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又幽暗卻閃著光的靈魂:史蒂夫.喬布斯


1995年喬布斯的訪談,雖然時間久遠,但這個幽暗的閃著光的靈魂,他總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思考.......

01

為何他能辨別計算機的巨大潛力:

? ? ? ? 源于他對事物的強烈好奇心,與探索欲望,更重要的是專注。從10歲到終身他沒有變更過賽道,他對自己熱愛的從不徘徊,不懷疑,即使被蘋果公司股東們排擠出公司,他也仍然是在做延續和改善的蘋果新產品的工作,才有了后來的回歸。

有三件事能說明,第一件,他10歲時第一次見到計算機,就被迷住了,腦子里總想著它。他自己動手做變頻計數器等,打電話給惠普經理要零件,利用暑期去惠普打工,自己組裝電腦,并最后賣自己和伙伴組裝的電腦賺錢,都源于對計算機的熱愛。

? ? ? ? 他熱愛的根源可以從第二件事看出聯系,他從小就深深明白:人很弱小,而善借工具的人可以很強大!

通過閱讀雜志,少年的他發現,原來人類與其他動物相比,在行動效率上排名非常落后。禿鷲排第一,接著是熊,魚類,鳥類等等......人類幾乎是排倒數。出人意料,當人騎上自行車,情況則發生大逆轉,借助自行車作工具,人類可以遙遙領先于所有的動物。要說這篇文章對他影響之大,可以從后來的蘋果公司找到蹤跡,有一個蘋果的廣告是“計算機是人類思想的自行車”。不言而喻,在看到計算機的第一眼,他已經確信計算機這個工具,就是人類思想的自行車,能使人類的思想效率提高數倍!自然而然,有了后來他和woz一起手工制作藍盒子的經歷。此次成功,對他的影響之大,我們來看他的一句話:

“藍盒子的成功簡直讓我們自信心爆棚。”

喬布斯后來回想道:

“我百分之百確定,沒有藍盒子就沒有蘋果公司。沃茲和我學會怎樣一起工作,我們也在解決技術難題和將發明投入生產的過程中獲得了自信。”

與其說是計算機的強大吸引了小喬布斯,不如說,在喬布斯一直苦苦尋覓他的“思想工具”時,計算機脫穎而出。

第三件事是,在蘋果公司飛速發展期,他的專注和思考又使他洞悉了一個行業秘密:在不同的行業中,不管是出租車或者cd機,航空等等行業,優秀與普通差距不超過2倍。然而,在計算機領域,普通與優秀之間的差距之大可達15倍,甚至100倍!這又一次印證了喬布斯“思想工具”的想法,有了高效的思想工具輔助,喬布斯使得蘋果公司與普通公司的差距,拉開的豈止是10年!

02

為何他對經商無師自通?

他做事之前都習慣問“”為什么這么做?”他善于質疑,并專注于思考問題根源,腳踏實地的工作。

? ? 早在喬布斯14歲時,他和沃茲一起發明了可以撥打免費電話的藍盒子。這項突發奇想的發明,被喬布斯拿來出售賺錢。

沃茲說:

“賣藍盒子可能是個壞主意,但是的確讓我們嘗到了合作的甜頭,我的工程技術和喬布斯的發展遠見結合在一起可以做出一番成就。”

這句話道出了喬布斯專長----遠見。

他從兒時就確信工具的重要性,到堅信計算機是“思想工具”本身,到洞悉計算機行業間差距100倍,無處不體現出喬布斯獨特的洞察力。在洞察力的背后,支撐他的是利潤之上的追求,專注于產品問題從不回避不放棄,直到找到根源所在。 比如沒材料,沒錢,沒零件,沒有利潤,沒有風投,沒有財務精確成本計算辦法。

