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當時劉備剛去世,諸葛亮正處理著一些緊急的瑣事,并且準備北伐的事情。這時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變,南中豪強孟獲亦有參與,于是在建興三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對南中發動平定南中的戰爭,諸葛亮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獲城將孟獲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
七擒七縱背后的用意
七擒七縱孟獲
第一:用計削弱南蠻勢力,南蠻地處南疆,地形復雜,山川眾多,叢林密布,瘴氣橫行,蜀軍進剿困難。同時,南蠻部族眾多,又非常分散,往山里一躲找都找不到。因此,諸葛亮設計誘惑孟獲出來決戰,每次孟獲大敗后又將其放回,孟獲不知是計,回去重新招募兵馬來戰,打一次被削弱一次,被蜀軍把南中抵抗力量殺了一遍又一遍。
第二:南蠻不服教化,桀驁不馴,時叛時服,想要收服孟獲僅靠武力是不行的,所以要以攻心為上,諸葛亮七擒七縱收了孟獲之心,得以重新在南中設立行政機構,還得到了一支精銳的山地部隊-無當飛軍,真可謂是一箭雙雕,一舉兩得。
第三:諸葛亮知道無法徹底降服南蠻諸部,因此只能采取懷柔。諸葛亮一旦殺了孟獲南蠻各部必然會和蜀國離心離德,對蜀國產生戒心和仇恨,諸葛亮再想涉足南中就沒戲了,一旦各部抱團取暖和蜀國為敵,在后方搗亂蜀國就慘了,別說北伐魏國能不能安心發展都是問題,所以諸葛亮七擒孟獲,解決了后顧之憂,得以全力對付曹魏。
更多資訊可關注公眾號“歷史這壇酒”進行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