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夏鳶的暖心小筑
說起自我認同,有的時候感覺會很難。
之所以難,也許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不能自我接納,另一方面是太過于在意他人的眼光。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應該多愛自己一點,或者說,要敢于做到自我接納與拒絕他人。
自我接納的意思是,哪怕自己會有一點點的失誤,或是做得不夠完美,也無所謂,不用太過于苛責自己。
那么,拒絕他人呢?
比如,有些時候別人會找你幫忙,可是你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或者說這個人根本就是在浪費你的時間,即便幫了他,他也不會感恩。
所以,類似于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要學會拒絕,因為時間和精力都是寶貴的。
在《恰如其分的自愛》一書中,作者給我們講解了19堂自我認同課,用來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真正地愛上自己。
這本書的作者是樸藝真,她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派的代表、培養(yǎng)阿德勒心理治療的專業(yè)人員。著有《走向大人的勇氣》、《今天,寫下幸福》等作品。
本書,共分為3個部分,從不了解自己開始,一直到最后的想要變得幸福。以這樣的階梯形式為引導,幫助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成就優(yōu)秀的自己。
1 了解自己,賦予人生的意義
關于人生意義的話題,當下會有很多討論,那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和經(jīng)歷都不一樣,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就不一樣。
但,萬變不離其宗。
賦予人生意義的關鍵在于自己。
也許,你會問,這是為什么?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不管怎么生活,也都是自己的選擇,只要你覺得開心幸福就好了。
本書的第一個部分,作者講到了一個觀點: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其實,這是一個問句,問的就是你到底對自己的了解是多少?
就如同問自己,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你要為之做出怎樣的努力?
所以,在這個部分,作者列舉了7個阿德勒的自我認同方式,而第一個就是自我客觀化。
也就是說,我們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帶有任何的情緒化,做到這個,起碼是對自己的了解更近一步了。
當你真正了解過自己之后,就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
比如,我應該做什么,或者我能夠做到哪種程度,又或者我想要去嘗試和挑戰(zhàn)什么。
當你想要更加幸福的時候,說明你已經(jīng)明確了你是誰,你要去做什么。
所以,當你有了這樣的想法后,你就要邁開腿,否則,只能止步不前。
2 學會拒絕,獲得幸福的人生
當你在拼搏的旅途中行走的時候,也會遇上很多難題。
其中之一,就是不會拒絕他人。
在人格測試中,有一個人格叫做討好型人格,就是說,當他人拒絕你的時候,是非常輕松的,而你拒絕了別人,你的內心會感到無比的失落與自責。總感覺對不起別人一樣。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好人”。
這樣的人,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溫暖的,但其實他的內心深處是非常難過且糾結的。
因為,他不會拒絕,就什么都去幫忙,就什么都大包大攬,所以才會因此得名。
如同書中所說,我們要學會劃清界限,不是自己必須要去做的事情,是完全可以拒絕的,把更多寶貴的時間留給自己去成長、去深造。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當你有了這樣的領悟后,你也不會再因為拒絕他人而感到內疚了,你可以換一種方式,那就是委婉地拒絕,并給予他其他的支持。
這樣,在他人眼中,你依然是那個熱心幫助他人的人。
3 寫在最后
漫漫人生路,從出生到最后的消散,每一步腳印、每一個經(jīng)歷,都是需要去經(jīng)歷和融洽的。
《恰如其分的自愛》一書,可以為你的人生解惑,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所以,過一個想要的人生,一點都不難,了解且接納自己,就可以變得更美好。
作者:夏鳶的暖心小筑
繪本閱讀指導師
家庭教育指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