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R:《高效能人士的執行4原則》第二部分 運用原則2 關注引領性指標章節
I:如何找到自己的引領性指標?①考慮各種可能:哪些事對自己完成目標有幫助且以前沒做過?哪些力量對目標有杠桿作用?有哪些優勢?哪些差距?有什么事情限制自己完成目標?應該堅持什么?②哪種可能最具影響力?(是否有預見性?是否可控?是長期的還是一次性的?是否可衡量?)
A1:找尋自己的引領性指標
自己可能遇到的阻礙:
①本人倒班(四班兩倒),上班時間與上課時間有時會有沖突,主要集中在B班(19:45-7:45),具體日程是5.4(溝通力內化應用知識拆書)、5.29(溝通力成果提交日)、6.6(邏輯力分析與整理信息拆書)、6.13(邏輯力反思與追問經驗私董會)、6.22(邏輯力領拆推薦學習資源)、6.29(邏輯力學員分享)、7.24(關系力成果提交日)
②孩子除上課日(已與老婆商量好)、上晚班日外,每天晚上需要陪伴至21:00。
③6月底孩子放暑假,白天休息時間也會占用。
為了解決阻礙,找到每天盡可能的利用時間,我供自己選擇的的引領性指標選擇有:①每天早上5:30起床,洗漱、熱身10分鐘,利用5:40-6:45的時間設置兩個番茄鐘,專門用于拆書幫精深營的訓練。②利用上班空閑時間閱讀、篩選跟拆書幫訓練有關的微信文章。③每天晚上利用21:00-22:30的時間學習。
選擇①有預見性且可控,以前每天6點起床也是看看手機,現在寧波每天天亮的早,早起的可執行性高。即使上夜班時,這個時間段也是空閑時段(除非有急事,很少發生)。節假日不能休息,因為我上班休息時間和普通人不一樣,這樣才能保證至少每天1小時沒人打擾的情境下學習1小時,已完成足夠多的標簽數量和優化便簽質量。選擇②雖然可預見,但并不可控,上班時有可能會很忙,沒時間看微信。指標③也不可控,上晚班時21:00-22:30班中事情較多,不能靜心學習。不上班時還要準備職稱論文、注冊工程師考試等專業性內容
A2:確定自己的引領性指標:每天早上5:30起床,洗漱、熱身10分鐘,利用5:40-6:45的時間設置兩個番茄鐘(每次30min),專門用于拆書幫精深營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