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8年1月5日,這是一個既重要由特別的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對某件事情,確切的說——對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分。
我偶然間冒出了一個想法:人都是會越來越痛苦的,并且這種痛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也一次比一次深刻。
曾在書中看到過一句話:在所有的痛苦中,只有悔意是無從救贖的。
我才明白:人都會犯錯,長大之后會更加意識到自己曾犯的錯誤。時光漫長,年歲漸長,人會犯更多的錯誤,悔意和遺憾日漸增多,那時痛苦便接踵而至,折磨身心。
這就是為什么不諳世事的孩童大多是無憂無慮的原因。因為大多數痛苦來源于自身,來源于對自己的失望、悔意與無能為力,換句話說,痛苦是因為被自己打敗,對自己失望。他人和外在因素帶來的災難大多會引起人的憤怒和恨意。
(二)
也可以說,人痛苦的根源是自己無法走出自己內心的思想體系,無法從內部突破自己、說服自己。
大膽推測,抑郁癥的初期原因就是來源于這些與日俱增、數目龐大、難以言說的痛苦。由此發現,擁有如此數量龐大且無法與他人道的痛苦之人大多偏執。
他們因為偏執在自己的思想體系里無法走出來,甚至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清楚的明白這一切都很荒謬但又因為明白卻無法突破而更增焦慮或痛苦。
抑郁癥患者通常對外界缺少感知。或是孤獨癥患者也會有這種情況:他們清楚的看著自己沉淪、墮落而無法自拔或潛意識不愿走出來。因為他們除了逃避找不到其他對抗面臨難以接受的現實的方法。甚至,在他們清醒的時候,毫無例外的理智、冷靜、克制,但當他們的精神一旦松懈受到現實的暴擊就會陷入困惑之中。
他們不悲不喜,當他們置身于喧鬧的人潮會覺得窒息,孤身一人卻覺得內心安寧與喜悅,甚至他們喜歡在喧囂中不發一言安靜地享受自己的孤獨。因為這樣讓他們有生活的真實感和滿足感。
(三)
有一天你會發現,淡漠的人大多很孤獨,孤獨的人對大多數人與事都很淡漠。即便一無所有他們也自得其樂,或是失去一切也無動于衷。因為有過一無所有的感受和更深的苦楚,現如今的一切都令人足以承受而不是大肆旗鼓的宣揚內心的感受。
孤獨的人都曾經歷過一段很長無人問津的時光,那段時光里有無人能懂的痛苦和無處訴說的渴望,渴望愛與被愛。或被拋棄然后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成長,也學會了拋棄一切來減少內心被拋棄的痛苦。
無人問津的時光詳細可解釋為自卑且無人欣賞的時光。他們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獨的戰斗,卻無人知曉。他們因思考而清醒,因愈加清醒而愈加孤獨。
換句話說:抑郁癥始于人成長過程中眾多對由遺憾和悔意而生的痛苦的偏執,孤獨來源于無人問津的過去或生命中重大失去的經歷而生的思考后的清醒。
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困擾他們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對一些事實超乎常人的偏執,抑郁使人精疲力竭。而我發現,有些意識到自己的偏執時對自己采取了措施,即自救。有一部分人將那些失意與傷心轉化、升華,不斷地激勵自己、鼓勵自己,最后變為孤獨的人。
因為那些偏執的人只能接受自己的思想,很難輕易相信或是接受他人的思想,最后他們會發現:在漫長的人生長河里,能真正治愈自己的,只能是自己。抑郁與孤獨都是由愛衍生的附屬品。
(四)
我忽然覺得有點悲傷,也有點難過。因為時隔多年,我才又體會到悲傷和難過的意義,我才明白人在悲傷和難過的時候需要人陪。我原以為悲傷和難過是由于無能和懦弱,這些統統要自己扛過去的,這些悲傷和難過會變成一個人的弱點,最好不會悲傷和難過。
這些原是我寫在日記上的話,編輯在此處時,我忽然覺得很慶幸,慶幸我能明白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