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實沒有真正的失敗,除非你自己放棄或被迫放棄,透過逼自己一把,把自己丟到不擅長的情景中,從慌亂到淡定,慢慢地你就會變得習慣。
-1-
一個新的生命誕生,嬰兒呱呱墜地,就會哭哭啼啼。因為剛出生的嬰兒都對未知的世界毫無認知,對于身邊的一切都感覺到恐懼和慌亂。
父母、家人對嬰兒的安慰,讓他感知到世界的親切。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與父母、家人的關系日益親密,就從恐懼、慌亂到熟悉,然后就成了一種習慣。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每當父母帶著小孩子出去遠門,不論是搭車、乘坐飛機,小孩子總會睜大眼睛看著外邊新奇的世界,有時遇到沒有見過的事物而興奮地大喊大叫。
有時,除了興奮地大喊大叫,稚嫩的小手就會對玻璃窗摸摸碰碰。汽車要開走了,飛機要起飛了,小孩子有時會害怕得說不出話來,緊緊地抱著身邊的父母。
開始的時候,沒有搭乘過汽車、飛機,沒有辦法預知以后發生的狀況。無法預知,對未知產生慌亂,就容易在情緒上有波動。
當孩子們對搭乘汽車、飛機習慣了,出現興奮或驚恐的表情就會少起來。
-2-
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再到高中,考入理想的大學,畢業后就需要走進社會,步入職場。
步入職場的時候,在學校學習的課程可能跟職場的東西很不一樣。開始的時候,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疑惑自己是否可以勝任現在這份工作,疑惑領導對自己的看法,疑惑自己是否需要學習新的技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步入職場,你要邁過很多坑,曉得一些職場潛規則。你需要跟不同部門的人打交道,跟客戶進行溝通,要學會察言觀色。
領導說話總是話里有玄機,你要學會去了解自己領導的性格、喜好和工作作風。向上管理,向上匯報工作,時間管理,自我管理,一大堆在職場上聽到的專有名詞,從陌生到熟悉。
開始的時候,技能缺乏、經驗缺乏,對一切事情的無所適從,你就會通過不斷地嘗試、學習,然后突破,最后到習慣。
-3-
一上臺演講就會感到緊張;性格比較內向,搞不懂異性的想法,有典型的社交障礙;不懂察言觀色,肚子里沒有貨,沒有條理性,無法進行有效溝通......
但凡每一個人,常常在面對不確定的狀況下,思緒就會慌亂。
每個人的認知都有差異,況且每個人天生在每個領域的天賦都不盡相同。對于不熟悉的事情,因為心理沒底,剛開始的時候會有點緊張。
緊張的心情有時會產生生理上的恐懼反應,就會對不可掌控的事情產生擔憂。如果產生惡性循環,就會產生自我排斥,把事情怎么做都做不好。執行不到位,表情會僵硬,腦中一片空白,最后會不斷地埋怨自己天賦不夠。
一般來說,要把事情做好,改善的方式就有兩種。一種是培養自己的技能,另外一種是增加自己的經驗。
一旦對后面會發生的事情有所理解和預判,至少你能降低緊張。 人不緊張,就能把能力平穩地表現出來,而這才能逐步成長。
-4-
人都怕失敗,有人遭受失敗就一蹶不振;但有些人總能化悲憤為動力,從而走向成功。
我們終究不是神,你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遭受失敗、挫折不可避免。很多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因為沉默成本,而讓自己耗在一個不適當的情境之中。
如果你把人生當做一個長期投資來看,你越是不愿意當機立斷,你就越難走向成功的彼岸。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無法在失敗泥潭中重新振作。
人生遇到挫折、失敗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你不能容許自己一再掉入相同的陷阱。
最重要的是,從失敗中學到如何讓自己更加強大,你要懂得止損。
如果你遇到同樣的陷阱和難處,就要在途中進行改善,從而降低下次遇到這種情況的幾率。哪怕是一點點失敗的經歷,并能夠從中吸取將來能成功的養分。
只有這樣,通過在失敗中學習,你才不枉費曾經遇到的挫折和失敗。
-5-
人生雖然有其運氣的成分,但你要獲得成長,走向成功,就必須讓所有的要素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們過去遇到的挫折,就得當成將來行為修正的依據。通俗的說法,就是我們要從過去學到的教訓,必須變成未來為之改善、進步的行為準則。
遇到失敗、挫折以后,首先端正態度,然后堅持、持續地改善自己的行為、思考、反應,你就會慢慢走入正確的道路。
提高執行力,提高了邏輯思考的嚴密性和條理性,增強了對于事物的反應能力,逐漸地,你就會對于事物的掌握越來越有自信,技能、能力都會相應得到提升。
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的一切就會滲透到行為、思想當中,煥發新的動力。
而當你不斷地調整自己,就算碰上了不是很好的人生轉折,你也有機會把他扭轉過來。所謂的盡人事聽天命,重點不是后面的聽天命;一定自己要先盡人事,天命的摩天輪才會正常旋轉。
你要相信,過往所有的挫折和失敗,其實都是讓你將來變得更好的禮物而已。
-6-
跳出舒適圈,好好地逼自己一把,是非常有必要的。
說白了,從你剛開始的舒適,進入不舒適的狀態,然后一步一步跳出舒適圈,隨著年月的增加,就能脫下慌亂的表情,換上已經習慣的成熟心態。
比方說,每次報告都自告奮勇上臺; 每次上課都逼著自己舉手提問; 有機會表達意見時,就勇敢表現自己。
經歷得多了,你就會變得習慣了。 習慣之后,你就不會因此而感到緊張和慌亂。 最后,你會隨著經驗增加而搞懂這件事情的本質規則。 從此以后,你就會有洞徹一切的冷靜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什么不足,現在就要逼著自己去練習各種不舒適的情境。逼著自己積累經驗、逼著自己盡早開始習慣。總有一天,你會有所突破。
我們大部分人都喜歡生活在舒適圈,因為一次的挫折、失敗而停留在過去,緬懷過去的輝煌,卻不思進取、面向未來。甚至有些人,自我埋怨,或者因為憤恨、不滿,把問題的根源都推到別人身上。
勇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持續改進,不要哀傷過去,而要從中學會下次面對類似狀況的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