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周懷著對管理學的疑惑,是科學和心學的范疇,讀完了格魯夫的《給經理人的第一課》。這本書的書名,看起來像是給最高管理者們看的書籍,門檻特高。事實上從內容上看,是一本管理學的基礎教科書,推薦給剛剛就業,以及還沒養成大公司協作習慣的朋友讀,在入職的最初養成高效協作的職業習慣。這對于管理和被管理,是一個良好的基礎。
上周留了三個公式:
經理人的產出 = 他直接管轄部門的產出 + 他間接影響所及部門的產出
經理人的產出 / 時間 = 管理活動 / 時間 * 杠桿率
經理人的產出 = 組織產出的總和 = 杠桿率A * 管理活動A + 杠桿率B * 杠桿活動B.........
? ? ? ? 這三個公式我認為是全書最核心的部分,點出了管理在于公司的重要性,和管理的核心價值要素。在一家企業的生存初期,創始人就是企業的超級業務員,精神領袖和家長。業務,經營,財務,產品和戰略一把抓,生存期,企業的唯一指標是活下去。雖然不公平的說,生存期的企業選擇的戰略,文化和產品定位,會對后期企業的運營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會是護城河或是掣肘,可能都是前期的選擇框定的。但是開始想的太多也是沒什么用的,因為前期不開始,或是沒有留存,那么對后面的所有展望,都是建立在彩色泡沫上的幻想。
? ? ? ? 那么當一家企業度過最開始的企業生存期,規模擴張就變成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在擴張期,企業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階段,以上三個公式首先解決管理人的意愿問題。所謂醫院問題,在企業初期,我們的創始人以及創始團隊的小伙伴,幾乎是全能型的人才,要會做業務,談客戶,做方案和搞售后,生存期不求業務精準,以最低的成本,跑通業務模型。而企業走向擴張期,雖然思想上我們都明白需要通過科學的管理,將技能規模化的復制,擴張,加速現在企業的增長。但是很多時候,人是無法從最初的思想慣性中拔出來的。老板事必躬親,或是沉溺在自己喜歡的產品線,或是業務線,而不能做中長期的戰略規劃,都會對此階段的發展帶來阻力。而創始團隊要從最開始的十項全能,慢慢找到自己的精準定位和核心能力圈,然后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提煉總結,形成標準化的可復制流程,會更有助于跨地域,跨領域的規模擴張。所以每一個經理人,都要在意愿上明白,經理人的產出,并不是考核經理人本人所生產帶來的價值,可是考核經理人所直接管轄的部門和間接管轄的部門,所產出的總和。那就很稀罕的發現,我們的優秀業務成員,并不一定能做好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因為有的太沉溺于自己的業務產出,或者沒有掌握賦能別人的方法,也就是無法提煉自己的方法論,做復制輸出。
? ? ? ?那么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一個優秀的業務成員,作為企業管理者,是否一定要提拔他?答案是肯定的。不然我們總不能去提拔一個業務薄弱的成員。但是一個業務優秀的成員,在企業中,應該有兩條晉升通道,一條通向專業業務領域,一條通向管理領域。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同事,他家庭關系背景非常好,非常有助于我們的業務轉化,那他應該被晉升到那一條通道呢?我的意見是單從此項因素考慮,適宜在業務領域晉升,因為這種資源型優勢是很難被復制的。那么在管理晉升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標,就是你是否可以將自己的優勢化作基礎元素,提煉并轉化給其他伙伴。在考核的時候,是否可以抓住關鍵指標,看到改變問題的核心支點。
? ? ? ?本書可以作為一本工具書,放在我們的基層和中層管理者的書桌上,遇到問題的時候隨時翻看。書中介紹了很多具體的方法,例如如何開好一個會議,如何招聘和留用,如何制作薪酬績效以及如何調動伙伴的狀態。德魯克說管理是一門藝術,是在松緊之間的尺度分寸游戲。因為一本書,一堂課,一個案例,都不能涵蓋千奇百怪的現狀,每一個現狀都不能完全相同,每一個人的反應,都不是按我們想象的宣讀,這也是最有趣的部分。通過本書,我想傳遞的是一種基礎的規則,把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思想同頻,至于尺度的拿捏,是需要不斷的去練習和復盤,去總結適合自己的尺度。
? ? ? ? ?我由于個性和工作的原因,經常會看到一些BP方案,和各種創業的點子。一般我問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你為什么要創業?回答我說因為不想上班,不想處理復雜的辦公室關系,或是不想早起不想被人管這樣的原因,我幾乎都不看計劃書,勸他回去再想想。也有比較冷靜的答案,告訴我因為看到了一個機會,有一個市場需求。那么我會問第二個問題,憑什么是你?這一點也很重要,百團大戰,也只留下了王興一人,如果你看到的市場需求是真需求,那么不可能沒有競爭,遲早的事而已。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做護城河,也不過是做教育市場,為下家打雜的活兒。市場并不獎勵第一個人,市場獎勵第一個成功的人而已。前兩天羅胖精選,說一個人,處在現在社會,學會協作和分工,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我很受觸動和啟發,畢竟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天花板的,學好管理技能,是最大化的放大人的聰明才智,給智能加杠桿。而管理學,是一門非常綜合的學科,橫跨心理學,經濟學,成功學,國學,數學,生物學等等很多學科的內容。借假修真,最終是一個修煉自己的通道。所以真心建議一些游走在企業和創業之間的小伙伴,如果對于我之前的兩個問題,沒有答案,可以選擇在企業中,打磨自己的管理技能,相信同樣可以體會到樂趣和成長。
? ? ? ?讀完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感想很多,時間很多道理似乎也就是相通的,越來越覺得,世間真理不超過五十句,其他的書籍和著作,都是在真理的基礎上做變形和延申。我的學習很淺薄,對于管理的認知也有限,歡迎不同意見拍磚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