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章? 回憶之路
? ? ? ?就讓時間回到2015年的那個夏天。
那個暑假,是我和小昌、小蒙三個人去的新疆,從學校出發,去北京輾轉,到烏魯木齊。深深記得去北京輾轉的時候,中間的轉車時間只有一個小時,我們一下車就往大巴車的地方跑去,沒有車,只好打車過去,最后找了一輛面包車。都已經做好改簽的心理準備了,改簽到明天。但還是想以最快速度搏一搏。
車一路奔馳,一個紅綠燈的時間卻感覺過了整整一個世紀,煎熬到撕心裂肺。到達北京西站的準確時間我已記不清了,我只記得我們給完錢,一下車就飛奔而去,過安檢也是插隊的。眼看時間越來越近了,真的是爭分奪秒。
找到檢票口,便飛奔而去,當我們到達火車站時,外面已經一個人也沒有,我們向著自己的車廂狂奔而去,耳邊還響著火車快要出發的警笛聲。
終于在最后一刻趕上了火車,剛上火車,車就開動了。那一刻,我發誓,再也不要趕火車了。要趕也不要要把轉車時間弄這么少,幸好趕上了,不然又得住上一晚,又得花上一晚上的住宿費。
上了火車,汗水一滴滴的往下掉,完全制止不住,褲子衣服都濕透了,只見周圍都投來異樣的目光。不管怎樣,最終還是趕上了火車,或許這也就注定了這是一場不平凡的旅行。
在經歷了三十多個小時后,在經歷了一天一夜零十多個小時后,火車緩緩駛進烏魯木齊火車站,終于忍不住內心的激動,高興得不能自已。
在不知道跨越了多少山川河流后,在不知道駛過了多少公里的戈壁灘后,終于到達了一片沙漠中的綠洲。
一下火車,還沒釋放完的激動心情,卻被一股熱浪打回原形。真的是太熱了,而且一下火車,還能夠看見遠處地上的熱氣。我三便往出站口走著,萬萬沒想到能有這么熱。本以為新疆火車站出站應該會很嚴,但是出去連一個查票的都沒有,直接就可以出去了。
出去之后,等著杜澤猷過了接我們,因為之前跟她說過,她們放學遲,提前打了電話,說過來接我們。
不一會,見到了許久不見的老同學,一個女生,獨自來到這么遠的城市,挺不容易的,也很佩服她有這個勇氣。之前的一句玩笑話,那一刻卻真的站在了新疆烏魯木齊的土地上,和許久不見的老同學并排走著,聊著天。
后面我們打了個車去到她們學校附近,先去一個餐館吃了飯,吃了新疆有名的大盤雞,很好吃,也很感謝杜澤猷的盛情款待。那頓飯吃得很爽,可能是因為火車上泡面吃膩的緣故吧。吃完飯,杜澤猷又帶我們走了好遠的路去找住的。天挺熱的,在外邊時間長了,實在是受不了。
找了住的,杜澤猷便回學校了,我們三稍稍調節了一下,準備明天去小昌他爸那邊。下午去杜澤猷她們學校走了一圈,還去田徑場走了幾圈,可能是對田徑場比較偏愛吧。
逛完去餐館吃了飯,晚上又去她們學校美術館后面的小花園坐了一會,還給李著林打了電話,李著林和她一個學校,我們一個畫室的,最近出去花墻畫去了,沒在學校。
時間差不多了,阿杜送我們到校門口后,就說再見了!我們三憑著白天的感覺回到了住的地方,收拾收拾便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便出發往小昌他爸那個地方去了。住的地方出門右轉一百多米就有BRT快速公交,可以直接到達汽車站。沒想到的事BRT還得安檢,包里的聽裝啤酒不能讓帶上公交車,后來才聽說只要是液體都不讓帶,我們差點就在現場復制了王寶強在《人在囧途》里上飛機前的畫面,但后面還是放棄了,因為是一點也不想喝,溫度太高,我們只好把啤酒給了安檢那大爺,可把他高興壞了,估計也只有我們剛來這邊不知道這種規矩的才會做出這種事吧。
過了安檢上了公交,到了火車站旁的客運站,買了到呼圖壁的客車,上了車,到了呼圖壁的途中停車還接受了警察的身份證驗證,最終才終于在一個地方下了車,還是一樣熱得不行。
過了一會,小昌他弟和另一個他們家的過來了,我們上了摩托車,往目的地開去。
不一會便見到了小昌他爸和他妹妹以及他老家的親戚朋友,很是熱情。不一會我們三又在他們住的地方另租了一間房,三百塊一個月。過了兩三天左右,活來了,我們三早早的五點多就起床,準備去地里干活了,之前說是去地里干活,但具體干什么樣的不清楚。
天還沒亮,一群人便騎著車往目的地開去,新疆的晝夜溫差真是大啊,早上坐在摩托車后面直發抖,冷的不行,當了中午又熱得不行。
穿著前一天剛買的衣服,特意買來干活的衣服,很便宜。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只見一大片大片的樹擺在眼前,說時遲那時快,已經有老鄉上前去開始砍起了樹叉。心想,這么大一片,啥時候才能干完啊!
