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清理”一詞頻繁的出現在頭腦中,足以強化了行動力。
這件事,用書寫來完成是最好不過的。
想一想,電腦磁盤要定時清理,我們生活中的物件也要時不時斷舍離,可同樣作為裝載空間,我們的大腦和心靈卻常常被忽略。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一道理耳熟能詳,但在我們丟棄了許多老物件、刪除了很多舊照片之后,那些陳舊的思想和陳年往事卻依然被我們留在身上,時不時出來溜達一圈纏拌我們前行的腳步。
昨晚與一老朋友說起了許多以前共同經歷的時光,彼此的職業追求,年少時的夢啊,如今回頭去看,仿佛今不如昔。
與十多年前的舊識重逢,談笑間也總是時不時就會說起舊事,唏噓哀嘆,也道不出個一二三來,只能由它繼續呆在某個角落,暗自哀嚎。
這些都讓人意識到,時間在走,仿佛愈加讓人沉重了,身后的時日越多,我們的回憶就越多,與當下生活狀態可比較的也就越多,一時不好,就回想起從前的那些好,再個一不小心沉溺其中,就很難再用完整的身心來過現在的生活了。
但當下為上,現在決定著未來,更何況,現在還能改變過去——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說法,意思是用現在的時間重新塑造自我,換一種新的眼光去看過去,彼時的心態變了,對事情的看法自然就不一樣了,事情本身的意義自然也會發生改變。
那些不滿意的過去本身,已經無力回天,但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的態度,讓它以一副新的姿態重新作用于此時的我們。
微博上關注了一位社群行動派創始人琦琦,她的生活狀態一直是我想要的,退能打坐閉關,讀經文學哲學,進能活躍于各大論壇,滿世界飛談商務合作,既會寵愛自己,又能幫助眾生。
年紀輕輕的她,身上有很多成功人士具備的優點,令人一直將她視為榜樣,每有困惑就會去翻她的微博微信,吸取能量。
在她每日分享的文字中,清理一詞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不管是每天的文字輸出,還是早晨起床后的打坐冥想,抑或是做每件事的發心,都在對日日流逝的時光進行的匯總和清理,所以照片中的她一日比一日通透,一日比一日有活力,像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具有強大磁場,令人仰望。
這種狀態,離不開日日做清理的必要。她也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在踐行《零極限》《斷舍離》《臣服實驗》等分享人生歸零的書籍,不管是喜是怒,將其及時輸出清理掉,它們就不會積在心里占據我們有限的內存,和電腦一樣,再運轉起來,自然就輕松暢快了。
人心就像一個房間,積壓東西的多了,想要收拾時,總是不知從何處下手,但只要開始一個角,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出現,到最后你也許會發現,原來要想完全收拾好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一起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