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懶惰說再見
——2017-2018君子蘭班上學期第十四封信
親愛的大、小君子們:
周末愉快!
又到周六,在父親的病床旁邊打開電腦,寫這封不知什么時候能讓大家讀到的信。小君子們此刻在做什么呢?是在寫作業,還是捧著《西游記》閱讀呢?天氣可以說是寒冷了,請大家注意保暖啊。
1
在校的每一周都過得那么快!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一周我們留下的足跡——
這一周的語文課,我們學習了《狼》這篇課文,讀到了狼的貪婪和狡詐,讀到了屠戶面對絕境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這篇課文頌揚了人的智慧,而狼則是惡勢力的象征,我們聯系前一段時間的欺凌現象,領悟面對惡勢力,妥協退讓是沒用的,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課堂上,那么多同學提出了那么多問題,質疑屠戶的對策,質疑文章主旨,同學們真是聰明,學習任何學科都應該這樣勤于思考,敢于質疑!在課堂上,我們引申了一下,我們遇到的窘境挫折啊,也有著狼一樣的外強中干,不畏懼就有戰勝它!不過狼可能會感到委屈:為什么我們的形象在文學作品里這么不堪?其實也有一些作品塑造的狼的形象不是這樣的,比如作家姜戎的《狼圖騰》(有些同學可能看到電影),杰克?倫敦的《荒野的呼喚》(講述一只狗回復野性變成狼的故事)。
這一周,《西游記》共讀也拉開了序幕,探討孫悟空的成長,獲得點滴啟發。從開篇詩我們就可以領悟到,西游釋厄傳,就是一場去除心魔的修行啊。石猴出世,在花果山與群猴嬉戲,為什么是石猴而不是其他猴子成了美猴王?我們看到,與其他猴子相比,石猴更多了進取心和冒險精神,有“稱王稱圣”的愿望。
孫悟空在花果山稱王,去拜菩提祖師為師學得三大法術,龍宮借寶地府銷死籍,結拜六魔頭,二次大鬧天宮,從弼馬溫到齊天大圣,最后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這就是前七回的內容。表面看起來,孫悟空很厲害對不對?但是有小君子們問:為什么取經路上有時候卻打不過妖魔?同學們別忘了,此時的悟空,還只是妖,無論是弼馬溫還是齊天大圣,都只是玉帝妥協招安的結果,并不是說他真的達到了這一境界,也并不代表他的能力就真的能打敗天庭那么多神仙,因為我們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期相當于一個男孩的青春期,青春期本來是充滿力量的,尤其是叛逆的力量——你看,“小圣施威降大圣”,小圣就能打敗大圣,可見大圣實力其實為虛。
縱觀孫悟空的成長史,有人說這就是一個男孩的成長史。我們梳理一下發現的確如此:出生后的石猴,活潑好動;學齡前的美猴王,有冒險精神,勇敢探索世界;學齡期的孫悟空,勤勉好學;青春初期的齊天大圣,狂放不羈,虛榮好名,自高自大;青春后期的孫行者,樂觀堅強,英勇頑強,遇到困難極少退縮。
因為時間關系,沒有搜集同學們在導讀題后提出的問題,只利用周四班會課上討論了兩個同學的問題,這個周末,希望同學們讀完第8-13回,認真完成導讀題,在后面提出你自己的問題,我們要在共讀課上看看誰提出的問題更有意思更能引發大家思考。
2
11月份,君子蘭班的“百萬富翁”有多少呢?除了8位同學,其他88位都是!這一周,我們評選出了11月份的閱讀之星,閱讀字數都在200萬字以上!看看這些星星都是誰吧:李子揚,400多萬字;高藝航,袁文娟,300多萬字;李燕姿、孫言旭、郭凡奇、化博雅、苗莎莎、肖俊華,200多萬字!祝賀這些星星!
下周,我們將閱讀之星的照片打印出來貼在教室外。本周已經進入12月份,繼續為成為“百萬富翁”快樂閱讀吧,那么問題來了,12月份,你會成為幾百萬字的“百萬富翁”呢?
想成為“百萬富翁”,就不能懶惰,周末就是集中閱讀的好時光,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看電視玩游戲上面,不如讀書,后者給你的快樂更大更多!
