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高效匯報之文案邏輯之道,如何提煉組織內容(第四期上)

(求關注啊,求關注,每天寫一篇,寫了將近5w字了,求關注一下~)

瘋狂的魯班,讓你PPT匯報有效又有趣的秘訣系列的主題分享,小灰灰已經分享了三期,我們先回顧下前三期的分享(可以關注瘋狂的魯班,查看前期分享內容)


第一期,主題是一次精彩完美的PPT匯報,需要做到哪幾點?

我們知道,一次完美的PPT匯報,需要能達到下列三點:

01向對方闡述清楚你的想法

02對方理解并同意你的想法

03 對方按照你的想法去執行

為此,一次完美的PPT匯報,需要做到:價值、易懂、有趣,三者兼備;


第二期,我們分享了,如何讓你的PPT匯報易懂,為此我們要掌握6點原則,

即是

01 了解演示匯報的幾種敘事模式

02 少即是多,按KISS原則進行材料組織及演示

03 就像美女的裙子,內容太長或太短都不合適

04 PPT里面埋下,需要讓對方形成的記憶點

05 整體時間的控制,不需要讓對方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06 虎頭鳳尾,開頭結尾很重要


第三期,我們分享了,在進行PPT制作前,我們需要做的一些準備,

要做到高效匯報,前期準備不能馬虎,需要準備下面幾點:

01 宣講前,先思考對方的興趣點,滿足大多數聽眾

02 確認宣講的時間、流程,準備好內容

03 提前30分鐘到現場去檢查準備

04 55387,你給對方留下的印象正是能影響對方的地方

那做好前期準備,就可以開始正式的準備匯報材料了,

演示匯報的內容提煉組織也非常重要,文案需要按一定的邏輯進行組織,

我們開始第四期分享了,


關于文案的提煉與組織,小灰灰有如下一些建議:

先看下目錄,


01充分理解自己PPT的內容,能提煉出關鍵詞,關注到對方收到

很多人在做匯報或者演說的時候,自己都沒有完全明白自己所要匯報或演講的PPT內容,很可能說,我怎么不清楚呢,這就是我寫的。

我所說的完全理解,是指你要一清二楚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言去組織內容,向聽眾傳遞什么關鍵詞,給他們建立什么印象,期望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首先自己要是非常清楚的。

我們在第一期分享就知道了,一次成功的精彩完美的PPT匯報,是指“聽眾能夠明白理解的基礎上,對聽眾來說有價值,而且易懂、有趣”。

當你自己非常清楚所要演示匯報的內容時,你就可以利用非常簡單的句子來表達自己PPT內容,做到易懂。

這里小灰灰介紹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把PPT復雜的內容,整理成簡單的語句,自由的表達出來,這也是鍛煉提煉歸納能力,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

簡單三步提煉關鍵詞:

首先,提煉概述:把你的長篇大論,總結成200字左右的小短文,200字就幾行字,需要你刪除掉大量的內容,只保留你最想傳遞的內容;

其次,提煉大綱:把200字的小短文,再分割成10個字以內的,10條以內的小句子;

第三,提煉關鍵詞:最后把這些小句子,精煉成七八個字以內的小短句。


將自己想說的話總結出“概要”,然后精煉成“關鍵詞”,只要不斷反復練習,你的總結歸納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會大大提高。

學會用簡單的語句自如的表達匯報內容,這是一種能力。很多人喜歡長篇大論,事實上,長篇大論并不能吸引聽眾的興趣,而且無法完整的傳遞說話內容。

做到這一點,需要勇氣舍棄并非必不可少的東西,并且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思考,你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

人的潛意識里就厭惡并逃避以簡單的語句進行說明解釋,因為有的人會覺得以簡單的語句來進行說明,就無法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害怕對方不是完全理解。

事實上,在進行匯報演示,或者進行溝通的時候,沒有必要一次傳遞出大量的內容,對方也不容易記住,只要把自己這次想要傳遞的內容表達出來,對方收到就可以了,其他的內容,可以后面再和對方說。

就像插花剪花一樣,細枝末節太多,小花太多,反而沒有一個整體的印象,突顯不出大花的美麗。

所以不能拘泥于細枝末節,要注重易懂度,對方能完全收到。

02眼見為實,多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和圖像

如何讓PPT生動易懂呢,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就是舉例子和使用圖像(圖片、視頻等),百問不如一見,Seeing is believing


有時候說再多,不如舉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或者搭配一個簡單易懂的圖像來的容易。

特別是當你匯報演示的內容,對方完全沒見過,也沒聽過的時候,與其費勁的去描述,不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記住,語言有時候是非常蒼白無力的,不管你說多少遍,這些文字,也不會在對方的腦海里留下任何印象,但是有時候,只要一看圖就懂了。

對方不知道的事情,沒有見過的東西,只靠語言說明,是絕對不行的。

03 例子和圖像是雙刃劍,要慎用!

04 一個能夠發揮效果的的匯報演示流程

本期的第三小節及第四小節,我們下一期再進行說明。

跟著小灰灰一起學習PPT及演講吧,關注瘋狂的魯班,每天分享原創文章,免費資源下載,職場技能,希望你喜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