在他這里所有的問題,都變成一個問題,我是這個產品的問題終結者。當我們打算生產這款產品,那我就是要看到它能達成,并順利生產,沒有任何環節可以給借口。

在訪談中,我有一個很強的感受,喬布斯對蘋果感情,更像是父愛。而Apple-II,Lisa,Machintosh等等都被喬布斯賦予了生命,他對產品有超乎尋常的熱情專注,才最終使得蘋果公司成為有靈魂的偉大的公司。

最后,我們回顧下他經商成功的秘訣:其一,質疑現狀。其二,眼光高遠。其三,腳踏實地的工作。質疑現狀,使他能專注和深入的思考,問題的根源,癥結所在。眼光高遠,使他能把握未來,不短視,不以賺錢為目的。腳踏實地的工作,使他能結合前兩者,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極致的產品的想法落地。


03

大型壟斷科技公司比如 IBM和施樂衰落,或者說當大公司開始走下坡路陷入死循環的根源:

首先,這些公司的一貫特征:最早靠好產品成就,規模變大面臨業績困境,靠營銷靠流程提業績。營銷人員逐漸掌控公司,用制度和流程來管理員工,優秀員工標準變成最遵守流程的人。創造性人才被束縛住手腳,產品部門被邊緣化,失去創造優秀產品的熱情和能力。公司失去識別優秀產品能力,無法生產優秀產品,靠營銷靠流程救不了公司,導致公司逐漸衰落死亡。

根源是,產品人員在犯糊涂,公司開始犯糊涂,公司開始因循守舊。這時需要有強勢的,有品味的管理者,團結各部門,明確產品發展方向,研發出有優勢的產品。


04

找對產品的方向:

靠的是品味,你需要熟悉人類最優秀的成果,就像畢加索說的笨人靠抄,聰明人靠拿靠借用,去找優秀的拿來用到自己的產品里是很好的創新。把最優秀的各領域人類成果,融合到你的產品里。讓用戶通過你的產品,能感受到產品對某種精神的推崇和追求,能傳遞精神,倡導信念的產品,這才是優秀的有靈魂的產品。

在超越忙碌的生活,和日常生活的間隙,我們能感受到內心隱藏著一股沖動,這是一種要找回生活意義,和尋找生命真相的精神!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在激勵我們,使我們變得不一樣。喬布斯欣賞這種精神,并把它融入到產品里,賦予了產品靈魂。


05

他說微軟是三流公司的原因:

微軟靠勤奮和契而不舍成功占領市場,但微軟的產品全靠抄襲,模仿,沒有內涵太平庸,沒有任何品味可言。喬布斯對公司的要求是,活著是為了追求極致,并分享給同類,學會欣賞更美的東西,這樣人類才會更進步。



問:你是怎么與計算機結緣的?

喬布斯:好吧,我第一次見到計算機是10或11歲,那時,我第一次見到計算機。

大約30年多年前,見到電腦的人不多,即使見到,也是在電影里。電影里的電機也是裝有開盤機的大柜子,閃閃發光。真正了解計算機功能和原理的人不多,有機會接觸到的更是寥寥無幾。

我有幸在NASA Ames研究中心見到一臺,那不是一臺完整的計算機,只是一臺分時共享的終端機。設備非常簡陋,沒有顯示器,只是一臺電傳帶鍵盤的打印機。你在鍵盤上輸入指令耐心等待,然后它會噠噠噠地輸出結果。

即使如此,這玩意也太奇妙了。尤其對一個10歲的小男孩而言。

你可以用Basic語言或Fortran語言編寫程序,機器接受并執行你的設想,然后把結果告訴你。

如果結果和設想的一樣,說明程序見效了,這太讓人激動了。

我完全給計算機迷住了。

打那之后我總想著計算機,后來我參加了在惠普組織的興趣小組。12歲時我打電話給Bill Hewlett, 他當時住在惠普,當時所有電話號碼都印在號碼簿里,只要翻電話號碼簿,就能查到他的電話。

它接了電話,我說我叫史蒂夫.喬布斯,你不認識我,我12歲,打算做頻率計數器,需要一些零件。我們聊了大概20分鐘。我永遠記得他不但給了零件,還邀請我夏天去惠普打工。我才12歲,這件事對我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影響。

