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決定沒有錯。
昨天晚上,閑著無聊,我向老婆提議去市區南街逛逛。老婆一口應允,說正好去買點好吃的。
這時間點公交車沒啥人,我倆選了靠近出口出的座位前后坐下。天色雖晚,但是一路車水馬龍,五光十色。我倆侃天侃地侃大山,不一會便到了目的地。
南街是市區最繁華的地點之一,酒吧,夜店,大型商場,超市,高檔寫字樓,銀行等等一應俱全。我和老婆漫步在十字街頭。人民廣場上,有好幾處廣場舞方陣正整齊劃一的跟著各自的音樂旋律跳著,也能看見一些跳著街舞和玩滑輪的青年不時嬉鬧。
“前面有家燒烤攤,咱們去吃兩串吧。”老婆嬌嬌的看著我。“行,行,行,擼兩串去。”我被她的眼神打敗。
燒烤攤范圍不大,在古玩交易市場的拐彎口。旁邊是一家自助餐廳,還有私人影院靠著。
平時來這里的人很多,這會就有好幾撥坐在露天座位上大口朵頤地擼著呢。我們挑了一盤想吃的便坐下等待。像往常一樣,街上車來車往,大型超市門口電瓶車已經放不下。一輛小轎車響著喇叭穿過狹窄的弄堂,帶起一陣寒風迎面刮來。一群神色匆匆的少男少女快步走到斜對面的漫畫私人影院,互相打打鬧鬧。
巡邏隊員三三兩兩的走過,聊著一輛價值不菲的摩托車,我望了一眼,車停在自助餐廳樓下,是有那么點氣派。
就在這時,我和老婆的目光同時被一個人吸引。他沒有奇裝異服,也沒有怪異打扮。吸引我們的只是因為他是一名拾荒者。看到他時,他正從不遠處往我們這邊的燒烤攤走來,目測六七十歲的樣子,一臉絡腮胡子,有點蒼老的感覺。這一幕顯得和我所在的繁華的地段格格不入。
走近后,才發現他拿著兩條被子,扛著一個箱子,里面應該是他撿的廢品等東西。他慢慢的走到離我們所在僅幾米距離的樓下,跨上三層階梯,在大樓的平臺上停下來。他整理了下被子,地上鋪上一層,然后躺下,剩下的一層蓋上,就這么睡下了。也沒有誰特別在意他的到來。
“這是你們的燒烤。”老板將烤串遞給我們。我們接過烤串,回過神來。
在城市的霓虹燈下,這突來的拾荒者讓我感覺很詫異。他從何而來,為什么流落到拾荒為生,他的家人呢?有救助站接受他嗎?
“怎么辦,他不會凍死吧”,老婆看著我,似乎為這位拾荒者擔憂。“嗯,天是很冷,但是他應該這種生活很久了,應該不會有事的。”雖然這么說,我還是心里沒底。老婆建議我打電話聯系救助站,讓他去救助站。但是,不知怎地,我感覺不能聯系救助站把他送到里面。這不是我不管不顧,而是我在想他也許不想打破現有的生活方式。
我開始腦補,他究竟以前是怎樣的一個人。也許他是大山里來城里打工的,家里親人沒有跟來,而他沒有能力接他的親人來城里生活,漸漸的親人們也逐漸離去,只剩他一人,回家也不是,在城里也沒有立足的地方,終于落魄到拾荒的地步。
也可能他有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對他并不好,他沒地方去,只能孤身一人來外面,打打工維持生計,逃避被孤立的現實。
亦或是他是孤兒,從小被拋棄,沒有受到什么教育。長大后難以融入社會,也許會有些人同情他給予他幫助。
最終我按下救助站的電話,也許是同情心讓我不得不這么做。不知他們會如何對待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希望這位老人好運吧。
我不是慈善家,不是圣人。但是我看到別人有苦總會感同身受。有時候身邊的人會讓人陷入錯覺,這世上到底還是有很多生活在最低生活標準下的,不管什么原因造成。
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這和一些底層人員無關,他們也許只是看到了社會進步,卻沒能分享進步的成果。
我希望有一天,拾荒者只是出現在小說里,底層人員可以分享社會進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