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短文主要是自己近期對“斷舍離”的一點不成熟的小理解。
前言:初次接觸斷舍離的概念是來自日本作家寫的那本書,并沒有看過全本的我感覺它就像人生的整理魔法一樣,可以幫助你把生活調(diào)試得更和美。并且,近幾年這個概念也慢慢被越多的人(希望生活更美好,自己更美好的人)熟悉并接受。不過這次,我想試著從自己的思考出發(fā)來表述一下斷舍離的運用方式之一。
關鍵詞:斷開妄念,舍掉妄物,離了妄人。
首先:先說妄念,一種妄念是明知道一件事難以達成又執(zhí)著地以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同時又不愿意支出半點執(zhí)行力,自己給自己畫的一張大餅。另一種妄念是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始終不去接受,沉浸在傷痛中受輪回之苦。
之所以會產(chǎn)生妄念,我認為一個較大的因素是過于在意外界的風吹草動,以至于忘了問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就像堂吉訶德那樣容易生出幻覺。可能產(chǎn)生的危害是這種妄念將慢慢侵蝕掉我們對平常生活的感知。
你可能要問了,什么叫做平常生活的感知?舉個例子,知足常樂,可以說是常識一般存在著的真理。可是,妄念一旦發(fā)動,常識也就漸行漸遠了。
其次:再來叨妄物,顧名思義,由于妄念的發(fā)動生出的對應的事物。因為大腦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一份妄念可以生出萬千的妄物(盡管夸張了些,畢竟萬物互聯(lián)嘛),這種指數(shù)級的生長能力,可不容忽視。
最后,簡書妄人,一句話,發(fā)動妄念的人。
邏輯:到此,斷舍離的運用方式之一已經(jīng)很明確了,斷開妄念,舍掉妄物,離了妄人。妄念是決定性因素(始作俑者),妄物是傳播妄念的載體,而妄人則只是宿主。由此可見,在強大的妄念面前,脆弱的宿主似乎只有聽之任之的無奈之選。
解藥:諸如“注意力法則”、“吸引力法則”等都是良藥(生出妄念可比一般的感冒發(fā)燒嚴重多了)。
小結(jié):斷舍離只是人生整理魔法的其中一種,以上是近期的一些思考,寫下來和有緣人分享,一起感悟,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