惠普是我見過的第一家公司,它也讓我懂得什么是公司,如何善待員工。每天上午都拖來滿滿一大卡車的甜甜圈和咖啡。很明顯惠普明白公司的價值在員工,之后我每周都去惠普的Palo Alto實驗室,與一些研究人員見面。我見到了第一臺臺式計算機HP9100.踏實一臺獨立機,我很喜歡,我經常數小時守著他編程。

就是那個時候我碰見了steve Wozniak,我大概14,15歲。

我倆兩聊的很投緣,他是我遇到的唯一一個比我更懂電子知識的人,他大概比我大5歲,我很喜歡他。我們成了最好的友,一起做項目。

當時《Esquire》雜志報道有個叫Captain Crunch的人,據說他有辦法打免費電話,你肯定也聽說過。我們很好奇,怎么可能?多半是吹牛,一天晚上,我們到了線性加速中心,在最后一排書架的角落上,我們找到了一份AT&T手冊,它解開了所有的秘密。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刻,我們看著這份手冊,心想老天這一切都是真的。

于是我們開始著手制作這種能發出音頻的裝置,原理是這樣的

我們打長途電話時會聽到嘟嘟的聲音,聽起來像撥電話的按鍵音,只是頻率不同,但可以模擬。實際上那是一臺機器傳向

另一臺機器的信號,他可以控制交換機的工作。AT&T公司設計的數字電話網絡有嚴重漏洞。他們使用與聲音相同的頻段來發送控制信號,

也就是說只要你模擬出相同的音頻信號,通過聽筒發送出去,這個AT&T國際電話網就會把你當成一臺AT&T計算機。

三周后我們做出了這樣的一個裝置,真的管用。我記得第一個電話想打給woz住在洛杉磯的親戚,我們撥錯了號碼,大半夜把某個家伙吵醒了,

我們興奮地沖她嚷嚷:打這個電話是免費的,對方一點也不感激我們,但這已經是奇跡了。我們做出了這個稱為“藍盒子”的裝置,盒底部貼

著我們的logo寫著“世界握在我手中”,這是世界上最好的“藍盒子”全數字化,簡便易用,你可以拿著它去電話亭輕松撥打長途電話。打衛星電

話去歐洲去土耳其,然后接有線電話打回亞特蘭大。你可以滿世界跑,跑五六趟,因為我們知道所有的交換密碼。你可以給家門口的電話亭打

電話,在家喊話,隔一會電話亭就能聽到,真是奇妙。

你也許會問這樣做有意思嗎?

它的意義在于雖然我們年紀還小,但已經意識到我們有能力做出控制龐大系統的工具,這就是我們得到的啟發,我們兩個人盡管懂得不多。

但我們制造的小玩意可以控制龐然大物。這是不可思議的經歷,沒有“藍盒子”就不會有蘋果電腦。

記著:Woz說你們給教皇打電話?

喬布斯:沒錯,他冒充亨利.基辛格給教皇打電話。我弄到了梵蒂岡教會的電話,教會的重要人物逐個被叫醒,最后終于把教皇叫起來。要不是我們

憋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們還真以為是基辛格。雖然沒有跟教皇通上話,但實在是搞笑。

問:你們是怎么從藍盒子想到做個人電腦的?

