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言寄墨
有人的社會,就免不了溝通。可并不是人人都擅于溝通。有的人,與人溝通,巴拉巴拉盡顯他說話,唾沫星子能啐人半臉,看似是侃侃而談覺得自己春風滿面,可是別人心里早就煩透他了;有的人,與人溝通,悶頭葫蘆一個,你不問他不答,兩人尷尬無比,沒趣極了!一句話能成事,一句話能敗事,但溝通絕對不僅僅是一句話的事,溝通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擅于溝通的人,平步青云過得風生水起,不擅于溝通的人,可能連個媳婦都娶不上。
我本人是個不擅于溝通的人,還常常被情緒化左右,在朋友眼里是個特別愛生悶氣的人,可能別人還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已經不理人家了,其實我這種情況是典型的不會溝通,我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總會下意識的提醒自己,要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要經常與人溝通,可是我發現自己向來把握不了溝通的度,主要是沒腦子,該說的不該說的一下子全說了,免不了得罪人還不自知,我怕得罪人,可我怕得罪小人,給你小鞋子穿,光明磊落的人總是難防暗箭,哈哈,說得有些夸張了,但是這種情況確實出現過,所以平常還是多長點心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是看得第一本關于溝通的書籍,大部頭,我看得是修訂的第14版,我戲稱為美國溝通大教材,我一直覺得外國人寫書用發散思維,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相關的都可以填書里,然而這本書卻是個例外,有框架,條理清晰,看起來不費勁,最精彩的要數每章都有小結,還給你推薦相關的電影、電視節目,在你覺得書面講解枯燥的時候就可以找電影來活色生香的對照,當然也可以自己應用到生活中的實踐中。
講真,書是有點小厚,不適合一口氣讀完,可以一個大章節的看,或者完全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看,比如我重點看得就是第一章人際溝通入門、第九章人際溝通中的親密關系、第十一章處理人際沖突,這幾章內容我感覺不僅對我有用,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得也比較多,原諒我看書有些小功利,啦啦啦~結合我的實際與理解將這三章分解成幾個問題與大家分享:
1、我們為什么要溝通?
書中介紹四個理由:生理需求、認同需求、社交需求、實際目標。我最認可的是生理需求,說話就像喝水一樣既簡單又必須,記得在三毛的《夢里花落知多少》里講她認識的一個人在二戰期間為德軍納粹服務,他做了一個心理實驗,把一個戰俘關在一個沒有光的小黑屋里,不給他時間概念,吃喝拉撒都在那個屋子里,偶爾有人給他食物,但是不能跟他說一句話,沒過多久那個戰俘徹底瘋掉,一生就此毀掉,這個做實驗的人因此一生背負著心理的愧疚,雖然他只做過那一件事卻毀掉了一個完全無辜的人,這比嚴刑拷打更能摧毀人的心靈。當時我看的時候,心里特別震撼,但是心里還是抱有一絲幻想覺得如果換做一個打坐的老禪師估計就不會瘋了,也可能是那個人的定力不夠,但是看完這章才知道,如果一個人徹底與世隔絕,沒有一個人跟他說話,他肉體上也許沒有受到一丁點傷害,但是精神上卻完全被摧毀,而這足以比致命更可怕。
書中也描述了一些研究案例來說明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性,所以當你知道說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其實也在強調聽的重要性,因為每個人都有傾訴欲,你要說,別人也要說,你不能只自顧自地說,不管別人想說的,無論是打斷別人還是搶別人話頭都是不應該的,這一點我做的比較好,哈哈~其實當別人說完話,你靜靜等幾秒再說更能體現你的修養。
2、如何成為溝通高手?
溝通高手一般有幾個特質:擁有多樣的行為反應、挑選恰當行為的能力、表現行為的技巧化、同理心、自我監控、承諾等。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同理心,人與人最大的溝通障礙無法是互相不理解,而互相不理解的基礎就是因為沒有同理心,不能設身處地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其實這個是比較難,特別是對那些固執己見的人,對于這種情況我覺得一定要每次溝通后都反思下自己,用假如法,順著對方的思路,如果我是對方我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這樣說,這樣說自己是否能受得了等等,這招還是很管用的,那些你往往受不了的話換成對方的思維,你就能理解他為什么會這樣說,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理解傻傻的生氣。
3、不同的人際關系不同的溝通手段
人際交往可以分為親密關系與非親密關系,親密關系中的溝通主要有:家人間的溝通、友人間的溝通、愛人間的溝通這些溝通形式,其實對于親密關系大家往往更容易忽視溝通技巧,總覺得自己的家人想說什么就說,口無遮攔,尤其是在發生沖突矛盾的時候,什么狠話都可以放出來,我個人在這方面最深的印象就是在青春叛逆期跟我媽吵架,說狠話把我媽氣哭,雖然現在我媽幾乎都忘記了這件事,可是我一直記憶深刻,每次想起內心都會充滿愧疚。因為是親人所以肆無忌憚,而他們卻最不應該因為愛我們而忍受我們帶來的傷害!
在對待親密關系里的溝通一定要重視,書中將不同的親密關系分類,并逐一給出解決方案,但是無論哪種方法,最基本的起點一定是出于愛,這個最偉大的字眼,再大的事心平氣和的說,做錯了一定要道歉,要學會贊美他們,給他們擁抱,送他們禮物等這些舉動其實都是溝通重要的一部分,雖然說起來很簡單,但對于中國人來說卻是很難得,就像我從來沒好意思擁抱過父母,但是今年已經開始給他們送禮物,夸贊他們做飯做的好吃,雖然已經吃了二十多年了,夸贊才從今年開始,也是蠻汗顏的~
沒有人天生都是溝通專家,溝通技巧都是慢慢練出來的,持續努力中~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