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朱熹: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吳晗:讀書是學(xué)習(xí),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chuàng)造。
01
讀寫,沒有長期深刻的精讀,應(yīng)該不會有文思泉涌。這些年也讀過不少書,輸出卻依然顯得力不從心。寫不出連自己都滿意的文字,減減刪刪,漸漸地也失去的耐心和勇氣。沒有寫過很多文字,卻依然熱愛閱讀。
今年04月份左右接觸到“簡書”,看多很多小伙伴都在以勢如破竹的勇氣大步?jīng)_向自己的夢想。一日日的堅持,一天天的更新。有干貨的分享,有情感的輸出,種種類別。沒有什么比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得到別人的認可,更會讓人信心滿滿。
而我同樣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站在閱讀這個巨人的肩膀,創(chuàng)造自己價值。
02
初接觸《紅樓夢》,那時僅因為它是中考必考閱讀項目。幾百頁的青年版,簡單的印刷體,刪減的章節(jié),通俗的白話文,封面是粗糙的寶黛葬花的插圖。后來我有幸得到一套人民出版社的精修版,愛不釋手,仔細翻閱,一遍又一遍。每一次的閱讀都有不一樣的感觸,與年齡有關(guān),與經(jīng)歷有關(guān),與心態(tài)有關(guān)。就是現(xiàn)在閑下來無事之時還是會隨便挑上一章讀來,好像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一千個人心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我希望都能夠從每一次閱讀中找到自己的成長,這是一件多么可愛的事情。而我更需要記錄這些可愛。
03
最近在讀加布瑞埃拉.澤文的《島上書店》。這是第三次閱讀,比前面兩次要更心平氣和些。這是一本關(guān)于全世界所有書的書,寫給全世界的所以真正愛書的人。一則則故事情節(jié)構(gòu)成了一本書單。
其中的一起文字、段落不能得到更多的認同了。分享出來。
大多數(shù)人如果能給更多事情一個機會的話,他們的問題都能解決
獨自生活的難處,在于不管弄出什么樣的爛攤子,都不得不自己清理。不,獨自生活的真正難處在于沒人在乎你是否心煩意亂。
記住,瑪雅:我們在二十歲有共鳴的東西到四十歲不一定能產(chǎn)生共鳴,反之亦然。書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令人惱火的是,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fā)現(xiàn)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
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你會驅(qū)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什么時候,你會遇到她(他)。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要么至少,一個人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
我們讀書而后知道自己不孤單。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后就不孤單,我們并不孤單。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務(wù),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04
高中時為了提高閱讀、寫作水平,語文老師要求每人一周都要上交閱讀摘抄。看到的好詞好句摘抄背誦,化為己有。再之后便有了做筆記的習(xí)慣,閱讀的時候習(xí)慣旁邊一只筆,一本筆記本,讀讀寫寫。我不是一個充滿熱情的人,這熱情不是在待人處事方面,而是對自己喜好的追求。練過書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偶爾自己學(xué)習(xí)唱歌,低不成高不就。喜歡陶笛買來自學(xué),手法剛剛摸索完,又束之高閣。偶爾也練練瑜伽、跑跑步。可這些沒有個堅持心,半途而廢后大多被自己懊惱的想要撞墻。
相反,我并不覺得閱讀需要帶有很多的強迫性。你可以喜歡文學(xué)、經(jīng)濟、心理、等等等等。你可以每天完成一本的閱讀量,也可以利用碎片的時間,一刻鐘,半個小時。了不起的1%,總會讓你擁有一個全新的100%。還有摘錄哦!
05
大學(xué)經(jīng)歷過一段比較孤單是時光。不像高中時期,你可以每天埋在題海,打著高考的幌子,兩耳不問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同學(xué)的交流大多只是在學(xué)業(yè)的探討,,你也可以選擇性的交朋友,交自己喜歡、處得來的朋友。
大學(xué)不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學(xué)就是半個社會,你總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尋找自己。會迷失也會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但你終究要找到自己看重的東西,同樣也要學(xué)會接受失去。后來我也漸漸地明白,我們往往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得多,一路遇見,一路再見,唯有在得失間尋求真我。
初入大學(xué),學(xué)業(yè)方面也不是很重緊張。我一心都撲在圖書館的書上,想要看完所有的書。廢寢忘食忘記去維護同宿舍的友情。那時候沒有課的早上、周末的早上都會一大早去圖書館占位子看書。就算在宿舍里,偶爾交流也會表達自己對文學(xué)、歷史的一些喜愛。同宿舍的另外三個姑娘都是理科生,他們對我的這種想法不理解、然后還會有一些莫名的情緒,說不上嘲笑,但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讓我覺得格格不入,心灰意冷。我不能逼迫他們的認同,卻多少期盼一些理解。最終無果告終。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在舍友情誼和自己喜好中取舍,尋找平衡,處境十分尷尬。
理解是人與人之間交往非常奇妙的潤滑劑。我覺得。畢業(yè)之后,我遇到一個中文系的學(xué)長,也遇到一個要好的編輯舍友。當(dāng)與他們在一起相談甚歡,談歷史、聊文學(xué)的時候,我就突然豁朗,那種精神上的契合感突然就讓我感動到哭。這樣的對話就像阿米莉亞說的,讓我想起跟一個人心意相通、分享激情有多么重要。
06
原來一切的努力都值得,時間終會看得見。如果你有喜歡是事情,那么努力地去做好它吧,你終會得到擁有的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