我和小昌小蒙一起,剛開始還干勁十足,慢慢的就跟不上大部隊了,當然也隨著氣溫的升高,體力開始慢慢透支,雙手也慢慢變得沒有多大力氣去砍樹叉了。
到十點多的時候,太陽開始猛烈起來,汗水一直往下掉,喝水也沒啥用。我三落后了大部隊一大截,想跟也沒力氣跟上了。想想大家都挺不容易的,畢竟團隊協作,也不好意思多作休息。只好硬著頭皮,頂著烈日往前干,也不管什么手上被劃破,臉上被刮到了。砍完樹叉還不算完事,還得把砍掉的樹叉抱田外邊去,這個就更費體力了。
但是也沒辦法啊,看著其他人都在拼命干活,我們也不能閑著,慢就慢點吧!我和小昌還行,能吃得消,小蒙就不一樣了,干活干得身體有點吃不消了,畢竟第一天,身體給方面都不太聽使喚。
到了中午十二點左右的時候,太陽時真大啊,溫度也是極高,干活的速度都像慢鏡頭一樣。
心里一直在想,難道他們都不知道累嗎,一直不停干活,女的干的都比我三快。還有小昌他妹妹,年紀還挺小的就來干這種活,都挺不容易的。
到了中午,太陽差不多最猛的時候,實在是不能再干下去了,溫度太高了。便一行人騎著摩托車準備回去了。回去的路上,坐在小林車子的后面,吹著風,離開了那片地,感覺就像是離開了煉獄一樣。
車開得很快,吹來的風是那么的涼爽,離開地里的心情很是激動,感覺終于熬過來了。回去的路上看見一片果林,全是小蘋果和李子,我們幾個把車放路邊,就直接進去打去了,也不管有沒有人會來。
打了一個,在衣服上擦了擦就吃了起來,也不管干不干凈了,因為又累又餓,管不了那么多了。蘋果雖小,但是很甜,吃得很是過癮,臨走時還用口袋打了一大包回去,也是夠夠的了。后面才聽說,那種是果林,一般沒人管,可以去打,但別把人家樹叉弄斷就行。覺得還挺不錯的,下班還能吃到免費水果。高強度的工作讓小蒙吃不消了,他去了兩三天就干不下去了,后面就沒去地里干活了。我和小昌還是每天都跟著他爸他們一起去地里干活,吃飯的時候我們三就和小昌堂哥一起開火。
有那么十多天,每天早早的起床,去到地里,勉強能夠看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干活了,干到十二點左右差不多就回去了。但有時候早上會帶飯過去,中午就在地里吃,找一塊涼快點的地方再睡個午覺,其實所謂涼快的地方只是太陽沒有曬到而已。
待了十多天的小蒙可能覺得這樣待下去也沒什么意思,準備過兩天就走了,去哪兒也沒確定。
就在他要走前一天,我們都去地里面干活去了,干了一早上,中午剛在一個魚塘邊的陰涼處吃完飯。小昌親戚接到他家那邊打來的電話,說雄哥和小富同學出車禍了,我們一聽都嚇了一大跳,但慶幸的是沒出什么大事,只是有點皮肉傷,但心里還是不太放心。
下午干完活回到家,卻發現沒有電話里所謂的皮肉傷那么簡單。雄哥傷到骨頭,小蒙的右腳挫傷了一大塊。本來明天就準備走的小蒙,原本想著最后煮一頓飯給我們吃的,便和雄哥一起騎著車去買菜去了,誰料回來的路上幾條夠從路邊一下沖出來。由于太突然,可能也是由于速度有點快,來不及避讓,撞到一條狗之后,車也倒了,兩人也倒在了地上。
原本該是一個圓滿的故事,卻因為這一出即興表演改變了故事的過程和結局。出了事,小蒙想走也走不了了,只能好好待著養傷了。看著那一大塊傷都感覺很痛,特別是過兩天后,挫傷的地方變硬之后更是老火,一動就扯著痛,牽一發而動全身,那種感覺,肯定不好受。
剛開始是我們把飯做好了給他送過去,一天躺在床上,后來時間長了,能夠走了,一瘸一拐的能夠自由走動了才漸漸好了起來。
小蒙養傷養了十多天,我和小昌也在地里干了差不多十多天。那段時間,心里和身體上都承受著折磨,每天干活回去,渾身無力,精疲力盡,心也累。每天重復著相同而又繁重的事,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每天都告訴自己,咬咬牙就會過去的。
