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溝通的藝術》讀書筆記

《溝通的藝術》

我們又該如何以溝通來建立、維護和促進一段關系呢?我們了解如何運作溝通模式,去建立、經營和結束一段關系?


01? 我們為什么要建立關系?

關系:“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

人際吸引力可能來自于生理外貌、兩人的相似性、人格特質上的互補、相互間的吸引力、能力以及自我信息的袒露、接近和報酬等。

展示:相似性,興趣愛好的交集,展示能力,展示你的才藝、思想、人脈甚至財產... ...

接近原則:我們總是很容易和常常見面的人建立更深入的關系。“近水樓臺先得月”


02 ?人際關系的演變模式

關系一旦建立后,關系還需要發展和維持,關于親密關系的發展和維持。

階段發展模式:們在聚合期和離散期中的各個階段會出現不同的溝通特質。(初始階段、試驗階段、強化階段、整合階段、結合階段、分化階段、各自階段、停滯階段、逃避階段、結束階段,總結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現在:戀愛婚姻、家長子女、合作伙伴、外交政治)。

Tip:每一個階段內應該做些什么,如何避免后期不好的階段出現,則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辯證張力模式:每個階段中,人們都必須處理許多彼此不同又不相容的需求,溝通者想要追求重要但又存在內在矛盾的目標,為了達到這些目標而產生了辯證的張力。三種最有力的辯證張力:聯系和自主、公開和隱私、循例和新奇。


既想要愛人之間親密無間的關系,又想要保持一些自己的空間和獨立性。

為了經營這些張力,作者提出了一些方法,比如分割、平衡、整合、再界定、再證實。(互相設定一些“可以預期的新奇”,比如每周一起做一件不一樣的事,來維持新鮮感,也可以直面新奇會慢慢褪去的問題,去強化親情而不是刺激。)


03 ?修復損壞的關系

關系的特性:經常變動、都受文化影響、都必須去維系等。

當關系因為越界行為而損壞,修復策略和原諒,對于雙方都是重要的技巧。(即使是最堅固的關系遲早都會受到考驗,當兩人中一方外顯或內隱地違反關系默契時,越界行為就發生了。這些行為各種類型。)

總之,一旦發生了越界行為,就要去修復關系,這時候,道歉就成為了一門藝術。

1.修復關系的第一步是去討論違規行為。討論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越界者的信息必須包括三個要素:明確地承認自己的越界行為是不當的、很誠懇地道歉、某種形式的補償。(“好了好了,算我錯了還不行嗎”一條基本要素都沒有占到,所以沒作用)

2.不是所有越界行為都可以用道歉來彌補,也不是所有道歉都能理所當然地換來原諒。所以不要再說“我都道歉了,你還想怎么樣?”這種話了。

《瘋狂動物城》中兔子回去找狐貍道歉時的方法,簡直是教科書。


04 ?關系中的親密

親密感是人際關系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表達親密感也是溝通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人際關系的親密感有四個維度:生理的、理性的、情緒的和活動的分享。有些親密關系四個維度都有呈現,有些則只呈現其中的一兩種。性別和文化兩個大影響源還是一如既往地會影響親密的表達。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一半以上都是在微信里談,電子媒介溝通的親密感特別重要。來一些親密的情侶之間的套路,你必須經常表達一些自己的感受,比如說“我想你了”。有些時候對方會情趣化地“刁難”你一下,這些都可能是“雷區”,比如“不要總把我掛在嘴上,把我放在心里!”但是誰會真的反感你每天說想她呢?這時候你要是回復一個“嗯!”說不定就遇到一個“哦”了。正確的回復是“心里已經塞滿了,嘴上就會溢出來一些”。類似這樣的技巧,當然是需要經驗積累的,但是也需要真心對待一份關系并且愿意為此花費心思和發揮創造力,才能去維系這種親密感。

并不是所有的關系都與親密有關,溝通者有必要對什么時候、在哪里、跟誰會產生親密關系做出決定。


05 ?自我袒露有用嗎?

來個職場案例:

大衛在大學畢業后進了一家公司當初級銷售,雖然各方面都還不錯,但是他一直沒有升職的機會,所以挺沮喪的。深思熟慮之后,他決定跟上司茱莉聊一下他的憂慮。請你注意一下大衛的自我坦露。

大衛:你有空聊一下嗎?

茱莉:當然,請坐。

大衛:我想和你談一下職業前景的事。

茱莉:前景?

大衛:是這樣的,我在這邊工作已經有一年多了,面試的時候你告訴我公司里的人升職都很快。

茱莉:是的。

大衛:我感到困惑是因為我的工作從入職以來一直都沒有改變。

茱莉:是,我們也看到你做了很多工作。

大衛:我很高興你這么說,但我有點擔心我能否和公司一起成長。(大衛向上司袒露了自己的擔心,話題是合適的,當然這種袒露有一定風險,不過鑒于大衛之前表現良好,看起來是合理的。)

茱莉:我可以理解年輕人想要做事、想擔負起更多責任的心情,你已經開了一個好頭,只要繼續在這個崗位上堅持一段時間。

大衛:(有點兒不耐煩了)聽起來不錯,但是我已經在等了,而且等待的時間超過我的預期,而且我聽到了一些事情,我不知道這會不會真的實現。

茱莉:你說的是什么事情?

大衛:露西和雷蒙告訴我,有同事離開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承諾的升職。(大衛袒露了別人出于信任告訴他的信息,這危害了兩個同事和茱莉之間的立場。)

茱莉:(肯定地)大衛,我相信你理解我不可以談論前員工的人事決策。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公司會盡力給員工提供挑戰和獎勵,這需要一些時間。

大衛:一年可比“一些時間”長多了。(大衛的擔憂是合理的,但是不應該用諷刺的語氣去袒露。)

茱莉:對于安排你升職要花這么長時間,我跟你一樣沮喪。我可以告訴你,在接下來的六周,就會有人事變動,你有機會去迎接一些新挑戰。(茱莉一下說出了兩條信息,這鼓勵了大衛提供互惠的信息。)

大衛:真的嗎?太感謝你了,茱莉。說實話,我本來已經在看招聘廣告了,不是因為公司不好,而是我等不起了,我不想做那種到了四十歲還沒有自己房子的失敗者。(大衛犯了一個大錯,他透露了自己關于房子的私人看法,這和現在討論的話題無關。)

茱莉:其實我也還在租房。

大衛:我不是這個意思。(可是剛才的不恰當的袒露已經造成了傷害。)

茱莉:無論如何,我很高興你能告訴我這些,我希望你能再堅持一小會兒。

大衛:當然!六個星期,我會繼續加油的。

到這里,對話就結束了。茱莉仍然認為大衛是升職的候補者之一。但是那些不合適的袒露讓茱莉對大衛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判斷力產生了懷疑,她之前并沒有留意到這些。茱莉心想要多注意大衛,直到他證明自己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她才會給他更大的職責。

我們可以從故事里看到:

1.誠實袒露關于自己的信息可以引導他人進行自我袒露。

2.自我袒露有好處也有風險。大衛通過袒露宣泄了自己的情緒,獲得了上司的關注,贏得了職場的機會。不過大衛不恰當的自我袒露給茱莉留下了負面印象,在某些方面也傷害了茱莉(人事、諷刺的語氣、租房等)。

所以我們要注意袒露的方式、時間是否合理,袒露的內容和主題是否有關,會不會傷害到他人等。


06 ?思考與討論

中國是一個到處都要講關系的國家,如果可以選的話,在規則和關系之間,你更傾向于選擇哪個?為什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