說到懶惰,想到這一周早自習個別同學的遲到現象,周三跑步時十來個同學留在教室里不愿跑步,上課的時候個別同學不伸手記筆記……小小年紀就成了懶癌患者!所以這一周的信就聚焦懶惰問題,與大家交流交流。
其實有時候,我也是懶癌患者,比如周五下午回到家,我想做的事就只有一件:睡覺;這學期我參與網師學習,每兩周要完成一次網師作業,有時候就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到現在已經拖欠了幾篇,只能留待寒假完成了;咱們的生日送詩和晨誦,也已經推了這么久沒有進行了……
所以在克服懶惰的路上,你不是獨行者,我們都要面對自身的種種懶惰之處,成為像學齡期孫悟空那樣勤勉好學的人。
那么,懶惰是怎么形成的?
我們人體與外界的應對模式,有進、守和退三種。守和退,相對于進來說,是不費多少氣力的,想想“水往低處流”;而進,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這種努力包括時間和精力,更包括腦力。比如讀書,如果你現在還讀楊紅櫻沈石溪的作品,是比較輕松容易的;如果讀《聊齋志異》《三國志》,則比較費力,因為這兩本書都是文言文,表面上要文言字詞的障礙;而讀《蘇菲的世界》《局外人》之類的,則會更覺吃力,很多時候你讀了其中一個句子,卻不知所云,字是都認識的,而那些字組合成的句子則太難懂,因為我們要洞穿其中的含義,需要很大的思力。但是后面這四本書讀得多了,文言文閱讀水平會得到提升,思力會得到很大提升。
再比如早上遲到的問題,尤其現在是冬天,早上起床對很多同學來說都需要勇氣,外面的空氣那么冰涼,被窩是如此溫暖,有多少人想離開被窩呢?
懶惰可以說是一種心理,一次兩次懶下來,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種習慣。在《伊索寓言》里,《螞蟻和蟬》《運鹽的驢子》《烏龜與兔子》等故事都是批判懶惰現象的,也揭示了懶惰的后果:蟬不知為過冬儲存食物,結果在冬天餓死;驢子懶得馱運那么多貨物,結果馱了海綿故意摔在河里,再也沒有爬起來;兔子在比賽過程中睡覺,結果慢慢爬的烏龜得了冠軍……
這就是懶惰的種種后果。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早上懶得起床,會遲到被罰;學習上懶得動手動腦,學習成績就不如意;在人際交往中懶得文明禮貌,就會引發矛盾……
3
那么,在學習生活中如何克服懶惰,成為一個勤勉的“孫悟空”呢?
a目標激勵法。去年有一句網絡流行語,“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設置了明確的目標,當我們懶癌發作時,目標會激勵我們,讓我們不敢懈怠。這次期中考試取得進步的同學,比如化靜雯、謝夢莉、劉文靜、史鐵舉、李宜澤等同學,都是用小目標激勵自己,從而成功實現小目標的。
b榜樣引領法。榜樣在前,豈敢懈怠?我們讀《朝花夕拾》,里面的《藤野先生》一文,魯迅先生說,藤野先生的照片就“掛在北京寓居的東墻上,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同學們的偶像,班里的同學,都可以是我們的榜樣,讓榜樣引領我們走出懶惰吧,把榜樣的名字貼在課桌上,時時提醒自己!
c同伴互助法。其實上周我們就用了此法。上周有幾個同學早上起床晚,我們就幫這幾個同學找了幾個同學當“鬧鐘”,結果成果解決了遲到問題。當然同伴可以互助,而不是一方單方面的付出。同桌,同床,都可以約定好,起床時叫醒對方,上課時提醒對方不要走神或打瞌睡,課下提醒對方按時完成作業等等。
這幾年來,我一直認為,當你提出一個問題時,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半。因為發現問題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懶惰,你讀到這里,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也存在這個問題呢。意識到問題,就會積極想辦法,也許你會想出一些我沒有想到的方法呢,那么,讀了這封信之后,在群里分享一下你的主意吧。
好了,關于懶惰,我們就交流到這里吧。這周的周記就寫《西游記》第一次共讀的收獲,這周末的君子影院,我們觀看電影《海蒂》,不知為什么沒能看完,今晚讓李子揚重新下載,我們明天下午4點從頭欣賞,利用班會課討論一下,歡迎大家針對這部電影提出問題!
這封信也要結束了,再祝大家周末愉快!
你們的,王老師
20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