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些天遇到這個問題:“隔江猶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
這句詩出自杜牧的《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詩中的后庭花是指陳后主所作的詩歌《玉樹后庭花》。估計很多人還會問:玉樹是什么樹?后庭花是什么花?
一、陳后主與《玉樹后庭花》
南朝到了陳叔寶時代,終于走到了盡頭。隋開皇八年(588年)冬天,二十歲的楊廣與名將高颎統(tǒng)兵南下,攻破健康,將陳叔寶帶返隋京, 天下重歸一統(tǒng) 。
陳叔寶字元秀,小名黃奴,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耽于酒色荒廢朝政,醉心詩文音樂。陳朝滅亡后,陳叔寶被擄至長安,后病死于洛陽。
關(guān)于他的玉樹后庭花,在《隋書·樂志》中記載:
“陳后主於清樂中造《黃驪留》及《玉樹后庭花》、《金釵兩須垂》等曲,與幸臣等制其歌詞,綺艷相高,極於輕蕩,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在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四十七·清商曲辭中,記錄了這首《玉樹后庭花》的內(nèi)容: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艷質(zhì)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jìn),出帷含態(tài)笑相迎。妖姬臉?biāo)苹ê叮駱淞鞴庹蘸笸ァ?/p>
《五行志》曰:
“禎明初,后主作新歌,辭甚哀怨,令后宮美人習(xí)而歌之。其辭曰:‘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fù)久’時人以歌讖,此其不久兆也。”
陳后主的新歌唱到‘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fù)久’,當(dāng)時的人覺得這首歌不吉利,后來果然“花開不復(fù)久”。禎明第二年,就是隋開皇八年,陳叔寶國破家亡。
二、玉樹是什么樹?后庭花是什么花?
1、玉樹是什么樹?
這就很難說了,陳后主宮中的歌辭中有“璧月夜夜?jié)M,瓊樹朝朝新 ”;又有“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fù)久”;還有“玉樹流光照后庭。”
漢朝楊雄《甘泉賦 》有句云:
翠玉樹之青蔥兮,璧馬犀之瞵?。
宋朝王楙《野客叢書》解釋“玉樹”說:
楊子云《甘泉賦》“玉樹青蔥”,顏師古注:玉樹,武帝所作,集眾寶為之。向注《文選》亦謂武帝植玉樹于此宮,以碧玉為葉。仆案《三輔黃圖》云:甘泉宮北有槐樹,今謂玉樹,根干盤峙,三二百年木也。
又觀《隋唐嘉話》、《國史纂異》、《長安記》、《聞見錄》等雜書,皆言漢宮以槐為玉樹。因知晉人所謂“芝蘭玉樹”者,蓋指此物也。(《野客叢書》)
這一段關(guān)于玉樹與槐樹的討論:
知師古與向之注為甚謬,而左思之見未審也。古來文士如曹操、曹植、王粲、摯虞、庾倏、傅選、庾信之徒,皆有槐賦,其述種于宮殿之間矣,美致曲盡,獨未有以玉樹為言者,何邪?(《野客叢書》)
關(guān)于玉樹到底是不是槐樹,是什么樹,其實并不重要。陳后主詩中的樹應(yīng)該是泛指皇宮中的樹。
2、后庭花是什么花?
