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我第一次下載簡書,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旅程。
前幾日,偶然看見有人在簡書群里吐槽,抱怨簡書雞湯文聚集,缺少文學性,一時間引起火熱紛爭。
其實,此類說法已經(jīng)并不新鮮,有人反感,有人買賬。
我在簡書寫過了很多篇文章,幾乎每一篇都被推首,可以說簡書對于首頁文章的收納是很多元化的,說雞湯文常駐首頁,著實對這個APP不公。
一個平臺最初的定位肯定是由創(chuàng)始者決定的,而它長久以來形成的風格,卻是由用戶所決定的。
簡書中的熱門文章,目前的確非常模式化,幾乎寫過幾篇文章的作者都知道,雞湯文推首,閱讀量輕松可以破千。而純文學或散文推首,可能閱讀量連300都過不了,連載更是過50都不易。
這并不是平臺的錯,只能說簡書目前的用戶群體,對此類文章更來電。只要題目帶著"努力"兩個字,文章結(jié)構(gòu)又足夠流暢,必然能夠迎來一個贊。
每個平臺,都會通過一段時間的運營,結(jié)合受眾形成一個自己的風格。
比如one,注重的就是純文字。
比如天涯,注重的就是故事性。
比如知乎,主要是技術(shù)咖和辯析性強的文章會受到追捧。
比如豆瓣,主要風格就是文青和小清新,當然近幾年魚龍混雜,有點往百度貼吧的低俗方向轉(zhuǎn)。
再比如湯圓,基本上就是訂閱性較強的網(wǎng)文居多,現(xiàn)實類文章幾乎沒有。
我所珍惜的,是簡書究竟能夠帶給我們什么。
簡書是一個零門檻的平臺,它不介意你是新人,它不要求你有多么強大的文字功底,只要你肯堅持,它愿意見證你的成長與努力。
進入簡書,我才知道原來有那么多人會為我的文字點贊,于是我開始自信,開始更愿意嘗試,于是一個月后開始向雜志投稿,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三篇作品即將刊登。
因為它接地氣,所以你就不能過高的要求它的審核機制,相比于one,它更像是草根級的寫作平臺。
對于讀者的喜好,作者永遠是無可奈何的,與其棄平臺而去,不如勇敢的堅持自己。
不遵循套路的作者,往往都是孤獨的,可唯有堅持,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你的文字,聽見你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