這很自然。但是Mountain View有分時共享計算機,我們可以免費上機,但我們需要一個終端,買不起就自己動手設計制作。

這個終端是我們的第一件作品。Apple是這臺終端的擴展,它用微處理代替了后臺主機,就像是把兩個獨立的項目整合在一起。

一開始是做終端,然后才是Apple I,自己動手做完全是因為我們買不起。我們四處收集零件,全部手工制作,做一臺大概要40-80小時,

哪些小零件太難安裝了。后來周圍很多朋友也想要,雖然他們也能弄到零件,但他們不具備制作經驗和技能。我們只好替他們做,

這事占用了我們所有時間,于是我們想到制作印刷電路板,就是在鍍銅的玻璃纖維板兩面腐蝕出銅導線,采用印刷電路板,

只要幾小時就能做出一臺Apple I.我們打算把電路板以成本價賣給朋友,把錢賺回來。這樣皆大歡喜,我們也可以休息休息。

說干就干,我把大眾Microbus賣了,Woz賣了他的計算機,我們湊夠了錢,請朋友設計印刷電路板。電路板做出來后,賣了一部分給

朋友,我想把剩下的也賣了,把Microbus和計算機贖回來。我去了最早的計算機商店Mountain Veiw的字節商店。那是它藏在一家成人書店

里面,我見到了老板Paul Terrell,? Paul說“我預定50套”

我說“太好了” 但我要完全組裝好的計算機。我們之前完全沒想過,何樂而不為呢?我花了好幾天打電話聯系電子元件批發商,

告訴對方需要那些零件,我們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打算買100套零件,做好后以兩倍的成本價賣給字節商店50臺,剩下50臺

就是我們的利潤。我們說服批發商賒給我們零件,30天后還款。我倆就這樣懵懵懂懂地拿到了零件。Apple做好后,賣了50臺給字節商店。

第29天才收到賬款,第30天正好付清零件的錢。我們就這樣做起了生意,不過也碰到利潤危機。我們的利潤不是現金,而是堆在角落的50臺

電腦,我們不得不考慮如何實現利潤。我們想繼續尋找批發商,是不是還有其他計算機商店?我們打電話給全的計算機商店,

就這樣做起了生意。

記著:蘋果的第三位創始人是英特爾前高管MIke Markkula,我問Steve他是怎么入伙的?

當時我正在設計Apple II,對它充滿了期待。Woz希望增加彩色圖形界面,我希望.......當時有一大群硬件愛好者,他們自己組裝電腦,或者用我們的

主板,自己安裝電源,鍵盤等等。還有許多人是軟件愛好者,只想寫程序,就像我10歲剛剛接觸計算機那樣,所以我希望Apple II成為第一款

功能齊備的個人電腦,就算你不懂硬件也能輕松使用。這就是我對Apple II的基本設想,我找到了設計師,設計了所有細節,我們還打算使用

塑料機身,什么都想好了。可我們資金不足,還缺幾萬美元。于是我開始尋找風險投資,我找到Dom Valentine 他還來參觀了我的車庫,他說

我像人類的叛逆者,這話成了他的名言。雖然他不打算投資,但推薦了幾個人給我,其中就有MIke Markkula,于是我約了Mike,Mike以前是

英特爾的產品經理,他大概30歲離開英特爾,手里有原始股票。他靠股票期權賺了一百多萬,當時非常富有,他在家投資石油,天然氣之類的生意。

我感覺他想干一番大事業,我們倆聊得很投機,最后Mike答應投資。我說我們不光要錢,還希望你入伙,于是Mike成為了我們的合作伙伴。

他不僅給投資,還參與創業,我們就這樣起步了。

我們拿出Apple II的設計,召開新聞發布會,幾個月后Apple II首次在西海岸計算機展覽會上露面,

記著:情況怎么樣?

妙不可言,當時西海岸展覽會規模不大,但我們覺得已經很大了。我們在展臺上用投影展示Apple II和圖形界面。現在看有些簡單,但當時是PC上

最先進的圖形界面,我們出盡了風頭,批發商和經銷商蜂擁而至,進展非常順利。

記著:當時你多大?

21歲。

記著:你21歲有這么大的成功,可你從來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完全是憑直覺。你是怎么學會管理公司的?

