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不管是情感、生活還是工作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和一些循規蹈矩的小伙伴們不同,她從“不被認同”的那一天起便開始了冒險生涯,UOI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你讓我感受到了什么,我就還給你什么”。所謂“游走城市之人”就像是她這樣的家伙,好了,至少活到30歲,很少人會招惹“她”。
與其說這種人自我,不如說是缺乏安全感,我想沒有哪個女人生下來就想與全世界為敵,畢竟力量太小、犧牲太大。我是她唯一一個可以保持聯系在3年以上的人,與如此別扭的人可以相處到相安無事,或許我也人格擰巴。
她是個聰明的女人,聰明但不智慧;讀多了雞湯的人大概會聯想到聰明女人就是智慧女人。不過,這個同她并不適用,她的邏輯思維極強、掌握新生事物的速度極快、IQ也是極高……但,貌似這些并沒有給她帶來生活上的優勢,或許從小的經歷最先讓她學會的是——戰斗或者競技場?!與其和平相處、由矛盾而引發的激烈角逐更受她人格上的偏愛。所以各位,可以聯想到這是個什么樣的家伙了嗎?同伴對她而言多半是多余的負擔,她說她不喜歡蠢人,“有些人很蠢,明明是在為無聊要死的事情煩惱”,說她冷血無情?恩,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差不多是這樣給她定性的。
“你的性格很安靜,為什么不嘗試跟其他人建立一定的關系呢!”
“前半句我同意,后半句我懶得解釋。”這是我跟她第一年的狀態。
我跟她的關系?呵呵,我跟她一開始只是同事的關系,但是共事不到3個月,這家伙便辭職了。
“你太古怪了,考慮好以后怎么生存下來了嗎?畢竟在這個社會里,沒有不建立關系的人。”
“前半句我能理解為你是在為我擔心嗎?而且,我有想建立的關系。”
“嗯…… 擔心或者好奇吧,都有…有嗎?”
“哈哈,我也不是完全的冷血啊,我當然知道你覺得我孤僻…或者乖戾。有,想建立家庭嘛!”。
“誒?”這是我認識她的第二年。
這兩年里也聽她說過關于情感、關于以后的生活,畢竟還是有血有肉的人。2016年春節期間她消失了兩個月。各種聯系不上,待她邀我見面的那天,人憔悴瘦弱,顴骨清晰可見。
“我想是我太過于苛責了,周圍人跟我在一起會很累。而且,我也累了,或許因為年齡的原因,我不再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了。”
發生了什么?她會一反常態,向來她活的我行我素,也或許我對她的認知也是片面主觀的。我想給她某種安慰,但也深知,她能同我交往至今,是因為我從不敷衍很少水分,“一個在正常軌跡運轉著的真實的人”這是她對我的評價。所以眼前這個樣子的她,我有點無所適從。
“看你的樣子,應該發生了很不一樣的事情,愿意說說嗎?”這是我能想到的對她最為尊重和關心的話了。
“走的越遠屏障就越多,到頭來路不通了,回頭又發現無路可走,可見我的路的確是選錯了。我的時間停下了整整兩個月,要說具體發生的事,嗯… 男友分手了,其實我是愛他的。可是,過去會拽著你不放,這不是克服就能解決的。”
在她的世界里沒有那么多的是與非,她明白自己的執念最終無法讓她走遠。雖然她一臉的憔悴,但眼神矍鑠,或許……
“我大概完成了,這樣就好。”
究竟完成的是什么,這個是說不出道不明的,顯然,她所說的不是失戀故事,倒像這段感情是她這三十年路最終的一個句點。我知道她告別的不只是男友。
“我喜歡我現在的自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