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杯有些年頭的紅酒,需要慢慢地品味。
主人公Lee是一名普通的修理工,影片的開頭刻畫出他生活的重復和乏味。去不同人的家里修理馬桶、水管和下水道,修理完之后還不忘幫他們鏟雪和扔垃圾。一個勤勤懇懇的修理工的形象映入眼簾。直到有一天遇到一個難搞的女客人,Lee突然間就在沉默中爆發了,直接地懟了女客人。不出意外地, 老板知道之后教育了他一番,說他手藝不錯,但是對客人沒有禮貌。通過老板,觀眾對男主角的個性有了基本的認知:認真負責但是不善于跟客人打交道。
之后的一場酒吧斗毆,更加渲染了主人公易怒的性格,與之后的另一場酒吧斗毆相互輝映,當然這是后話。然后,他收到了家鄉醫院來的電話,哥哥病重入院了,讓他回去看看哥哥最后一面。遺憾的是,最后他還是沒有見到哥哥的最后一面。接下來,他便奔波于處理哥哥的后事。
電影閃回了很多之前的片段,可以看出他跟哥哥還有侄子的感情很好。回憶中的侄子不過六七歲的樣子,一晃眼,他已長成十六歲的大帥哥,而且還是曲棍球、籃球隊和樂隊隊員,看得出來是學校的風云人物。侄子的外向、同時交往兩個女朋友和Lee的內向、把自己收起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侄子在父親去世之后,情緒管理一直做得挺好,在朋友和女友的支撐下,他雖然哀傷,但并沒有一直沉浸在其中。
對于父親,侄子唯一一次情緒失控是在片子快到結尾的時候,看到冰柜里的雞肉,他想到由于天氣原因不能馬上下葬的父親,即將要在冷藏室里面呆幾個月而感到自責不已。其實之前有不少的鋪墊,侄子跟Lee說過很多次不想父親躺在冷藏室,但是Lee表示他也無能為力。侄子的爆發,是全片當中唯一一次讓我感覺到他對父親是有感情的。
說回Lee,曾經的他,也擁有幸福的家庭,有漂亮的妻子和三個可愛的孩子。然而,由于他的疏忽,三個孩子葬身火海,妻子不能原諒他,選擇跟他離婚。他也因此離開,到離家鄉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城市工作和生活。
如今再次回到家鄉,早已物是人非。除了侄子已經長成帥小伙以外,前妻也已嫁作他人婦并且懷孕了。當他第一次接到前妻電話的時候,他還是很緊張,緊張到問了兩次前妻你最近怎么樣,并一直在大廳里面踱步,最后更是以他在忙掛斷了電話。過了這么多年,他還是對前妻有虧欠之情,他大概還是不能原諒他自己吧。
海邊的曼徹斯特并不是英國的城市,而是美國的一座小鎮。在這座小鎮里,Lee大概因為那場大火成為了當地的名人。從侄子學校的老師,到后來他想去找工作的小店,一聽到他的名字,人們露出的表情都一言難盡。哎,誰會給一個錯手殺死自己三個孩子的男人好顏色看呢。相反,在影片最后,Lee在幫父親的一位故人修水管的時候,父親的朋友給Lee哥哥很高的評價。Lee聽到之后什么都沒有說,或許他已經習以為常了吧。
在這樣一座大家好像都互相認識的城市,和前妻的偶遇,也顯得再平常不過了。在這次重逢的場景中,Lee的前妻Randi很激動,不斷地為之前跟他說過很過分的話而道歉。Lee跟她比起來,顯得分外平靜,只是看到他眼睛一直在逃避Randi的視線,最后拒絕了Randi一起吃午飯的邀約,轉身離開,剩下Randi獨自一人站在路中央。其實,我覺得Lee應該從來都沒有責怪過Randi,他一直都覺得是自己的原因鑄成大錯,跟Randi沒有關系。在警察局里,Lee從審訊室里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拔其中一個警察的槍,想自盡。我想,那時的他應該希望他的過失可以成為合理的犯罪理由,那樣子的他應該會好過點。
跟前妻見面以后,表面上風平浪靜,然而,他接下來就去了酒吧打了全片中的第二場架,跟第一場遙相呼應。那些這么多年藏在心里沒法說出口的話,也只能在一個左勾拳一個右直拳中,發泄出來。
影片中并沒有用過多的篇幅去描寫Lee在事件后的心路歷程,但是在前妻的咒罵中,路人的唾棄中,過著什么樣的日子可想而知。在事情已經過去這么多年后的今天,當他哥哥遺囑要求他回到家鄉當侄子的監護人的時候,他本能的第一反應還是拒絕的。可想而知,那場火災到底給他在他心理留下了怎樣的陰影。
有很多事情,我們以為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但是事實發現,我們還是活在生活的陰影里,難以自拔。
I can't beat it.
Lee,其實很多事情已經發生了,你也不用太過自責,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其實,你這次回來,也算是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吧。你見到了前妻,她過得很好,她也為之前對你說過過分的話而自責。作為叔叔,你也竭盡全力幫侄子去適應沒有父親的日子。知道侄子不想跟你去別的城市讀書,你也愿意做出妥協,讓好友Johnny領養侄子,這樣子侄子就可以繼續在他熟悉的地方生活,不用和他的朋友同學分開。一開始不同意侄子保留船只的決定,但是后來決定把家里的槍賣掉,去給船買一個新的發動機,那樣子船就可以繼續使用了。
你夢到孩子問你為什么不去救她們,你說她們沒有被火燒,然后你醒來了,發現剛剛煮的調料糊了,已經觸動火警報警器了。這一次,你不但救了你自己,還救了侄子一命。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的一場自我救贖啊。
其實雖然你嘴上說You can't beat it.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已經打敗過往的自己了,只是你自己沒有發現而已。并不一定要回到家鄉生活,才算beat it。
生活不只有眼下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海邊的曼徹斯特》大概就是那茍且吧,在其他致力于詩和遠方的電影中顯得別具一格。
寫到這里的時候,心情是沉重的。電影的迷人之處,就在于觀眾會在主演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會在生活當中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和力量戰勝它們。有的人可能需要多一點的時間,有的人可能需要從別人身上獲得力量,還有的人可能需要忠實的聽眾去傾訴。
其實我們的日子過得并沒有朋友圈里的那么好,我們只是把我們內心柔軟的地方都收起來,不讓外人輕易看見。你只看到學霸分享考研成績單,卻沒有看到他們幾個月來早六晚九的泡館。你只看到他人的收獲,而不知道他們付出了怎么樣的努力與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種下種子,又怎么能去奢望開出炫麗的花朵呢。
我們都在努力過得更好,為了理想,為了事業,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業拼搏。我們早出晚歸,我們加班加點,我們省吃儉用,為了能出人頭地,干出一番成績。我們希望未來能比過去精彩,我們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我們堅信辛勤的汗水總有一天會收獲成功的種子。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生活。我們今天所受的苦,未來定將收獲雙倍的甜。
沒有打不敗的仗,只有堅持不下去的士兵。在生活這場硬仗中,愿我們都不當逃兵,迎難而上,打敗敵人,戰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