在生意場多年,我發現一個現象。我做事前總問“為什么這么做”,可得到的答案永遠是“我們向來這樣做”,沒人反思為什么這么做,我給你舉個例子。

我們在車庫里組裝Apple1時,成本算的清清楚楚。可工廠生產Apple II時,財務部門用的是標準成本。每個季度估算標準成本,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于是我不斷追問,為什么要這樣做?得到的答復是,這是一貫的做法。6個月后我發現其實是因為無法精確計算成本。所以只能先估算,然后修正。根本

原因是信息管理系統不夠完善,但沒人承認這一點。后來設計Macintosh的自動化工廠,我們拋開這些陋習,做到了精確控制所有成本。

生意場上很多約定俗成的規定,我稱為陳規陋習,因為以前這樣做,所以就一直這樣做下去。所以你只要多提問多思考,腳踏實地工作。你很快就能學會經商,這不是什么難事。

記者:不是什么深奧的技術

不是

記者:最早接觸HP1900時,你談到自己編程的事。都是些什么樣的程序,用途是什么?

我舉個栗子,我們設計藍盒子時,寫了很多程序,用來處理繁瑣的計算工作。計算主頻,分頻之類的東西。還計算不同頻率的差錯率和容錯性。編程可以幫助

我們完成工作,它沒有明確的實用性。重要的事我們把它看作思考的鏡子,學習如何思考。我認為學習思考最大的價值在于.........所有美國人都應該學習編程,

學習一門編程語言。學習編程叫你如何思考,就像學法律一樣,學法律的人未必都成為律師,但法律叫你一種收款方式。同意,編程叫你另一種思考方式。

所以我把計算機科學看成基礎教育,是每個人都應該花一年時間學習的課程。

記者:我學了APL,很明顯它豐富了我的人生。

你有沒有覺得它交給你獨特的思考方式。

記者:其他語言也許更明顯些,我最先學得APL.顯然Apple II很成功,公司飛速發展,成功上市。你們都成了富翁,富有的感覺如何?

很有趣,我23歲擁有超過100萬美元資產,24超過一千萬,25歲超過一億。但這不重要,我不是沖著錢去的。錢是很棒的東西,它允許你做想做的事。

錢讓你實現哪些短期內看不到效益的創意,但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司,人才,產品,是產品帶給客戶價值。

所以我不太看重金錢,我從不出售蘋果的股票,我相信公司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記者:1979年喬布斯第一次拜訪建立與1979年的施樂Palo Alto研究中心。

同事一直慫恿我去施樂公司,看看他們在做什么。于是我去了,對方非常有友好地展示了他們的研究。他們展示了三個項目,但我完全被第一個項目吸引了,

另外兩個沒怎么看,還有一個是計算機網絡系統。當時他們已經有上百臺聯網的電腦,可以互發E-mail,也沒有吸引我。吸引我的是圖形用戶界面,那是我

見過的在我的生命中最漂亮的東西。雖然現在看來它還很粗糙,有瑕疵,但當時我們還看不出來,這個創意太棒了,他們做得很好。十分鐘,很快我就意識到,

所有計算機都應該變成這樣。我們可以爭論要多久后能實現,誰會是最后的贏家。但是沒人會質疑圖形界面是必然的發展方向。如果你當時在場,你也會這么想。

記者:Paul Allen也說過同樣的話,真有趣。

是的,顯而易見。

記者:聽說你去參觀了兩次,第二次你帶了些人去。對方是不是讓你們坐了冷板凳。

沒有

記者:有個女人說了些什么?

你是指什么?

記者:她說她負責向你們展示的圖形界面。起先她拒絕展示,大約僵持了3個鐘頭。這期間對方只好先帶你們參觀其他項目。

你是說他們不太樂意讓我們參觀。這個我一點都不知道,沒印象了。

記者:看來對方掩飾的很巧妙

對的,不過他們還是讓我們參觀了。還好他們讓我們參觀了,因為施樂后來被拖垮了.....

記者:為什么?怎么了?

