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簡介:該作品通過幾個少年(何嘉慧、王凌云、何召弟、梁壯志、何碧蓮與許方圓)的視角,向讀者揭示當代鄉鎮中學生的生活以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全方位的把親子關系、師生關系以及同學關系展現開來,體現出即將畢業的他(她)們,縱然百般迷茫、困惑和無奈,最后卻果敢地做出自己心靈的選擇。
上一章回顧:選擇(六十)面對病情
關于近期生活與心理上的改變,以及抵抗病痛時表現出的無畏精神,梁壯志每天以文字的形式在自己新買的日記本上重新詮釋一遍。
X月X日
想不到,我竟是這樣的狠心,不僅無情地甩掉了辣椒,還無義地向冷飲提出了分手。如今,我已慢慢習慣清淡的飲食。我發現,雖然失去了辣椒和冰飲所帶給我感官上的刺激,卻得到了清淡溫水與清醇米香的滿足。倒也不失愉悅的心情。
X月X日
召弟,這個看起來嬌小玲瓏,骨子里卻是豪爽無比的小可愛,今天看到我臉色蒼白,又關切地問候我胃病好一些了沒有。我一如既往地告訴她,已經沒什么大礙——因為不想讓她掛心,所以才對她撒了個善意的謊言,但愿她能諒解。我更希望她能諒解我曾經對她的誤會:原先我一直以為她關注的人是凌云,因為我不只一次看到她看他的眼神充滿了仰慕。可是后來,我漸漸發現,原來她對他也僅僅是仰慕而已。其實,我曾萌生過告訴她關于我病情真相的想法,因為那樣我便會得到她更多的關懷,如果當初我的真的這么做的話。可是,后來我仔細想了想,又放棄了這個念頭:與其讓她為我擔心,不如我給她安好。也只有這樣,我的心情才會更加安然,而我的病也會好得更快吧。
X月X日
每次它發作的時候,我連提筆的勁都沒有。我渴望它來去匆匆,猶如那龍卷風,雖然兇猛無比,但至少不會停留太久。我不畏疼痛,但我怕它會影響我的正常生活,會占用我寶貴的時間。因此,當它來的時候,我便調動身上所有的堅強與之抗衡。
X月X日
曾幾回時,我咬緊牙關,不哭不呻吟,甚至不讓自己流露出一絲痛苦的表情,盡管我飽受讓人難以忍耐的疼痛。我堅信,我會像法國的自由女神掙脫暴政的約束一樣,掙脫病魔。
X月X日
我今天和病魔進行了一次談判。我說,請你不要再來光顧我的身體了。因為,我不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好的。它聽了我的話后,先是不同意,接著狠狠地踹了我一腳,然后又捶了我一拳。過完手腳之癮后,便傲然離去。我卻對著他遠去的背影,不卑不亢地說了一句“但愿你從此消失”。
X月X日
不知道是它知趣,還是我走運遇見了奇跡。總之,直到寫這篇日記的時候,它一直都沒有露面。這對我倒是喜聞樂見。畢竟,我可不想,當我去看望孤寡老人張大爺的時候,它也來湊熱鬧。張大爺的老年癡呆癥越來越嚴重了。他時而記得我,時而又不記得了。這才隔了一個禮拜的時間,他便又“不認識”我了。我向他重復了好多遍我是“壯志”,可他依然記不起我是誰來。只是末了說了句“我好像在哪里見過你”。事實是,我和他認識的時間,算下來至少也有五年了。甚至更久。
記得那是讀小學四年級的事情了。那時候,每天下午放學,必定會看到一位年過花甲,臉上有塊烏黑胎痣且弓著背的老人挑著一擔廢品從學校門口經過。而且風雨無阻。起先,我只是對老人的行徑感到疑惑,心想,他的孩子真是不孝,怎能讓一個老人披風戴雨到處拾荒。后來聽街防鄰居說,老人唯一的兒子在參加抗越戰爭的時候,不幸犧牲了。從此,我便對這位老人多了一份好奇與尊重。這位老人就是張大爺。
一天,出門上學前,我悄悄把零食藏進書包,旨在放學后遇見張大爺,好將零食轉贈予他。那時,我只覺得他一個孤寡老人,很不容易;張大爺對我倒也毫無芥蒂之心,他驚喜地接過我的零食,然后滿臉笑容,不停地向我道謝,直夸我是個好孩子。結果。第二天傍晚放學的時候,剛走出校門,我便看到他熱情地向我招手。待我走近時,只見他從自己的口袋里取出一團裹得嚴嚴實實的白紙交到我手里。出于好奇,我立馬打開一看,赫然發現,白紙里躺著兩個肥沃的甜薯。
就這樣,一來二往,我們倆儼然成了親密朋友。與其說我們的感情是建立在一個書包兩個口袋上,不如說是兩顆善良之心的遇見。
自從壯志到華鎮讀初中后,他便只能利用周末的時間去看望張大爺。即便病痛纏身,也從不放棄看望老人的這種行為。曾好幾回,當他看到張大爺的身體每況愈下,老年疾呆癥日益加重的時候,心里無不心酸。近日,又常常看到張大爺沒事的時候,總是拿起他兒子遺留下來的相片觀摩,油然流露出對已故兒子的濃濃懷念之情。
壯志十分驚訝。張大爺誰也不記得,卻清晰記得相片里的人是他兒子,而且還時常對他念叨自己的兒子是站場上光榮犧牲的。看著張大爺情不自禁時落下的淚水,壯志也不由自主濕紅了雙眼。他想,有一種哀傷比“與子欲養,而親不待”更讓人難以承受——它就是“親猶存,而子已故”。因此,他深深下了決定,不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好的。否則,有朝一日,他們的父母也會像張大爺一樣,只能望著照片喊兒子名字的份了。
