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重看這部電影,都會帶給我很多感受,也帶給我希望。也許這部電影之所以被人稱為經典是因為它能給人很多啟發和鼓舞吧。下面我就暫時先零散地寫下我的一些不成系統的碎片化的感受,留著未來整理。
一、促成Andy成功離開監獄的原因/要素?
1.專業知識
如果主角沒有之前做銀行家的過硬的金融方面的專業知識,那么恐怕也就沒有后來的受到監獄長的重用,幫他洗錢,重新換個身份逃離這一系列的事了。因此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是多么重要。你需要有自己無所取代的能力,才能夠讓自己無論是在哪里都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和長處。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在哪里都能混得下去的,這句話說得沒錯。
2.耐心
為了給監獄的圖書館申請經費,Andy用了六年的時間每周寫一封信,最終卻只收到了200美元的經費。隨后他開始用每周兩封信的頻率申請更多的經費,最終將監獄的圖書館辦得有模有樣,也為他自己找到了精神寄托和打發時間的方法。另外,地道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挖成的,就是一個小小的錘子,挖了二十年左右吧,終于讓他逃離了監獄,其中應該也有運氣的成分吧。不管怎么樣,這只是電影,源于現實,高于現實,但是其中有很多精神還是非常值得我去學習的。還有,我很佩服他等待機會以及機會來了勇于抓住機會的勇氣,剛開始進來時,我想他是并沒有這樣的計劃的,誰能夠預料到監獄長會讓他用自己的能力幫他洗錢呢,只有通過在走一步算一步的過程中,積累自己的能力,并且抓住機遇,最終獲得成功。
3.業余愛好
人活著總得有點寄托,尤其是在監獄這種環境里。Andy讀書,有自己的音樂愛好,下棋,幫助別人獲得知識,正是在做這些事的過程中,讓他在消磨時間之余,可以看到希望。
二、監獄和體制的共同點?
- 都過著不自由,身不由己的生活。
- 日子都很無聊。
- 過久了人會習慣,會被體制化。就像Red所說,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s, you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就像Andy和監獄長,若不是Andy幫助監獄長洗錢,恐怕Andy想要改造圖書館的愿望也會泡湯。兩者之間是通過利益相關聯的,雖然并不是很平等,但是如果Andy沒有洗錢的本事,恐怕連這點事都不能辦好了。(當然體制內也不是這般一無是處的,我只是簡單做一個類比。)
三、對我的未來有何啟示?
- Hope is a good thing.無論我現在的工作有多無聊,都不能放棄努力和希望,提升自己的能力,爭取將來能夠抓住離開這里的機會,希望自己千萬不要被體制化,習慣這種千篇一律的生活,最終成為一個廢物。
-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要有耐心。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比起監獄,體制內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比如至少可以讓我衣食無憂,可以讓我有很多的空閑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耐心一點,我現在還年輕。可以趁機培養自己的能力,爭取未來我三十幾歲可以更加獨立,可以對自己負責,并且有一定的資源和能力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實現我的價值。當然,未來的路誰也說不準,沒準我可以找到兩全的辦法呢?但是千萬要記住不要成為一個繡花枕頭包稻草的中年婦女。耐心地充實自己。
- 要培養自己的一份興趣愛好。可以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