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早已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源遠流長,作者將心中的理想抱負寄托于神話傳說不失為一種大智慧。六小齡童版電視劇的播出將人物塑造的活靈活現,男女老幼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世界各國文人騷客亦對西游文化產生興趣,可謂影響深遠。正是因為這種原因,近年來《西游記》不斷被翻拍,各種版本應有盡有,雖然比不上經典,但各個版本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依然可以供人們學習鑒賞。大年初一,由徐克執導,周星馳編劇的《西游伏妖篇》上映了,這部電影延續了上一部《降妖篇》的故事情節,采用星爺一貫的無厘頭風格,以詼諧幽默的形式向不朽經典致敬。
人物
? ? ? ? 眾所周知,《西游記》講述的是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的故事,而在本片中依舊以四人取經為線索,只不過他們的身份不是取經人,而是驅魔人。唐僧,經典劇中是個手無縛雞之力善良老實的“糊涂”蟲,“出家人不打誑語”一直是他行事風格;他脫離紅塵、遠離世俗、不近女色;他不分妖魔鬼怪,四處發慈悲,一身長生不老肉是吸引各路妖怪以身犯險的罪魁禍首。本片中,導演一改唐僧的傳統形象也開始發情談起了戀愛——一直以回憶出現的段小姐、白骨精幻化的小善無不將唐僧襯托為普通人。更有意思的是,劇中并沒有哪個妖怪因為要吃他的肉而去刻意抓他。“西天取經,我也需要女人陪伴;男女之情,我也是肉身凡胎。”
孫悟空這個角色可謂是原著中經典的存在,作者將大多數的理想抱負都寄托與這個角色之中,孫悟空武藝高強、嫉惡如仇、保唐僧忠心耿耿,一雙火眼金睛辨明是非黑白,如果沒有他唐僧的取經大業便無法完成。除蜘蛛精、戰紅孩兒、斗九頭鵬鳥,林更新版孫悟空亦將孫悟空展現得有模有樣,不過在此基礎上,導演使悟空更加幽默,非主流的外形加上無厘頭的變身,是這個人物更加豐滿。
? ? ? ?肥頭大耳、肩扛九齒釘耙、好女色、好吃懶做優點不多、缺點不少的豬八戒在取經路上可謂是眾人的玩樂出氣對象,但他的憨厚可愛依然得到了大眾的喜歡,為此以他為原型的影視作品今年來也層出不窮,而在本片中,八戒早已沒有那張豬臉,一張油光滿面的小丑臉手持粉餅補妝十分自戀讓人忍俊不禁。他不愛吃,更不見其肩扛九齒釘耙,但好女色的形象更加夸張,見到大長腿就上,見著一群女的口水流的像條河,可謂是夸張的不能再夸張。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傅和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臺詞不多的三徒弟沙僧近年來臺詞被炒的火熱,他是取經團隊中最老實,最有擔當的一人,重活累活他一并承擔,協助大師兄降妖除魔,保護師父忠心耿耿,是整個團隊中的楷模。本劇中,沙僧表演的機會并不多,一副魚相,偶爾還吐幾個泡泡,最搞笑的是在中了蜘蛛精的毒后竟然變回了原型,一變就是大半集,可謂笑點十足。
語言
? ? ? ?《西游伏妖篇》一改往日經典的語言風格,加上現代網絡流行語和方言,更使影片與眾不同。影片以無厘頭的形式開頭,唐僧做夢以到天竺,其師傅來為他頒獎:
? ? ? ? ? ? 師傅:我今天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給你搬個獎
? ? ? ? ? 唐僧:什么獎?
? ? ? ? ? 師傅:終身成就獎
終身成就獎這詼諧的臺詞更是體現導演對唐僧的肯定。 ?
? ? ? ? 劇中唐僧是個喜歡吹牛皮的圣僧,他沒有能力,但他需要管理三個劣徒,于是便有了:“為師一個打一百幾十個,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我低調我不說,我的如來神掌多厲害,因為我低調我也不說。”導演以這種形式來刻畫唐僧樸實的外表再配上這牛皮吹上天的借口,真是叫人捧腹大笑。劇中還引用地方方言,在悟空與唐僧爭吵中,唐僧與個徒弟發生口角時,粵語方言便上癮了——撲街呀、死蠢呀… ?讓人爆笑連連。緊箍咒也一改佛法,變成兒歌三百首:“孩子 孩子為何你這么壞,欺負 欺騙為何你做出來……”彰顯滑稽幽默,更揭示小東西大作用的思想,令人深思。
色彩
? ? ?說起這部劇不得不談下他的色彩構成,該劇以暗色為主亮色為輔,亮暗相輔相成,使劇情發展更緊湊合理。
? ? ? 開篇唐僧做夢已到天竺取得真經,影片以亮色為主,色彩鮮明,令人興奮,更彰顯出唐僧內心的情感—為終于取得真經,完成這一偉大成就自豪興奮;自此之后,影片便以暗色為主,蜘蛛洞時,山林枯萎,草木荒涼,一片凋零,盡顯蜘蛛精的邪惡與奸詐,在進入蜘蛛精地下洞穴時,色彩突然以紅色為主,悟空與蜘蛛BOSS決斗,大殺特殺,盡顯悟空內心的激情火熱;途徑比丘國,影片又以亮色為主,滑稽幽默的氛圍配合上光彩靚麗的色彩,盡顯比丘國娛樂氛圍,更為妖怪紅孩兒的滑稽造型做好鋪墊;同樣是在比丘國,唐僧為收留悟空的心跪下磕頭懺悔,影片又以紅色為主,而這次的亮特別強烈,更為后面師徒二人重歸于好,聯手降服九頭鵬鳥埋下伏筆;影片最后齊天大圣與九頭鵬鳥決戰,九頭鵬鳥召喚的三尊如來,背景及技能皆以暗色為主,而唐僧召喚的如來神掌則以亮色為主,一暗一亮,更顯邪終不能勝正的思想。
? ? ? 每一部劇都有他的思想,每一種文化都是思想的碰撞,經典固然經典,但創作亦不能少,以新思維塑造經典不僅是對經典的豐富,更是對經典的致敬,《西游伏妖篇》以詼諧幽默的方式重塑經典亦可謂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