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小白
前天下午聽課,《親子溝通的密碼》,一個美女教授給我們上課,5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本來是抱著工作任務的心態來聽課,沒想到整堂兩小小時的課程竟沒有玩手機,全都聽得入神,更沒人中途退席,究其原因,是因為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生活中遇到親子溝通的困惑,并通過一個個有趣且真實的案例讓我們這些學歷層次不一的小白家長吸收消化。
用“數據”撐腰
打開微信朋友圈才發覺從1月1日開始,已堅持早起打卡到今天,用軟件打卡正好160天;簡書的公開文章已寫了144篇,不包括私密日記,字數已超過原定計劃的十萬。這些都是堅持積累的結果。
“假設性”思考
就是先對問題作假設,然后通過一個個論據去推理,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
這是一種理性的思考方式,警察對疑犯采用的就是這種“假設性”思考方式,當然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相對輕松些,培養“假設性”思考習慣會讓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被感性思維所束縛,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