對,怎么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認識John Sculley以后,我現在有了清晰的答案。是這樣,就像Sculley一樣,他以前在百事可樂工作,他們的產品可以數

十年不變,頂多更換一下可樂瓶子。所以產品部門的人說話沒什么份量。在百事公司誰最有發言權?是營銷部門的人,他們很容易甚至從而掌管公司。對百事來說,、

這不是件壞事。問題是壟斷科技公司也有這種情況,比如IBM和施樂。即便IBM和施樂的產品經理能做出更棒的產品,那又怎樣?這些已經壟斷市場的公司很難再提高業績。

要想提高業績還得依靠營銷部門,于是他們逐漸控制公司,而產品部門的人被邊緣化。公司就喪失了打造優秀產品的熱情和能力。(公司遺忘了什么意味著偉大產品的核心能力,是喪失產品的敏感度)。產品部門的功臣(天才們)慢慢被不懂產品的人排擠,后者通常缺少研發產品的技術和能力,而且也并非打心底愿意替客戶解決問題。

施樂公司就是這樣,施樂研究院的人私底下把管理層叫做粉墨腦袋,而這些管理層人員完全不明白為什么被嘲笑。這些粉墨腦袋壓根不知道計算機能做什么,

他們不過是碰巧趕上了計算機產業的順風車。施樂本來有可能規模擴大十倍,獨占整個行業,就像90年代的IM或微軟,不過都已經過去了,不重要了。

記者:確實,你提到IBM,IBM進入PC市場是不是對蘋果構成了威脅?

那當然,那時蘋果市值只有10億美元,而IBM大約是300億,確實令人膽寒。盡管IBM的第一款產品十分糟糕,但我們太輕敵了。我們忽略了很多人的利益與IBM捆綁在一起。

如果沒有這些幫助,IBM早就輸了。

IBM的確很高明,它建立了強大的同盟陣營,終于救了它一命。

記者:你從施樂研究中心找到了靈感,如何付諸行動呢?

我馬上召集身邊的骨干來實現這個創意,問題是從惠普跳槽來的幾個人不理解圖形界面,我跟他們大吵過幾次。他們覺得圖形界面就是在屏幕下方加上幾個按鈕。完全不明白比例字體和鼠標的重要性。我記得他們和我爭執不下,沖我大大嚷大叫,說什么研發鼠標至少要5年,成本不會低于300美元。把我搞煩了,我找到戴維可麗設計公司,對方90天后設計出了質量穩定的鼠標,成本只要15美元。我這才發現蘋果沒有足夠的人才來實現這個創意,核心團隊有這個力量,但許多從惠普跳槽來的員工不行。

記者:這涉及到職業分工的問題,每個人特長不同,不是嗎?

不,這不是擅長與否的問題。而是他們在犯糊涂,公司在犯糊涂。公司規模擴大之后,就會變的因循守舊,他們覺得只要遵守流程,就能奇跡般地繼續成功,于是開始推行嚴格的流程制度。很快員工就把遵守流程和紀律當作工作本身ibm就是這樣走下坡路的,IBM的員工是世界上最守紀律的,他們恰恰忽略了產品。蘋果也有這個問題,我們有很多擅長管理流程的人才,但他們忽略了產品本身。經驗告訴我,優秀的人才是那些一心想著產品的人,雖然這些人很難管理,但我寧愿和他們一起工作,光靠流程和制度做不出好產品。蘋果也有這方面問題,這些問題最終導致Lisa電腦失敗。Lisa是一款非常超前的產品,但它過于超前了,以致偏離了產品的宗旨。在這些從惠普跳槽來的人眼里,1萬美元的零售價不貴,但是市場和經銷商覺得這個價格太離譜了。Lisa的定位徹底背離了蘋果的企業文化,背離了公司形象,也背離了經銷商和消費者的期待。蘋果的老客戶根本買不起珍貴的產品,所以它失敗了。

記者:就如同你同John couch對領導權的爭奪一般?

是的,我輸了。

記者:為什么會起爭執?

