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這個人不太會說話,如果說了什么讓你不舒服的,你別往心里去。
這么說話的人,表達(dá)可能過于直接,不迂回,不過,腦子不笨,情商還行。但很可惜,也還是得不到非常好的印象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被得罪的時候,想起來你提醒過,從而不往心里去的。
2
但更多的時候,不是這樣子的。
更多的時候,我們遇到的是……
我們辦公室好像有個人特別針對我,怎么都看我不順眼。
我工作也挺努力的,KPI什么的達(dá)成都不錯,但我們領(lǐng)導(dǎo)好像就是比較喜歡小明一點,不喜歡我,小明是不是賄賂他了啊。
你問我上次認(rèn)識的那個女生?前面聊的挺好的啊,突然有一天就不理我了,不知道為啥。
你說他是不是吃錯藥了,無緣無故的發(fā)什么火啊!
親,有沒有想過,有可能,就是你在無意間說錯了話,得罪了他呢?
3
人們的心理很脆弱,哪怕再沒情緒,脾氣再好的人,也總有那么一兩個碰不得的點,一戳就痛。
可頭疼的是,在我們彼此不夠熟悉的時候,每個人都是一個“黑盒子”,你無法獲知對方的痛點在哪。
就像武林高手上門挑戰(zhàn)的時候,一下子很難找到對方的命門一樣。
還記得那個經(jīng)典的請人吃飯的故事嗎?
有個人遇到了喜事,就大擺宴席,宴請朋友。
到了飯點兒,酒菜都備好了,但有幾個人遲到,遲遲沒來。
這個人自言自語的說著……
“怎么該來的還不來啊?!?br>
來了的人有人心說,喔,那合著我們是不該來的唄,于是就走了。
這個人著急了,“哎哎!怎么不該走的倒走了!”
剩下的人一聽,喲,那合著是我們該走唄,于是又走了好多人。
這個人郁悶了,“哎哎,怎么回事??!”
還留著的一位好心的跟他解釋,你看你這么說,又這么說,又這么說,人家會誤會的呀!
這個人趕緊著急的解釋著,“哎呦,我說的又不是他們!”
于是,最后一個人也走了。
這個人傻眼了,“這算什么事兒啊,早知道就不請客了,我這不是有喜事嘛!”
4
別急著嘲笑這個人,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也差不多。
我們會在無意間說了某句話,不小心就得罪了別人。
有的人癥狀明顯一點,別人會說他,哎你說話能不能走點心啊。
但有的人癥狀不明顯,說出來的話聽上去好像沒什么問題,但很容易引起誤會。
這種,他自己,或者別人,就會直接歸結(jié)于,“你跟他不對付,合不來”。
可是像走心這種事情,要怎么才能做到呢?
5
首先,請在說話的時候,盡量講客觀事實,少一點主觀評價。
少做主觀評價也會體現(xiàn)在我們的用詞上。
比如我們會聽到有人這么說話,像他那種人,肯定不會XXXX?。?/p>
這種雖然沒有明確說評價,但負(fù)面評價的意味是很重的。
還比如,你都三十歲了還不找男朋友,會嫁不出去的!
這種也是非常隱晦的評價,暗示了比如“你不夠優(yōu)秀”、“你會越來越差”等意味。
如果你真的想表達(dá)這樣的意思,怎么樣算客觀事實呢?
我所了解的絕大多數(shù)和他一樣XXXX的人,都不會XXXX。
我所了解的很多在三十歲以前還沒有找男朋友的女生,后面結(jié)婚生子的比例都不太高。
這其實是我們俗稱的,委婉。
6
其次,在表達(dá)的時候,少用負(fù)面詞匯,盡量用正向、客觀或者中性表達(dá)。
一個胖妞。
一個體型超顯豐滿的女孩子。
哪一個感覺好一點?
另外,在指出他人問題的時候,用正向或者客觀的中性表達(dá),也能讓我們的溝通更加順利。
你怎么這么粗心,這都能錯!趕緊去改!
你這個數(shù)據(jù)看起來跟平時的數(shù)據(jù)差距有點大,可能會有問題,我建議你檢查一下。
你更容易接受哪種表達(dá)?
7
第三,請保持自己的惡意。
這種惡意的意思,不是讓你惡意的對待他人。
而是,用最有惡意的角度去揣測自己說的話,看看最差可以被理解成什么樣子。
比如:
你別煩我!
這句話的可理解范圍太大了……
有可能是,你這個人很煩,你這件事很煩,我現(xiàn)在很煩,我正在忙不想被打擾……
等等。
但在沒有解釋的情況下,遇到內(nèi)心敏感的人,很容易按照比較差的來理解。
尤其是,如果對方剛好遇到了一件,可以被套進(jìn)去的事。
曾經(jīng)有一個病人,手術(shù)之后傷口遲遲不愈合,誰都不知道為什么。
后來,專家找到了心理咨詢師,對之催眠之后,才了解到。
在這個病人做手術(shù)的時候,他被麻醉了。
手術(shù)室的護(hù)士在門口接電話,跟她的閨蜜聊她的新發(fā)型。
“你別剪短發(fā),你剪短發(fā)不好看,什么?你已經(jīng)剪了,哎你怎么這么傻??!你應(yīng)該先來問問我?。∵@回你真是沒救了!”
病人只是模糊的聽到了,“這回……真是沒救了”,他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癥,所以,心理有陰影,傷口就不容易好。
8
關(guān)于說話不得罪人的方式方法,我們可以聊的,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