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花兒與少年冒險季》,這次的旅行貼近自然,其中有一集讓我印象深刻,花少團的成員們要幫助長頸鹿轉移,雖然網上出現了許多的質疑聲,但是從某個角度說,這樣的行為也引起了大眾對動物的關心,原來很多看似很強大的動物,實際上卻是脆弱的,如果人類不能很好的去保護他們,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動物將瀕臨滅絕。
盡管在我們的身邊很少有機會能接觸到類似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動物,不過在我們的城市中也生存著一小批野生動物。打開《城市里的野生動物》這本書,里面介紹了23種目前生活在城市中的野生動物,他們有的在空中生活,有的擇水而居,有的隱藏在地下……我想,既然他們能與人類共同生存在同一塊區域,那么我們也應該尊重他們的存在,不要人為的去傷害他們(除了害蟲)。
雖然《城市里的野生動物》這本書的作者來自歐洲,書中介紹的動物也是歐洲普遍可以看到的動物,在我們生活的城市里,有些動物自然并不那么常見,因而,如果讓孩子看這本書,我想,可以分兩個出發點,一是讓孩子開拓眼界,并不局限于生活的周圍,而是帶著學習的態度去認識更多的動物,說不定以后有機會去歐洲跟書中介紹的動物來一次親密接觸;二是讓孩子學會觀察,以對書中動物的認知為導向,去發現自己生活的城市中有哪些常見的動物,他們的特征如何,他們的外形如何,他們什么時候會出現,他們與書中介紹的同類有沒有區別等等。
例如蝴蝶,這種動物應該算是城市中最常見的動物,他們常常出現在花壇周邊,或是花叢中。哪怕他們如此常見,可是真正會去觀察他們的人很少,甚至不知道蝴蝶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城市里的野生動物》中介紹了兩種生活在城市中的蝴蝶,一種叫鉤粉蝶,一種叫蕁麻蛺蝶。每一種蝴蝶的特性并不相同,生活的地方也并不相同,這就需要我們去了解,去觀察,去記錄才能真正的認識他們,才能在必要的時候保護他們。
與動物的相處,我想,最主要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與細心。正因為很多人充滿了愛心,才會出現各式各樣的保護動物的協會,這個社會不應該是一個倚強凌弱的社會,而是一個關心弱小的社會。對孩子的教育亦是如此,不應該把心放在去傷害、去迫害、去算計上面,而應該放在去守護、去關心、去保護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