我認為Lisa當時面臨困境,而且越陷越深,我沒能爭取到大多數高管的支持,所以我也無能為力,只能服從團隊的決定。我失敗了,那段時間我很消沉,但我很快意識到如果不振作起來,Apple 2會重蹈覆轍,應該盡快利用這些新技術,否則蘋果將止步不前,所以我組織了一個小組研發Mackintosh,就像是奉了上帝的旨意來拯救蘋果,其他人并不是這樣想,但事實證明我們做的沒有錯。在研發Mac的過程中,我越發覺得我們是在重建蘋果,我們大刀闊斧地改革,重新設計了生產線。我去日本參觀了大約80家自動化工廠,回加州建了世界上第一條生產計算機的自動生產線,我們采購了1萬6千顆最先進的微處理器。由于采購的數量巨大,價格不到Lisa的1/5,我們打算把Mackintosh打造成一款平價產品,可惜沒有成功,原定價格是2000美元,最終價格是2500美元。這款產品花了我們4年時間,搭建了自動化工廠和生產線,采用了全新的銷售渠道和營銷方法,我覺得我們干得很出色。

記者:是你在鞭策這個團隊,引導他們......你建立了團隊,而且負責鞭策和引導它。我們采訪過很多Mackintosh團隊成員,他們都提到你的工作熱情和獨特的想法。你如何處理工作的輕重緩急,你覺得什么對產品最重要?

團隊是我建立的。我離開蘋果后,發生了一件幾乎毀掉蘋果的事,John sculley有個嚴重的毛病,我在其他人身上也見到過就是盲目樂觀!以為光憑創意就能取得成功,他覺得只要想到絕妙的主意,公司就一定可以實現。問題在于優秀的創意與產品之間隔著巨大的鴻溝,實現創意的過程中,想法會變化甚至變得面目全非。因為你會發現新東西,思考也更深入,你不得不一次次權衡利弊,做出讓步和調整,總有些問題是電子設備解決不了的,是塑料,玻璃材料無法實現的或者是工廠和機器人做不到的。設計一款產品,你得把五千多個問題裝進腦子里,必須仔細梳理,嘗試各種組合,才能獲得想要的結果。每天都會發現新問題,也會產生新靈感,這個過程很重要。無論開始有多少個絕妙的主意,我一直覺得團隊合作就像是.......我小時候,街上住著一位獨居老人,他大概80歲,看上去兇巴巴的,我認識他,我想讓他雇我幫他修剪草坪,有一天他說,到我車庫來,我給你看點東西,他拖出一臺布滿灰塵的磨石機,一邊是馬達,一邊是研磨罐,用皮帶連著,他說跟我來,我們到屋后見了些普通的石頭,我們把石頭倒進研磨罐,加上溶劑和沙礫。他蓋好蓋子,開動電機,對我說明天再來。磨石機開始研磨石頭,第二天我又去了。我們打開罐子,看到了打磨得異常圓潤美麗的石頭。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石頭就像這樣互相摩擦著,互相碰撞,發出噪音,最終變成了光滑美麗的石頭。我一直用這件事比喻竭盡全力工作的團隊,正是通過團隊合作,通過這些精英的互相碰撞,通過辯論,對抗,爭吵,合作,互相打磨,研磨彼此的想法,才能創造出美麗的石頭。這很難解釋,但顯然并不是某個人的成就,人們喜歡偶像,大家只關注我,但為Mac奮斗的是整個團隊。

我以前在蘋果就發現一種現象,很難表達出來,更像是一種感覺,生活中多數東西,最好與普通之間的差距不超過兩倍,比如紐約的最好的出租車司機與普通的,最好與普通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呢?20%?最棒的cd機與普通的差距2倍,這種差距很少超過2倍。但是在軟件行業,還有硬件行業,這種差距可能超過15倍,甚至100倍.....這種現象很罕見。能進入這個行業,我感到很幸運,我成功得益于發現許多才華橫溢,不甘平凡的人才,而且我發現只要召集到5個這樣的人,他們就會喜歡上彼此合作的感覺,前所未有的感覺。他們會不愿意與平庸者合作,只招聘一樣優秀的人,所以只要找到精英,他們自己會擴大團隊。Mac 團隊就是這樣,大家才華橫溢,都很優秀。

記者:但有人說他們再也不愿意為你工作了。

嗯的確,大多數人認為那是他們這輩子最辛苦的日子,有些人覺得那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但沒有人否認,那是這輩子最難忘,最珍貴的經歷。

記者:沒錯

只是有些人無法長時間忍受這樣的工作。

記者:你說別人工作很爛時,想表達什么?

