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的學與教》第五模塊共讀心得

? 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關鍵在于轉變教育理念,如果我們單純把信息技術視為改進教學方法、手段和改善教與學環境的輔助性技術,而不去思考信息技術帶來的學習方式與教學關系的變化,我們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就是有限的無法實現與教學的深度融合。

? 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否改變,新型的“以學為中心”的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否建構起來是衡量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度的重要指標。何為教學模式呢?“教學模式是指那些特定的系統性教學理論的應用化、程序化和操作化,實質上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它是一種特定的教學理論的應用形態,是一種應用化的具有特定程序、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操作的教學理論。”

? 構建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教學模應該遵循幾個個原則:1. 以學為主。在第五模塊的共讀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介紹的各種校本教學模式,無論是533,還是“智慧教室”336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中心都是前提,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的組織必須圍繞學生的“學”而進行。2. 課內外結合。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拓展了教學活動組織的時間和空間,為實現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向課內外結合提供了前提條件。3. 結果與形成性評價結合。結果與形成性評價結合是保證“以學為主”和“課內外結合”得以實現的重要條件。4. 融入信息化元素。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是一場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進行的教學模式深度變革,它引發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流程的深刻變化,也改變了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媒體之間的關系。在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模式中,信息技術不是單純的教學工具,而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影響教學模式設計與實施、教學任務操作與完成的一個核心元素。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