習五步走:明確學習主題、發散聯想搜索、拆解學習流程、實操實操實操、系統迭代完善。然后你就可以在完成一個主題學習后進行下一個主題學習,利用互聯網學習你想學習的任何主題。
其實我主要講的是知識管理,順便提到了積極主動的學習心態、擁有發散聯想思維的高級搜商、行動力的重要意義、學習計劃的制定、順便推薦了幾位大神。
我一直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互聯網時代,讓我有機會接觸這么多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