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I便簽:3W+1H
昨天幫主答疑部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6個問題,特別是幫助重新提出高效能人士的四項執行原則里面的引領性指標,說實話,這一個月,我已經把這個指標忘記的差不多了。但是聽幫主重新解釋了一次這個指標的重要性,然后他是如何把自己生活中的經驗與應用相結合這種方式,讓我有些自愧不如。所以今天我很想用前因后果,適用邊界的方式把這個問題拆解清楚,從而對自己起到一個警醒作用。
1、什么是引領性指標?
引領性指標:可以衡量你的團隊必做的、對達成預定目標有著最重要作用行為的指標。
與其對應的還有一個滯后性指標:
滯后性指標:是指那些為了達成最重要目標而進行的跟蹤性指標
2、除了這兩個指標,高效能人生的4項執行原則里面還有什么重要的信息?
通過這周學習邏輯力的課程,我發現邏輯力的應用最好的場景就是去用在一些自己以往沒有考慮周全的情況下,來使用。全書的內容有四部分:
1、聚焦最重要目標
2、關注引領性指標
3、堅持激勵性積分表
4、建立規律問責制
3、那么如何去理解引領性指標?
幫主舉了三個例子:
對于劉翔來說,每一個技術動作的分解之后的標準,就是引領性指標,而每次比賽的用時就是滯后性指標。
對于NBA球隊來說,每個人球員在場上的技術動作指標是引領性指標,而每次比賽的比分結果就是滯后性指標。
對于銷售團隊來說,每一天新增的銷售量是引領性指標,而每個月的銷售額就是滯后性指標。
我自己聯想一下:
對于減肥的人來說,每一天做了十分鐘運動的記錄就是引領性指標,而每個月體重秤上的體重記錄就是滯后性指標。
對于我學英語來說,每一天背三句英語口語的記錄就是引領性指標,而每個月口語評測的結果就是滯后性指標。
通過自問自答,我終于明白,引領性指標,就是無聊你做什么事情,每天/每個技術動作等完成的情況統計表,而滯后性指標,其實就是最后呈現出來的結果,因為木已成舟,所以叫做滯后性指標。
引領性指標還需要具備:
預見性:意味著一旦某個引領性指標發生變化,你就可以根據這個推斷出滯后性指標之后會有什么變化。可控的:可以被你的團隊所影響,你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使促使引領性指標發生變化。
所以拆書幫的標簽數量就是一個引領性指標,是否寫標簽,直接決定了滯后性指標是否能符合畢業的標準。
A1標簽:
那么這個標簽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場景呢?
剛才舉了一個學英語的例子,我們學溝通力,邏輯力早就在用了,為什么感覺自己沒有用起來,主要是因為,自己對這件事情還不是很重視。
例如:今天下午臨時有朋友約說出去吃飯,哇塞,挺興奮的,于是乎忘記了作業,管那么多呢,先去吃吧,以吃飯就吃到9點半,結果打車到家就10點多了,洗洗刷刷,就睡過去了。遇到這樣的情況怎么辦?
是否有指標是考核這個引領性指標的指標?
書里面提到了第4個原則:就是建立起規律性的問責制。
最重要目標會議:每周,20-30分鐘之內,有一套完整流程并快速進行,為工作確定每一周的節奏,從而帶動最重要目標的不斷進展。
兩條原則:
1.應該在每周的同一天的同一時間召開
2.永遠不要把日常事務帶到最重要目標會議中來
組成部分:
1.問責:匯報工作計劃的完成情況
2.回顧記分表:尋找成功和不足
3.計劃:清除障礙,作出新計劃
這就是為什么每個月學習結束之后,拆書幫要召開畢業典禮,發放畢業證書。
所以既然有問責就肯定有獎勵。那么這個獎勵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確保每個人都能隨時獲知自己的成績,這樣他們才能知道自己領先還是落后(當面對成績時,人們的表現將會發生變化)
將引領性指標和滯后性指標->看得見摸得著的量化指標
一個偉大的團隊,在任何時候都知道自己的進度是否成功
建立激勵性的選手型記分表:
1.它是否簡單?
2.它是否顯而易見
3.是否能同時展示引領性指標和滯后性指標
4.能否一眼從記分表上看出是否勝利
A2標簽:
從I標簽中,我們發現了高效能人生的4項執行原則的第一項就是確認目標:
怎么衡量一個目標是值得我們去做的?
最重要的目標是能夠給你的組織帶來巨大變化的目標:
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其他方便都保持現狀的話,改進哪一個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收益?
兩類:來源于日常范圍之內的(改進提升)來源于日常范圍之外的(創新)
注意:沒有任何團隊可以同時關注兩個以上的最重要目標。你選擇的局部戰斗必須要為贏得整個戰爭服務。領導可以否決,但不能獨斷。
所有最重要的目標必須要有完成的時限和標準(SMART原則)
所以我得去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我經常在自己的事情上,幾個戰線同時拉,都想做好,結果都做不好。
英語,溝通力,邏輯力,都想提高。結果因為時間分配不合理,導致引領性指標一直沒有做到位,所以滯后性指標也沒有做好。
接下來的目標就是下一階段的關系力體系的學習要把引領性指標和滯后性指標做好,然后跟著老師做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