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是我第一次看村上春樹的書。雖然知道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挪威的森林》,還是決定先拜讀《當我談跑步時 我談些什么》。 利用三天的時間通讀了一遍,打動我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 ? ?作者29歲開始寫小說,33歲開始跑步。作者是把寫作立為自己的主業,而把跑步當成保持旺盛精力、促進寫作的一種方式。這書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描述與跑步相關的內容:天氣、身體狀況和反應、參加的比賽、所見所思等等,作者輕輕柔柔、娓娓道來,讓人有種莫名的感動和感傷。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能感受到他對寫作的熱愛,為寫作的付出,當然還感受到了他對生命的一種無奈。
? ? ? ? ?他在書中寫道:天生才華橫溢的小說家,哪怕什么都不做,或者不管做什么,都能自由自在寫出小說來。就仿佛泉水從泉眼中汩汩涌出一般,文章自然噴涌而出,作品遂告完成,根本無須付出什么努力。這種人偶爾也有。遺憾的是,我并非這種類型。此言非自夸:任憑我如何在周遭苦苦尋覓,也不見泉眼的蹤影。如果不手執鋼鑿孜孜不倦地鑿開磐石,鉆出深深的孔穴,就無法抵及創作的水源。為了寫小說,非得奴役肉體、耗費時間和勞力不可。打算寫一部新作品,就必得重新一一鑿出深深的孔穴來。所以,我從來沒有向周遭的人推薦過跑步。“跑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大家一起來跑步吧”之類的話,我極力不說出口。對長跑感興趣的人,你就是不聞不問,他也會主動開始跑步;如若不感興趣,縱使你勸的口燥舌干,也是毫無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