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安利了一部美劇《西部世界》,講述了人類、人造人主題樂園故事,該劇豆瓣網評分高達9.3分。同題材電影還有很多,《機械姬》也講述了一位機器人學習、并最終逃離實驗室的故事。人工智能究竟發展到了什么程度?機器人真的會取代人類地位占領世界嗎?
四個多小時,看完企鵝家的騰訊網媒體高峰論壇,聽21位國內外大佬暢談媒體在新技術變革面前的機遇與挑戰。看看這21位大佬認為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傳媒生態圈,以及從事內容創作的自媒體人應該主攻哪些方向。
1、人工智能不會成為世界終結者
人工智能會不會成為影視劇中一樣,成為人類的敵人或者人類世界的終結者?答案是不會,至少暫時不會。
目前的人工智能發展階段距離影視劇中的智能還比較遙遠。現在的人工智能是弱人工智能,沒有自主欲望需求的階段,人工智能主要是模仿人類某一方面的技能成為人類工作中的幫手。比如掃地機器人不會有自主意識希望能去舞臺表演歌劇。
人工智能是軟件工程學科,是進化了的自動化。任何技術的變革,帶來的都是人類生活方式的更加便利,人工智能也是人類手和腦的延伸,未來會成為我們很好的工具,擴展我們的現實環境,提升我們和周圍環境的溝通。
想象一下,未來可能有《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那樣的機器人提醒你:“最近血壓高。”“心率過快,請注意”。是不是對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充滿期待,希望能更長壽、見證更多新技術的革新呢?
2、媒體人哪些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替代
之前就傳出機器人可以寫稿子當記者了,媒體人一片哀嚎,“要被機器人取代啦”。沒錯,一些工具能提高效率,但也會讓很多人面臨失業風險。現在,哪些媒體人的工作已經被取代了?未來,媒體人的哪些工作還會繼續被人工智能取代呢?
人工智能與媒體融合時代,稱為“智媒時代”,智媒進化專家預測會有這4個方向:
(1)、AI+新聞編輯室,如現場解說詞直接生成新聞稿、自動生成導語。騰訊網今年第一季度財經頻道機器寫文章400篇,第三季度達到四萬篇。
(2)、AI+信源補獲,如基于知識庫自助提出問題,補充記者的采訪提綱;如把視頻轉化成文字便于檢索。
(3)、AI+智能分發,也就是推薦系統,目前電商和部分資訊類APP如今日頭條已經實現。不過推薦系統有個問題是,人的興趣可能中午和晚上就不一樣,所以推薦系統需要進化的方面很多。
(4)、AI+資訊服務,人機對話系統中,對機器人的要求包括能對話、能搜索總結,還需要個性化。人工智能時代,資本家已經變成了那些手中掌握著大量數據的人。
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最主要應用有兩個,一個是內容生成,比如讀過了很多同質化的內容,就能自動生產同類內容;另外一個應用就是內容分發,基于用戶需求不斷優化的推薦機制。
3、智媒時代,短視頻成最大內容缺口
目前,國內移動端用戶數量巨大,在線時間長,用戶平臺很大,對內容的需求缺口很大。
再加上現如今很多行業技術達到了,內容沒趕上,比如VR。VR現在還在學習如何真正打動人心,因為人類需要故事,這是VR的前景所在。
新技術帶來了受眾6個方面的變化,從受眾變化中可以分析出對于內容有什么需求。也終于明白,今日頭條為什么重資支持短視頻創作。
社交網絡已經成為用戶獲取新聞的重要平臺。
年輕人更喜歡看視頻資訊。
“弱目的性”的新聞獲取高速增長。
短視頻成為“興奮劑”。
廣告升級成為新聞和視頻的未來趨勢。
自制劇成為媒體的制勝鑰匙。
可見,不光娛樂資訊需要短視頻化,新聞資訊也需要短視頻化。新技術在視頻領域的應用一個是直播,一個是短視頻。
雖然人工智能已經開始進入部分內容生產領域,但在內容生產方面,人與人工智能兩者分工不同。人工智能的制作過程中,除了需要技術,還需要媒體人的才華,包括幽默、講故事的能力。而人工智能的主要工作在于給內容打標簽、便于檢索,確定分發推薦,掌握反饋信息,不斷優化推薦。一方面提升內容制作的效率,一方面更了解受眾需求。
4、自媒體人如何打入短視頻領域
很多爆火的網紅自媒體都是短視頻出身,比如papi醬。
幾年前,報紙開始把大版大版的文字改為讀者更容易接受的圖文形式。微博上一些媒體號也經常用長圖文來解讀最新政策新聞。但這一形式正被短視頻替代,形成新形式-視頻資訊。市場對于視頻資訊的需求度很高,有很大生產空間。
短視頻更容易形成粉絲經濟。與短視頻資訊相比,以后文字則會偏向更高效的邏輯傳遞。
一個變化是,今年視頻內容付費比例增長,二次元已經開啟貨幣化、人群有了支付能力。
很多自媒體人可能會說,不懂技術如何創作短視頻呢?
其實技術方面真的不難,最難的是內容方面。不然李安的新電影《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就不會被口水淹沒,說只炫技術而內容故事不佳了。而做內容正是很多自媒體人已經具備的能力:內容生產能力、講故事的能力。隨趨勢而動只需要換一種媒介、換一種展現方式。
只從技術層面講就沒有那么復雜了。大家的智能手機都有了視頻拍攝功能,而很多APP或者電腦軟件也有視頻編輯功能。同時,互聯網上有非常多視頻素材,推薦一下Wochit,是提供一站式視頻素材的獲取平臺。
不過,如果是VR的內容制作者,還需要考慮一下如果如今的頭盔被淘汰,內容是否也要淘汰呢?內容生產者在跟上技術腳步的同時,還需要考慮能不能在技術革新、設備更迭時,盡量提升自身內容可移植率,雖然那并不容易。
未來會是一個“萬物皆媒,人機合一,自我進化”的時代,智媒時代給媒體帶來全流程變化,你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隨風而起的網紅級別的自媒體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