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跑齡2年,跑過三場馬拉松,2次100公里的業務跑步愛好者,如果讓我推薦一項馬拉松賽事,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全程馬拉松,共42.195公里,簡稱全馬。如果是標準400米跑道,大概105圈。
1.只要你敢想,就可以實現
很久很久以前,不知道看過哪本書說的,人生一定要跑個全馬,那是人生待做事項之一,不做便會后悔。做了會怎么樣,我已經忘記了,只記得那篇文章,作者以到達下一個地標來鼓勵自己,激勵自己直到終點。
從此,全馬便在我心里烙下印記,直到有天,迷茫時,我突然想到它,決定就算什么事都沒做好,至少做到了它。于是,我開始跑步,從第一次10公里開始,到13公里,到半馬,到短距離越野跑,到30公里,到受傷,到堅持,終于完成了第一場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吹浇K點,即將沖線的那一刻,所有心酸涌上心頭,所有過眼紅塵,委屈的,痛苦的,想不通的,想不開的,通通自動撤離,這一切都將不是事。
2.另一種訓練毅力的方式
很多時候就差那么一點點。
事實也就是那么一點點,造就你我他的不一樣。道理誰都懂,每天進步一點點,量變到質變。遇到一點點挫折,很多人就會放棄,包括我自己也會。為什么?因為解決問題是痛苦的,人都不喜歡痛苦。跑步的時候,也是枯燥無味,甚至是痛苦,身體的痛苦,外加精神上的自我懷疑,這也是痛苦的。能否戰勝痛苦,就看你的毅力有多堅強,心志有多堅定。
10公里與半程馬拉松,可以有那么一點點僥幸心理,如果你的體能本身還不錯。但是全程馬拉松,這個就需要腳踏實地的訓練。認認真真地練習體能,速度,配速,長課,特別是長課,長距離跑,20公里或以上都可以稱之為長課。
每一次訓練,都在提高你身體承受痛苦的能力。剛開始,或許你只能跑30分鐘或者5公里,下一次你就可以跑7公里或者50分鐘,再下一次你就可以跑10公里了,這樣,慢慢加上去,漸漸地你身體能夠承受的距離就慢慢加長了,你的毅力也變強了。當然,這中間有無數循環,痛苦, 休息,繼續,痛苦,放棄,繼續,直到你爬起來繼續痛苦并快樂著。
經常聽跑友們說的,“頂住呀!”。 頂住了那個點的痛苦,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遠比所想象預估的要堅強。
3.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全程馬拉松共有42.195公里,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了,后面就沒有力氣追趕;太慢了,軍心動蕩,遙遙無期,也只會越拖越痛苦,越痛苦越趕不上。所以說,慢慢加速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適自己的速度。
人生也就是跑一場馬拉松,前面20幾年眨眼就過,基本沒太大壓力痛苦,好比是馬拉松的前面20公里,接近30公里的時候,身體開始覺得辛苦,痛苦。喘氣,腳步沉重,膝蓋痛等,各種痛交集在一起時,不也像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個難題。只要堅持就可以跨過那個坎,這個時候較量的便是誰的毅力最堅定,誰就是最后的贏家,只不過那一刻真的好痛苦。
跑一次全程馬拉松,鍛煉的不僅僅是體力,還有毅力。每個完成全馬的人今后在面對困難上,相信會比一般人更加從容,因為在此之前,我們一次一次地訓練挑戰自己的“臨界點”,痛并快樂著。
人生就應該跑一場全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