后庭花是什么花,似乎也眾說紛紜,從玉樹的分析來看,也大可不必糾結(jié)于后庭花是什么花,就泛指皇宮中種的花吧。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后庭花》在唐朝成了教坊曲名,唐宋詞中很多詞牌就是唐教坊曲名。 《后庭花》也是一個詞牌,《欽定詞譜》記錄:
后庭花唐教坊曲名。張先詞名《玉樹后庭花》。《碧雞漫志》云:《玉樹后庭花》,陳后主造,其詩皆以配聲律,遂取一句為曲名。偽蜀時,孫光憲、毛熙震、李珣有《后庭花》曲,皆賦后主故事,不著宮調(diào),兩段各四句,似令也。
附五代孫光憲《后庭花》一首:
景陽鐘動宮鶯囀,露涼金殿。輕飚吹起瓊花旋,玉葉如剪。
晚來高閣上、珠簾卷,見墜香千片。修蛾曼臉陪雕輦,后庭新宴。
3、玉樹后庭花的人物隱喻
上文中,王楙《野客叢書》提到過晉朝人的 “芝蘭玉樹”,這個詞來自于《世說新語·言語》:
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yù)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
謝安問子侄們,你們又不想?yún)⑴c政事,為什么總想培養(yǎng)自家的孩子有出息呢? 車騎將軍謝玄(謝太傅的侄子之一)回答說:"這就好比芝蘭玉樹,總想讓它們生長在咱們自己家的庭院中啊!"。
可見玉樹隱喻的是優(yōu)秀人才。
陳叔寶的《玉樹后庭花》中有句:妖姬臉?biāo)苹ê叮駱淞鞴庹蘸笸ァ:笸ブǎ菍τ诤髮m美女們的一種比喻。
玉樹后庭花,既是是皇宮中的樹木和花卉,也是指美女和才子。陳后主治國是個庸才,但是于文學(xué)一道確實算一個才子。
陳叔寶當(dāng)然比不得后來的南唐詞帝李煜,但或許這也正是其聰明之處。
李煜最好的作品寫于亡國以后,詞中充滿了故國哀思,也因此惹惱了趙光義。亡國兩年后,李煜年僅42歲被毒死。陳后主亡國以后活了5年,終日里沉湎酒色,醉生夢死,52歲因病去世。
三、《玉樹后庭花》成為后人詩中特殊含義的典故
《玉樹后庭花》在后來的古詩詞中常常被用作典故,除了杜牧的泊秦淮以外,還有很多名篇:
《金陵歌送別范宣》節(jié)選(唐·李白)
扣劍悲吟空咄嗟,梁陳白骨亂如麻。天子龍沈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
《玉樹后庭花》 唐·張祜
輕車何草草,獨唱后庭花。玉座誰為主,徒悲張麗華。
《金陵懷古》(唐·劉禹錫)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宮詞二首》 其一(唐·孫合)
楊柳宮邊日已斜,歌聲猶按《后庭花》。不知春思當(dāng)誰似,青黛娥眉奪麗華。
《陳宮怨二首》 其二(唐·許渾)
地雄山險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頭。玉樹后庭花一曲,與君同上景陽樓。
詩人們用玉樹后庭花這個典故時,常常與張麗華、景陽宮相提并論。張麗華是陳叔寶最寵愛的妃子,《玉樹后庭花》就是陳叔寶寫給以張麗華為代表的這些美女的。
景陽是南朝著名的宮殿, 齊武帝置鐘于樓上,宮人聞鐘,早起妝飾。宋朝王安石《杏花》詩寫到:“嫣如景陽妃 ,含笑墮宮井。”
宮井,即景陽宮中的井,指陳叔寶與張麗華在隋軍破城以后,二人躲入了景陽宮的井中,此井又被稱為胭脂井。
結(jié)束語
唐朝姚思廉《陳書·本紀(jì)第六 》評價陳叔寶:
古人有言,亡國之主,多有才藝,考之梁、陳及隋,信非虛論。然則不崇教義之本,偏尚淫麗之文,徒長澆偽之風(fēng),無救亂亡之禍矣。
姚思廉說, 亡國的君主多是藝術(shù)家,這句話還真挺有道理:看看梁朝、陳朝、隋朝,相信不是亂說。梁朝從武帝蕭衍開始都是才子,隋朝的楊廣也是大才子。
從歷史上看,陳叔寶如此,李煜如此,宋徽宗如此, 五代時喜歡演戲的后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也是如此。
《玉樹后庭花》傳世以后,但凡在詩詞中出現(xiàn),多是對于荒淫無道之君的諷刺,暗指亡國征兆。李商隱的《隋宮》就是諷刺了隋朝的第一詩人:隋煬帝楊廣。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yīng)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