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從一個三、四線城市,來到一線城市,發現一線城市找找工作競爭真的激烈。
然后我將自己能找的工作一一寫下并分析了之后。
1、銷售類
3年的銷售經驗? 帶過2年團隊。如果找銷售類的工作,我不擔心找不上。
但是我并不想再繼續做銷售,所以不在考慮之內。
2、平面設計、美工、書刊排版類
在學校的時候,我的專業知識學的很扎實,一畢業就能直接上手出版類圖書排版。
但是后來為了專心工作,我把自己的專業給丟了。軟件2年沒碰,連一個剛畢業的新手都不如。人家就算要招助理,也情愿找一個剛畢業的實習生來慢慢培養。
3、文案運營類
大學考了編輯證,上過一些文案課,平時喜歡看點書,在網記錄過一點文字。豆瓣70萬人小組的管理員。
但是跟我競爭同一個崗位的人,要不就是自己寫了多久多久的,我不就是有1年到2年工作經驗的。而我連一萬字也沒寫過,微信公眾號也沒玩過。
分析后發現并不是競爭激烈,而是我的競爭力太弱。
再看下我身邊的同學,踏踏實實做著同一類型工作的人。當初可能工資不及我的一半的人,現在就算收入撐不死,但是也足以過上小資生活了。
而我,還在跟剛畢業的小弟弟小妹妹競爭同一個崗位,這是我工作以來最恐慌的一年。
??
在反思自己釀的果時,我一直以為是因為自己太隨性了,沒有做好職場規劃的原因。
但是當我這兩天看《精進》的時候我發現,其實并不是我沒有做好職場規劃,而是因為我沒好好認真的去打磨自己的一技之長。
再對比一下我最近認識的兩位特別厲害的同齡人,我的問題就特別明顯了。
一位是斯諾姑娘,她從幼兒園開始就與英語為伴,學習受挫的時候努力追趕別人。花了很長時間去精進了自己的一技之長,所以她現在可以通過教別人英語賺外快。
另一位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插畫師飯煮豪,《筆尖上女神》的作者。
第一次在簡書看見他的畫時,就發現他的畫功很扎實。
簡書上能達到這種畫功的人畢竟是少部分,當然我喜歡他是因為他的畫風很符合我。
后來通過我對他的了解,發現他學畫畫已經快20年了,7歲就開始接觸畫畫了。
所以現在能給許多一線名牌做設計,給暢銷書畫插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再反觀我自己,一次又一次把自己擅長的事情丟掉。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學過毛筆字,那個時候練的有模有樣,可是一段時間后,我再也沒有碰到毛筆。
剛學英語的時候,我的英語成績在學校是數一數二的。后來因為懶,我的英語水平至今停留在Nice to meet you的階段。
大學,我的專業課學的很好。一畢業就靠它兼職圖書排版把大學幾萬塊錢的學費賺回來了。最爽的一次,花3個小時左右敲敲鍵盤就賺了1000多塊錢,然后我又把這項技能給丟了。
.........
??
《精進》里面有一段話,大致意思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學什么都很熱情,也總是在學,但是卻少了耐心細致,沒有一以貫之的精神。
看到這段話,天哪,這個說的不就是之前的我嗎?學什么都很熱情,但是卻沒有真正去精進一項,缺少匠人的精神。
不過好在自己還算年輕,現在知道也不晚。
如果你也跟曾經的我一樣,涉獵廣泛但是沒有一樣做到精通。
我想勸你先停下來,審視一下自己,確定一項。然后用80%的精力去精進它,剩下用20%的精力去試錯,尋找新的機遇。
當然所謂的精進并不是指無效的重復。
我們需要的精進,是要給自己一層一層設置更高的要求,然后到達一項技能的頂端。
而無效的重復,并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