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注海濤的微博時她已經常在微博上發自己的寫作狀態,像是創作的巔峰時期,后來等到書出版有兩三個月的樣子我就買了。此書是作者對個人留學經歷收獲的總結歸納,很適合想去留學尚在糾結中和留學過的人閱讀,又或者有過出國生活經歷的。
? ? 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你閱讀一本書或看電影時,你的某段生活經歷和書或電影中的情節特別相似時就會有一些特別的東西去深深的觸動你。我雖沒去國外留學,但去年有幸去英國生活過幾個月,而且和留學生、當地的老外都有接觸,閱讀的過程中總是不經意間想起自己的英國的所見所聞。
? ? 一般來說選擇留學的都是年輕學子,像作者這樣在30歲,而且在國內生活的應該算很如意的情況下出國算是少數派。不可避免的在她周圍有人支持她出國,有人反對,也有人保持中立。然而作者遵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經過備考GRE的煎熬和漫長的錄取等待,毅然奔赴了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專業的留學之路。生活中的種種意外,和舍友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校園生活的多彩,專業學習中的感悟構成了作者留學生活的多彩樂章。
? ? 閱讀時的心情和作者的心路歷程一樣起伏,文中作者談到租房遇到的煩惱那段,很多留學黨應該都會有感觸。在英國生活那幾個月,我和老公有一段因房租到期,而找不到新房源的苦惱時期,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選擇出門旅游來過渡,也曾從一個朋友家寄住到另一個朋友家,當時覺得很狼狽,現在回想卻覺得在那樣的情境下,意外多結識了不少新朋友,有了一段難忘的時光。還有作者寫的很多的求學中的各種見聞感受,這是我這個沒在國外大學真正學習過的人無法體會的,但是也是這些內容加深了我對國外留學的向往。
? ? 作者最后回國前內心關于去留的掙扎也是很多留學生的真實寫照,總之,一本書閱讀下來讓人總是不由得站在作者的處境去思考,如同親身經歷一般。如書名,作者把這段留學經歷看做是一場絢麗突圍,收獲滿滿,而她所展現給我們的更像是一扇窗,讓有類似經歷的人透過這扇窗回憶過往,讓沒有出國經歷的人透過這扇窗了解另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