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閱讀的書籍,結合我的閱讀我推薦以下幾本:
1.《中國教育史》
孫培青,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主編。書本從編排,內容,觀點,都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引用詳盡,作為教科書來說拓展閱讀性很強。內容上各種歷史、古漢語,深入淺出的對教育歷史作實事求是的評價,區分了精華與糟粕,以便古為今用,提供歷史借鑒。在里面提到的“稷下學宮”之問,值得深思!
它把各時代各階級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歷史條件下進行考察,揭示其內在聯系。對教育制度的研究,主要以人才的培養為中心,論述其方針政策、管理措施、教育內容和方法,以及經驗與教訓;對教育思想的研究予以重視,通過對主要代表人物的分析介紹,來反映各歷史時期教育思想的發展,以總結教育理論思維的經驗。
2.《外國教育史》
目前讀過最好的西方教育史教材。不用歷史唯物主義打馬虎眼,不回避一些復雜的問題,態度誠懇,詳略得當。書本提出教育呈現螺旋上升的理論我是比較認可的,我們今天的每一種教學手段都能在歷史中找到回音,但這絕非一種單純的復制。
本書通過對教育起源、學校的出現、希臘城邦教育制度的變遷、羅馬共和教育制度的蛻變和中世紀宗教教育的興衰過程的梳理,探尋人類教育早期階段的基本形態。而后追溯了現代教育特性的歷史來源和形成過程。在現代教育的變遷一編中,重點關注了20世紀以來各種反映現代教育特性的運動、各國現代教育制度的演變以及現代教育思想流派的多元發展。
3.《愛的教育》
作者是埃得蒙多·德·亞米契斯,是一部日記小說,以二十歲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用他的心,他的愛,去關懷和注視身邊的世界,發現這個社會溫情而可愛。在安利柯與父母,同學,老師以及各色人的感人故事中,有伸張正義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愛學生如子女的先生,……《少年偵探》教導人要愛國《玩具火車》敘述可貴友誼《爸爸的看護者》表現博愛,《少年受勛章》講述著《雪球》告訴人要誠實,書中的每月例話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寓教育于故事中,讀來感來肺腑;還有父母、姐姐勸誡啟發的信,教育“我”善施教化,做有志向,有情義的好公民……
本書通篇洋溢著愛與人文關懷,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進取而善良的心,愛祖國,愛每一個善良勤勞的人,同情他人的不幸與苦難,同時也展示了如何對孩子進行勸誡啟發,培養孩子良好的操守、人格,是青少年勵志成長、家長、教師進行有效教育的優秀范式。
4.《民主主義與教育》
杜威全面闡述了他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把民主的思想引入教育,就教育的本質、目的、內容、方法、教材等問題提出了獨特的見解。在杜威心目中,民主并不是一個政治概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自上而下的“建設民主”是很難獲得成功的,杜威建議把民主觀念從底部開始,從家庭和學校開始,因為民主就意味著愿意聆聽和分享。他希望通過民主的教育來創造一個“民有、民享、民治”的資產階級民主社會。
5.《心理學與生活》
作為一名教師還是要懂一些心理學的,所以我推薦這本,書比較厚,但它的寫作流暢,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學理論與知識聯系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使它同樣也成為一般大眾了解心理學與自己的極好讀物。
“最困擾著我們自己的,永遠不是外界的困難和社會的黑暗,而是我們對于自己內心的無知,和面對一切時候的茫然?!?/p>
“如何認識自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更有意思的事發現在別人身上也是能得到驗證的……”
6.《愛彌兒》
盧梭的代表作,描述了各種兒童教育的方法 和因與果。他開啟了“教育小說”的先河。但盧梭立足教育卻遠超教育。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提出的按年齡特征分階段進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無疑是個重大的進步,它對后來資產階級教育學的發展,特別是對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極可貴的啟示。但是應該指出,這種分期以及把體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開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學。
書籍的后半部分盧梭對于女性的認識有其局限性,但仍然不能否認這是本經典。細膩生動的想像力、感人至深的情感和語言、愛欲與自由的對峙、宗教意識的靈性沉迷與斯多葛學派自然與命運意識的寧靜之間的張力、對凡俗和政治的尊重和最終放棄。
7.《文心》
著名教育家、語文學家夏丐尊和葉圣陶的共同作品,很多人把這本書是當作學習語文與寫作的入門書籍,但是我覺得書里面的枚叔和王先生作為一名老師的形象所傳達出來的教育方法和胸襟眼界也是值得每一個老師學習的。
文: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