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些日子,一個老朋友找我。
他問:“中醫學得怎么樣了?”
我說:“現在沒再學了。”
他問:“怎么停了?”
我說:“現在有其他事,而且我所學的那些大概夠自己用了。”
我原本以為他只是拿這個,隨便扯扯的,因為好久沒聯系了。
他又問:“那很容易疲勞,頭腦發蒙怎么調理?”
我一下子反應不過來,笑了,其實我最近也在調理。我回答說:“‘肝為罷極之本’,晚上幾點睡的?”
這個“罷極”,其實就是“疲極”,肝是一個人的能源庫,不足了,就會疲勞。
他說:“以前經常打游戲打到很晚,現在11點睡了。”
我說:“膽的主場是晚上11點到1點,肝膽互為表里,10點半就可以睡了。”
互為表里是說,互相影響,是整體關系,一個沒有休息,一個就會沒勁。
二
然后我們聊到了鍛煉和吃中藥。
我說:“我最近在爬方山,遇到一位大叔。他說他三四年前身體很差、很虛,得了過敏,什么都不能吃,很難受。去了醫院也看不好,后來朋友說,你不是身體虛嘛,干脆去爬山。然后就爬了這么多年,身體也很健康了,就天天爬。”
他說:“我有鍛煉的,站渾元樁。”
我驚訝了一下:“這么高級!”
我最近在嘗試八段錦,慢悠悠的,我很喜歡。
他問:“你看我這是不是需要吃中藥?”
我說:“要的。大溪鎮那個廣康藥店,二樓有醫師坐診,應該挺不錯。”
過了十幾天后,他來找我,說:“吃了一次藥,有效果。”
我看了看藥方,補腎的藥材挺多,有六味,補肝倒是只有兩三味。腎屬水,肝屬木,是用水生木的方式。
我說:“我爬山爬了十幾天,加上吃藥。現在吃完飯,肚子也都不會脹了。”
爬山的時候,我的腳步很慢。而且我幾乎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動作上,這也是瑜伽的方式——感受你的動作,在你的動作里忘了你自己。這樣會讓效果最大化吧。
三
對我來說,還有一件事挺重要。
我常常在吃完飯后,馬上逛網頁、看書什么的,這樣也傷脾胃。
然后,我在孫思邈的《千金翼方》里找到一段,他說,飯后呢,最好是用手按摩肚子,再是慢慢地走上一兩百步。
我當天按摩了下肚子,肚子馬上開始清腸氣。
下面是原文:
平旦(早上)點心飯訖,即自以熱手摩腹。出門庭行五六十步,消息之(消化之)。
中食后,還以熱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勿令氣急,行訖還床偃臥,四展手足,勿睡,頃之氣定,便起正坐。
食畢摩腹能除百病。
食畢行步躑躅(慢慢走)則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