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力塔樓*
第10組3張便簽
【原文】
邏輯思維只要五步 第28頁
【I便簽】
一種清晰的、有邏輯的表達方式
<前>:擁有一套固定的、邏輯清晰的表達方式對我很重要。我通常在和領導溝通時,會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將細節點一一描述,但經常的結果是,領導一打斷,自己就找不到原點;要不就是領導聽著聽著就不耐煩了。最終的結果就是事情沒解決。
<因>:1.細節說得太多,沒有重點。2.講故事的時間太長,說著說著自己就亂了,也就找不著重點了。3.自己沒有想明白要解決的問題,表達時也就沒有重點了。
<后>:短時、高效的與領導溝通,問題解決了,領導也認可了我的工作能力。
<果>:事情無法解決,領導對我也無法認可,自己對自己也會產生質疑。
<適>:1.細節的表述會增加表述問題的生動性,會更容易讓接收者接受。2.在和自己至親至密的人溝通,或有過共同經歷的人溝通共同經歷的時候,可以省略論點。3.直接表述結論時,也可以省略論點,直說結論。
<用>:對事情整體有認知,理清前后順序,明確論點和結論。
<邊>:不僅可以用到和領導溝通匯報問題,還可以用到與家人討論問題上,大到買車,買房,給孩子選擇學校,小到買衣服,去哪里玩......
<界>: 我們在表述問題,尋求解決方案時,要說服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時會經常使用這個套路。在表述論點時,如果雙方有共同認知,則可以省略論點。細節的加入與否,加入多少,取決于接收者,我們和接收者很熟,或者對方很感性,在說服時,可以細節多一點。
【A1便簽】
在我決定換工作前,我要把這個事情告訴我的母親,我是這樣說的:“媽,我要換工作了?!薄鞍?,為什么呀?這兒不是干得挺好的嗎?”“太久了吧。在這兒13年了,做這個職位也4年了,如果不動,以后也就這樣了,可以很舒服,但我覺得我都可以看到我老的樣子?!薄皨專鋵嵰餐鄣?.....”媽說,“是挺累的,看你每天那么晚才回來,有時候回來后還要工作。”“是呀,這么累也3年沒漲工資了……”“想換就換吧。”
反思:這次溝通應該算告知結論,而不是討論性的,所以,直接說了結論,而沒有論點。另外,在說服時,因為是至親之人,所以用了一些細節描寫,如:3年,13年......
? 【A2便簽】
這周到新的公司任職,工作中發現:返工產品未經過質量的再確認,直接出庫。針對這個問題,我要在本周整理一下論點,結論,原因和行動,和我的領導溝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