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好快,距離看完米蘭?昆德拉的這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已經過去半個月了。現在的心情已經不像剛看完那么多的感悟了,但是這半個月卻也讓我對這本書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大概是在高一的時候看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這句話,當時完全不知道這話是什么意思,那是的自己也不像現在,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喜歡百度。于是,自己想當然的就把它往哲學上靠,覺著這話說起來很酷,經常會把這句話往各種事情上套,顯得自己比較深沉,現在想想真是好笑。在各種文章中,我也經常能看到引用這句話,有的貌似還變著法的用,改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直到工作之后,才知道原來這是一本書的名字,帶著好奇我在網上買下了這本書,斷斷續續的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將其看完。說實話,剛開始看的時候,感覺文字比較生澀、故事呢也說不上有多么的引人入勝,而且在書的不到1/10之一的地方,這個主題已經出現了。我是個急性子的人,一看主題都出來了,我就有放棄繼續看下去的想法。過了一兩天,轉念一想,既然買了,就好好把故事看完吧,于是耐著性子又從頭開始看,慢慢的,隨著故事的深入和發展,隨著我對米蘭語言風格的習慣,我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堅持看下去,這書寫的真的很好。其實,書本身的故事很簡單。主要涉及到的是男主人公托馬斯和女主人公特蕾莎,還有托馬斯的情人薩比娜和她的男情人(有婦之夫)弗蘭茨四個人。主題講的就是這四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中間有穿插對生命和現實的思考和批判。
托馬斯因為一系列的偶然而碰上了特蕾莎,然后他們兩人相愛并且生活在一起。但是,兩人的愛情觀卻有著巨大的差別。在托馬斯看來,性與愛是可以分開的,或者說靈與肉是可以分開的。這就是為什么托馬斯經常和不同的女人在一起做愛,甚至他也喜歡和薩比娜在一起的感覺,但是他自從離婚之后就拒絕和任何女人在一起過夜,包括薩比娜。但是他真的很愛特蕾莎,為此他克服自己的恐懼和她住在一起,他讓特蕾莎緊緊攥著他的雙手入睡,真如他自己對愛情的看法一樣:愛情并不是通過做愛的欲望體現的,而是通過和她共眠的欲望而體現出來。但是,同樣深愛托馬斯的特蕾莎卻無法接受自己深愛的男人和別的女人做愛,她經常做同樣的噩夢,從半夜驚醒過來。雖然她想盡力去調整自己,但是,一切都是徒然的!因為她太愛托馬斯了,她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
為了解除這樣的一個困境,托馬斯和特蕾莎一起離開了布拉格,來到了日內瓦。可是,情況依然沒有好轉,托馬斯依然去找薩比娜,特蕾莎依然做著同樣的噩夢。情況終于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境地,特蕾莎決定離開托馬斯回到布拉格,托馬斯也終于可以卸下肩頭的重負,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但是僅僅輕松了兩天,托馬斯突然發現,他是如此的思念特蕾莎,他無法接受沒有特蕾莎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可是當他一回到布拉格,那沉重的感覺又涌現在心頭,這真是令人糾結!
此后,托馬斯因為政治的原因,丟掉了自己在醫院的工作,但是他和特蕾莎的感情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日漸加深。在此期間,托馬斯和薩比娜也不再聯系了,困擾著特蕾莎的噩夢也終于結束了!最后,他們搬到了一個靜謐的小村莊,和他們的愛犬卡列寧一起平靜的生活,最后在一場車禍中結束了他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