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給大家講了茉莉花茶里面為什么沒有花,很多人又有疑問了,那為什么菊花茶里都有飄滿菊花呢?
這就說來話長了,要從這兩種花的不同特質說起。
茉莉花的特質
茉莉被稱為“氣質花”。茉莉花一旦開放,就會釋放出香氣分子它們是揮發性的,無法保留在花中,要把茉莉花香留下,只能任由它們釋放。
于是乎,人們發明了一種“窨制”工藝,利用茶葉吸附性強的特點,把茉莉花的香氣在飄散之前收集起來。
菊花的特質
而菊花的特質,在于其中的黃酮類物質和綠原酸,它們是菊花的“功效成分”。黃酮和綠原酸都不是揮發性的,反倒溶于熱水中,所以把菊花干燥之后能保留下來,等沖泡時它們都能夠溶到熱水中。
但是菊花茶也并非像你想象中那么簡單,不同的菊花也有不同的特點和功效。
滁菊
滁菊主要產于安徽滁州,又名“白菊”、“甘菊”,是菊花中花瓣最緊密的一種。它花蕊金黃,花瓣晶瑩玉白,素有“金心五瓣”之美譽。
滁菊降火、疏散風熱的效果最為顯著,《本草拾遺》記載菊花可“作枕明目”,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屬肝陽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藥枕。如果出現嗓子發干、頭發昏等“熱傷風”癥狀時,喝一些滁菊就能緩解。
貢菊
貢菊也稱“黃山貢菊”、“徽菊”,因在古代被作為貢品獻給皇帝,故名“貢菊”。貢菊與杭菊、滁菊、亳菊并稱中國四大名菊。
貢菊花朵雪白,蒂呈綠色,貢菊花朵基本都是瓣兒,顏色泛白,花心很小。黃山貢菊是新鮮菊花直接烘干而成的生菊花,是一朵一朵的。
貢菊沖泡后口感相對濃烈,保持了濃重的菊花原始味道,所以通常需要加點冰糖或者白糖來調味。
由于貢菊因為沒有經過蒸制的原因,保持了原始的綠色,所以沖泡后湯色黃種帶綠,沖泡后存放數小時還能變為綠色,但這都屬于正常現象,并不是變質的表現。
貢菊的寒性緩和一些,清肝明目、養肝養眼的作用更突出。貢菊泡茶再加一些枸杞,是電腦族的護眼良方。
杭菊
杭菊又名小湯黃、小白菊,原產地為浙江省桐鄉市,可不是杭州哦。杭菊花朵較大,分為杭白菊和杭黃菊兩種,杭白菊是經過蒸熟后曬干的,所以看起來是粘在一起的餅狀,杭白菊味道更甘美一些。
杭菊本身含糖份,聞上去有些甜,且經過蒸曬,沖泡后茶水也略有甜味兒,因此口感比較平和,尤其是胎菊,湯色淡黃,如淡淡的茉莉花茶,并無顯著的苦澀味。
與貢菊相比,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明顯,泡開后花瓣也容易脫落。杭菊清熱利咽的效果最強,咽喉腫痛時,喝點杭菊最好。
胎菊
杭白菊未開放的花蕾叫做胎菊,胎菊經精心的蒸制,烘焙而成,具有獨特的味道,以它的稀少而頗為珍貴。
每年10月末第一批采摘質量最好的是名符其實的胎菊王,前兩次采摘的質量最好。胎菊是杭白菊中的上品,一般作為禮品的都是用胎菊。花蕾全部開放后采摘下來的就是杭白菊。
一般杭白菊更多為入藥,胎菊和貢菊更多作為日常飲品。
彩菊
來自西藏的七彩菊,又稱藏彩菊,由于長期生長在海拔幾千米的地方,受污染程度小。
藏彩菊除了菊花的清熱解毒作用外,還具有護膚養顏,清心潤肺,調經活血等功效,適合女性服用。只要在杯中放入1—2朵七彩菊,用水浸泡2—3秒鐘,茶湯立即有了甘甜的味道,連續浸泡一天仍有清香。
亳((bó))菊
亳(bó)菊產于安徽亳州,陰干入藥。花朵較松,容易散瓣是亳菊的重要特點之一。亳菊以疏風散熱、解暑明目見長。如果您不慎得了風熱感冒,不妨取亳菊與冰糖代茶飲。夏季還可將亳菊與大米一起煮成粥,可預防中暑。
野菊花
同上述幾種家菊相比,野菊花的花朵更小更黃,花形也不是很好看,苦寒更重一些。野菊花解毒清熱消腫的作用最強,對緩解生瘡、牙痛、口臭都有效,比如我們常見的野菊花牙膏。
不過野菊花性寒,一般情況下不要喝野菊花,以免損傷脾胃陽氣,造成胃部不適。
其實,無論用哪種菊花泡茶,都不應連續飲用,一般3-5天即可。體質偏寒的人喝菊花茶的時候要放點枸杞,而脾胃虛寒的人最好少喝。
菊花普洱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公眾號)
杭菊與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鄧菊,都是中國馳名的茶用菊。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安利一款O2TEA的菊花普洱。它是用杭白菊與來自云南勐海的普洱熟茶精心制作而成,融匯了菊花的清香與普洱的茶氣,清喉利咽,立秋已過,天氣依舊燥熱,來杯清爽的菊花普洱再適合不過了。
O2TEA菊花普洱,即將上市,敬請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