后面我是還是受不了日復一日繁重的工作了,便和小昌以及他爸說清楚要去烏魯木齊找我同學,于是就和小蒙一起去烏魯木齊找杜澤猷去了,那時候李著林也回學校了。到了烏魯木齊第二天,我和小蒙、杜澤猷、李著林還有一貴州老鄉,去玩了一天,第二天小蒙就出去走了,好像是去蘭州找水波去了。而我也就住在了李著林他們寢室。剛開始去新疆師范大學,還有點新鮮感,但玩了幾天心就開始慌了,覺得那樣下去也不行啊。后面開始在網上找各種兼職,日結的那種,后面有一次還去了天山當服務員,看了美景,同時也看了一場山上的婚禮。
新疆的學校或許管理都比較嚴格吧,進學校還得刷校園卡,進寢室的話還得押身份證,去李著林寢室住了一晚上,宿管阿姨看見我就說,咋沒看見過我,說叫我把身份證給她看看,我給了她,她卻押著不給我了,過了三天我去找她要身份證,卻說我住了三天得交錢,我頓時就懵了,還帶這樣的。我想著身份證一直放著也不是辦法,那要一直住還不得一直交錢啊,只好給了錢,把身份證先拿到手,后面又在地下室住了十多天她也沒說啥了。別說,大夏天的住地下室還真挺涼快的。
做了幾天兼職,也把杜澤猷她們學校逛差不多了,也很懷戀她們學校六塊錢的快餐,好吃還實惠。感覺在新疆師范大學上了半個多月的學,雖說沒學到些啥,但深刻感覺到,去一個陌生的城市,有一個熟人的重要性。雖說不能幫你解決生活上的各種問題,但能讓你有家的感覺。
最后要離開新疆回學校的時候,我又坐車去找小昌去了,又和小昌他爸以及他兄弟姐妹、叔叔伯伯。
真的很感謝在哪遇到的每一個人,甚至也感謝小昌他一小堂弟,每一個人都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和深思。在外面,就必須得相互幫助、相互關心。同時也很佩服和惋惜小昌的弟弟妹妹,小小年紀就輟學出來打工,就僅僅因為家里沒錢供他們上學。因為畢竟還有一個上大學的哥哥,迫于現實的殘酷,不得不出去干活,只為讓自己的大哥上好學,每每想到這樣發生在我身邊的事,傷心的同時也讓我倍感欣慰,有這么懂事弟弟妹妹。
我和小昌臨走的時候,他妹妹還從工資里拿出來四百塊個小昌,除了感動還是感動,簡簡單單地心意卻讓人的心情變得復雜起來。
我不知道小昌要用什么才能夠報答弟弟妹妹的這份心意和付出去的青春年華,又或者說這根本不需要去回報,而付出的人的出發點似乎也是沒有要從中得到什么。
而這樣一份情,也是無法去衡量的。這樣的一份情,是無法去還的,因為壓根就還不了,畢竟逝去的青春年華怎么能說還就還的。我們都沒資格說還別人一個青春年華,我們也沒資格要別人為我們付出自己的青春年華,我們都擔不起這份責任,更承擔不起。
當然,故事的最后不可能只有一個結局,我們都不得不去接受一個個我們不喜歡的結局。也但愿這樣的故事越來越少,也希望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青春好好努力一次,好好瘋狂一次,好好活一次。
故事的最后,也不去談什么回不回報的事了,再說這份情他還不了,哪怕是一輩子。
看著目送著我們走出屋子的“父老鄉親”,相處這么久,我也早就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叔叔伯伯、弟弟妹妹了,對我的好我也是看在眼里,明在心里。都很樸實,很善良,對人簡簡單單,有時候卻能讓你感動落淚。
坐在去烏魯木齊的大巴車上,心情也還久久得不到平靜,留下了太多的記憶,也讓我明白了許多,感受到了許多。車開了,看著車窗外飛逝而過的街景,往事卻還歷歷在目。
從當初第一天到那開始,從早上五點到中午十一點干活相處開始。還有大中午騎著摩托車去打臺球,大晚上的去墳場抓蝎子。也還記得去公園偷偷游泳的荒唐事跡,當然也還記得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一群吃苦耐勞、可愛的人,愿你們身體都健健康康,每天都開開心心,做不了什么,只有送上一句簡簡單單地祝福,希望你們身體健康、開心快樂、互幫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