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補充交代式收束,就是在文章的結尾,對文章的有關內容和情節,進行客觀性的交代,或補充正文說明,或點示事情的結果,或補述人物的有關情況,使文章更全面,無懈可擊,相當于影視劇中的尾聲。
例如《看云識天氣》的結尾:“云能夠幫助我們識別陰睛風雨,預知天氣變化,這對工農業生產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學會看云識天氣,就要虛心向有經驗的人學習,留心觀察云的變化,在反復實踐中掌握它們的規律。但是,天氣變化異常復雜,看云識天氣有一定的限度。我們要準確地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靠科學的天氣預報。"這段文字共有四句話,前兩句是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要求,后兩句就是對全文說明內容的一種補充交代,中間用“但是"連詞轉折,說明“看云識天氣"的不足,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彌補,防止了說明的偏頗,使說明的知識準確完整,具有科學性。
記敘文補充交代式收束,主要是從記敘內容和讀者可能產生的心境等方面考量的,其目的是告知事件始末,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解除讀者懸念。例如《我的老師》的收束:“可惜我沒上完初小,就轉到縣立五小上學去了,從此,我就跟蔡老師分別了?!斑@個結尾,簡潔明快而蘊含深情,既交代了我和蔡老師分別的原因,又與文章的開頭“難忘“相呼應,充滿了惋惜、依戀之情,加深了對“我的"老師熱爰和思念的咸倩。
小說的結尾也常用這種方法收束。例如《社戲》的結尾:“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边@個結尾,補充交代了對“那夜"“好豆"和“好戲"的懷念之情,耐人尋味,令人深思。
補充交代式收束在議論文中也有運用。例如《儉以養德》的收尾:“我們談的儉以養德,當然不是諸葛亮時代的封建道德,而是當今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美德。艱苦樸素是我們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不亦宜乎!"這個結尾的第一句話,就具有補充的特點,交代了“儉以養德"古今概念和含義的不同,使論述更加全面,更具有議服力。
運用補充交代式的寫作方法收束全文,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字需簡潔,一個句子或一個段落就解決問題了;二是以客觀性交代文字為主,以說明性的文字為主,不拔高,不抒情,不帶主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