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立冬,題目可以與內容無關
立冬,2011年的秋天已經不再回來,北京的秋走過了最后一章。校園的秋意早已濃的像一缸酒,散發著秋葉腐化后泥土的香味。金黃色的銀杏葉給人帶來一種甜蜜的相思,一排排的矗立在主干道的兩旁,就像守候在心靈附近的圖騰。干凈的水泥道上零星的點綴著斑駁的巴掌大的紅葉,被風輕輕地吹動著,仿佛是浮在流水之上,這本身就是一首絕美的情詩。依然流淌著的清水抓緊這最后的時光,不知疲倦的流淌,倒映著天際的倩影,這時候,你沒有興奮,沒有凄涼,沒有痛苦與哀愁,有的,只是淡淡的,猶如天上的云彩一樣的懷念……
********************************分割線****************************************
今天的事,我實在是不想提起。現在回想起來,或許真是自己太正式了,太激動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既然我相信這種思想,我為什么還要強求別人也去那樣做呢?但是,為什么心里面還有一絲絲的不甘,為什么心里會有一絲絲的失望,我們本可以不這樣的。也許那個時候,我想起的是那天我們話劇團討論的那個電影(《十二怒漢》)吧。那天我說,我能夠體會到主人公當時憑窗眺望時的那種寂寞。我佩服那個主人公,我捫心自問自己無法做到如此之地步。有時候,我真的在想,海子在寫“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句詩時,他心里面到底想的是什么。當詩的靈魂失去了他所寄托的土壤時,詩人的結局只能是為他的詩去殉葬。在我心中,我一向自詡為詩人,當然,這是一個寫不出任何傳唱千古名句的只能自娛自樂的詩人。這是一回事么?我覺得是!
鐵屋子里面的人現在都被喚醒了吧。現在,他們面前出現的是一道掛滿了無數銹跡斑斑的鐵鎖的大門,但是,鑰匙,分發在每個人手里面。但是,為什么大家都只是在詛咒這該死的鐵門呢,為什么大家都在叫喊著要別人去開鎖呢?猛士們默默的走上前,打開了自己的那把鎖,然后,或勸或等。孱頭們把鑰匙藏在口袋里,口里卻唾沫橫飛。
有些事情或許我們真的無法改變,但是我們為什么因此連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也不愿去做呢?是懶惰嗎?是不關心嗎?或許,是我們自己無法戰勝自己的內心吧。
食指說,相信未來。即使,別人都在用食指戳著你的脊梁骨。
《金剛經》中,白佛對須菩提說要“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但是,相為心生,心中有求,則萬物皆是恐怖。若視宇宙為芥子,則一切皆是虛幻。然而世上的人能做到后者的又有多少呢?我有時甚至會默念著佛經,心中想著的卻是世間的紛爭,罪過罪過。
一切都會過去的,相信自己的內心,相信未來。
*********************************分割線************************************
冬天真的來了,無論葉根部的綠意多么不舍離去,但是,經不住時光之水一遍一遍的沖刷,再美好的事物總會被舍去。室外,寒星繞月,冷霧縈窗。也許,此時你在懷念的是春日的紙鳶,夏夜的流螢,甚至是剛剛南歸的雁字,也或許,你在想念的是那份醉人的明眸皓齒,巧笑倩兮,無論如何,一切終將過去,美好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