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銷售導向的制造型企業,需要全新的品牌形象,一個國際化的品牌形象來展開新一輪的品牌營銷,請注意,我提到的是真正的品牌營銷,而非依靠銷售員電銷的方式,我們一直認為品牌是傲嬌的,是值得人們仰視,確又早已把臣服于你的消費者的需求滿足了的,也許這也就是那么多企業想要去追求品牌的魔力。
我們組成了一個異地協同的團隊,一端是IT,負責網站制作及技術支持,另一端是策劃、設計和攝影。限時12天,打造一份企業宣傳冊,以及完成全新的官網上線(通常這樣的項目交給第三方公司,不夸張地說半年也未必能完成)。
首先擺在眼前的問題,除了這項目的本身問題以外,還有最關鍵的問題便是,分處異地的兩個團隊,如何用高效的方式展開協同。E-Mail/即時通訊軟件,其實這些都不是展開這個項目的最好方式。因為這些內容的展開,最需要的不是把內容發給對方,而是制定一個合理的雙方認同的進度計劃,并且對于需要雙方各自完成的內容進行規劃和探討,并最終各司其職,保障效果和進度。
做事之前先找到合適的工具,如同合適的鞋子一樣
我的腦子里對于這一項目所要采用的一個工具,是有一個雛形的,用最通俗易懂的原理來表達,就是我需要一個.doc(電子文檔),然后是多人可以同時在線編輯,并且加上批注的,在我編輯的時候對方可以實時瀏覽,并且進行在線的溝通。如果沒有這樣的一個工具,你可以試想一下,身處數千公里外的一個團隊,制定了一個詳實的計劃或是戰略,但另外一個團隊在收到這份文檔的時候,對此有著自己的看法和調整,等這一來一回的修改結束到雙方達成共識,已是數日之后的事了。
于是我們首先就要尋覓一個合適的協同工具,在經過一片挖掘之后,最終選定了Quip(至于這是一款什么背景的軟件,我們就不多細數了,畢竟這不是廣告。)
創建工作組,邀請成員加入
首先下載App(Win/Mac/iOS/Android),安裝后完成注冊,建議由一個發起人來完成注冊,其他組員分別單獨注冊,待發起人注冊工作組完畢之后,由發起人用電子郵件的方式來邀請組員加入到屬于自己的工作組中,工作組建立之后,便可以確保正常的使用了。
從一份計劃開始,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共識
我們這次展開的是企業官網的建設項目,首先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工作計劃,由身處兩地的團隊進行協同完成。接下來我們可以通過Quip開設一個共享文檔,進行計劃的制定,我用一張圖來表示計劃制定時的效果。你可以看到當一方正在編寫計劃內容的時候,另一方可以實時瀏覽撰寫內容。這大概也算是一種文字直播吧。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永遠是一個真理
我們可以用勾選已完成的任務,從整體上把控協同工作的推進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互相督促。另外就是我即將要重點介紹的批注功能,它可以像即時通訊工具一樣便捷,針對每一條具體的內容進行單獨的溝通,內容不會混亂,這也是我們不推薦純粹的即時通訊工具作為溝通工具的重要原因。
互相監督鞭策,有利于共同提升效率
團隊在協同工作期間,如果能夠互相監督,并且督促對方,那是非常有利于效率提升的,所以當你的計劃天天暴露在對方的眼前時,再不完成那真是天理不容的事。而且判定阻礙產生的難度也將大大降低,誰沒做,誰拖拉了進度,一目了然。
寫在最后,大多數國內的團隊,尤其是由老板發起的任務,通常在一個會議結束后都會無果而終,最后反復開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團隊成員去認領任務完成,再三督促,最多只能確保任務的完成度,但卻再也無法進一步提升任務完成的質量,以及參與度。所以很多時候是工作方法出現了問題,而不是僅僅某個人或是團隊的問題。試想,如果老板發起的任務由會議結束后在Quip分配任務,并且在Quip內進行專項的討論,那么結果以及行動跟蹤都會非常到位。
不過無論是什么工具,最重要的還是人本身,我們務必要養成好的工作習慣,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是幫助我們更好地去完成工作,不能說工具就是代替一切的東西,如果我們不作為,那再好的工具也是擺設。在使用Quip的這段時間里,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促使自己一直保持著高效的工作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