于是,壯志開始注重飲食,正常作息,按時服藥,病情果然日漸轉好,就在他認為自己胃痛的日子已接近尾聲,不久將自動拉上病痛的帷幕。卻沒想到,第二天,本來陪他爺爺奶奶一起坐在客廳看瓊劇的他,突然又感到胃痛難忍。他抿了抿嘴,便起身回到自己的臥室,走到書桌前,彎下腰,倒了杯溫水,拉開抽屜,取出從縣城醫院帶回來的藥服下,又悄然轉身離開,朝客廳大門的方向走去。正好被二老撞見,他奶奶神態猶疑,問道:“志兒,現在正是晌午,外面太陽當頭,毒得很,你這是要到哪兒去?”。
他邁出門檻的右腳停在半空兩秒,才慢慢落地,轉回頭微笑道:“奶奶,屋內有點悶熱,我呆著難受,想去水庫邊上的榕樹底下兜兜風,”二老聽了,沒有贊同,但也沒說什么反對的話語,只是又關切地叮囑說“注意防曬”后,便又轉頭沉浸在瓊劇中了。
壯志外出的真正用意不是兜風,而是不想自己胃痛發作時,被二老看到他蒼白的臉色,從而追著他盤根問底。因此,假借兜風的理由來避開二老的視線。
剛走出老街的小巷,立即隱約聽到一曲二胡的聲音,即近又遠,悠揚凄婉,不知不覺觸動他心靈敏感的一角。傾刻間內心涌起一種莫名的哀愁。他望向遠處太陽照耀下的某一個盲點,凝思了片刻,然后又抬起沉重的雙腳,漫無目的地朝著那棵離小鎮不遠的,歷經百年滄桑卻仍然枝繁葉茂的古老榕樹的方向走去。
途經水庫的時候,他看到幾個小孩子正在水庫邊上戲水,不由想起自己童年也曾與發小結伴來此戲水,但后來因為小孩戲水不慎溺亡的軼事屢屢發生,最終被他爺爺奶奶勒令日后不許再靠近水庫半步,以防悲劇發生。然而,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十年前擔心的事,竟然在十年后發生了。
原來,就在壯志畜勢上前去規勸小朋友們“注意安全,莫要戲水”的時候,突然看到其中一個全身脫光的小朋友,不慎踩滑水庫的石階,掉進了水庫里。他心頭一愣,立馬加快速度跑上去,這時,一面聽到孩子們的呼救聲,一面看到又一個小胖子縱身跳進水庫里。壯志義無反顧,繼少年之后,第三個跳進入水中。
壯志潛入水庫里的時候,發現左右兩邊,先后落水的少年一上一下,徑直往下沉。瞬間明白,剛才跳進水庫救人的小胖子,只有迫切救人的心,卻沒有游水的本領。因為不諳水性,他很快就沉入了水底。壯志奮不顧身,把最先落水的小朋友救上岸后,毫不猶豫,又潛入水里,拼盡最后的一股力量,最終把小胖也拖上了岸。
然而,此時已經筋皮力盡的他,再也無法使出半點力氣,支撐起他虛弱的軀體。最后,他在孩子們的眼皮底下,慢慢沉了下去。他們幼小的心靈,瞬間受到嚴酷的打擊,害怕至極,一時驚慌失措,竟忘了發出求救聲。一分鐘后,才有人猛然拔腿跑回村里搬救兵。可惜,一切為時已晚。
當附近的村民聞訊趕來并將壯志從水庫打撈出來的時候,他早已失去了生命體征。壯志的祖父祖母隨后也聞訊趕到現場,只見自己的孫子竟然就是那個為了救落水孩童而喪生的人.。猝然癱坐在壯志的尸體旁,嚎啕大哭起來。原本已白發斑斑的他們,瞬間變得蒼老不堪。尤其是他的祖父,知道真相不到半分鐘,便悲慟得昏死過去。他們從小撫養壯志長大,視其如珍寶,疼愛有加,甚至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這個懂事又剛正不阿的孫子身上,而今,不僅希望破滅,還要讓他們承受這種令人撕心裂肺的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委實心寒至極。
更讓他們心寒的是,被救上來的小胖子的家長,不但沒有心懷感激,上前對這兩位痛失孫兒的老人安慰幾句,反而毫無顧忌地在老人的面前地教訓起自己孩子:譴責孩子多管閑事,咎由自取,語言里無不充斥著謾罵和諷刺。
壯志的祖母委實看不下去。極力忍住內心的悲愴,義正言辭地對那對罵得意猶未盡的夫婦說道:“請你,請你別在我孫兒面前,玷污他的靈魂。如果他能死起回生,我相信,在危險時刻,他依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舍身救人。就便是我梁家人的血統。我為有這樣見義勇為的孫子感到光榮。同時也為你的孩子見義勇為的行為感到光榮,但是,他有你們這樣齷蹉的父母,我替他感到羞恥。”
梁父梁母得知兒子不幸犧牲的噩耗后,頓時感到天旋地轉,悲慟欲絕。在連夜趕回老家的路上,梁母淚流不止,哭著昏睡過去,又哭著醒來。梁父只顧一支又一支地吸煙,望著吐出的煙霧,眼神里盡染哀傷,甚至一夜之間,白了頭。他不相信,也無法接受自己的愛子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已然與他們天各一方。
最終卻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直到懷著慘痛的心情處置兒子的善后之事,收拾其遺物的時候,才發現被其收藏在抽屜里的病歷本與胃藥。這才恍然明白,原來當兒子奮不顧身跳進水庫救人的時候,正飽受著病痛的折磨。先前的欲哭無淚,反而在此時淚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