嗯,就是他們干的很爛。有時時我認為你干的很爛,也許我錯了。一般是說他們的工作不合格。

記者:bill Atkinson 說這話的真正含義是,我聽不懂,請在解釋一遍。

哈哈,不是的,我不是這個意思。與優秀自信的人合作,不用太在乎他們的自尊。大家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沒人負責一塊很具體的任務,。如果他們的工作不合格,你要做的無非是提醒他們,清晰明了地提醒他們恢復工作狀態,同時不能讓對方懷疑你的權威性,要用毋庸置疑的方式告訴他們工作不合格。這很不容易,所以我總是采取最直截了當的方式。有些同事覺得這種方式很好,但有些人接受不了。我是那種只想成功,不在乎是非的人。所以無論我原來的想法多么頑固,只要反駁的人拿出可信的事實,5分鐘內我就會改變觀點。我就是這樣,不怕犯錯。我

經常承認錯誤,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只做對的事。

記者:蘋果為什么研發桌面印刷,Mac(殺手锏)最受歡迎的應用?

我們是全美第一個試用佳能激光打印引擎的公司,早在惠普和Adobe之前,我們就已經把它用在Lisa上了。但后來我聽說有人在施樂的車庫里鼓搗

類似的玩意。我去參觀發現他們比我們做得更好,他們打算成立一家硬件公司,生產打印機。我勸他們成立一家軟件公司,就是Adobe,兩三周后我撤銷了蘋果內部的互聯網項目。有些人恨死我們了,但還是撤銷了。蘋果和Adobe達成協議,買下了他們19.9%的股份,然后買下佳能的激光打印引擎,自己開發印刷驅動軟件。接著從Adobe購買排版軟件,激光打印機就這樣面市了。除了,Mac團隊,沒人看好這款打印機,他們覺得一臺打印機定價7000美元太貴。可他們忘了客戶可以通過Apple talk 共享打印機。雖然他們知道這個功能,但看不到它的潛力,畢竟他們對Lisa糟糕的市場表現記憶猶新。我們堅持上馬打印項目,得罪了不少人。第一臺激光打印機就這樣面市了,我離開時,Apple是世界上最大的激光打印公司。只過了3-4年惠普就追上來了,真可惜。

記者:你遇見到了桌面印刷的前景嗎,還是顯而易見?

是的,我預見到了。但是同時我還想推廣網絡辦公,所以1985年發布新產品時,我犯了這輩子最大的營銷錯誤。

我們發布了mackintosh office辦公系統,其中包括桌面出版。當時應該集中力量推桌面印刷,而不是所有功能一起上。

記者:1985年喬布斯被CEO John? sculley排擠,離開了蘋果。說說你離開蘋果的情況?

很痛苦,我都不愿意聊這事。怎么說呢,我招錯了人。

記者:你是說sculley?

是的,他毀了我他毀了我為之工作十年付出的心血。他逼我離職,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如果蘋果能按我的設想發展,我會很開心。

他僥幸登上了一艘正要發射的火箭,他還以為自己造了火箭。輕率的改變火箭的飛行軌道,結果箭毀人亡。

記者:可以在Mackintosh時期,你倆總是一起出現在媒體上,幾乎形影不離。后來怎么會產生矛盾呢?

沒錯,1984年IT行業進入蕭條期,銷售業績大幅下降,john開始驚慌失措,這時蘋果正好群龍無首。各部門負責人都很強勢,互不相讓。我管理mackintosh部門,有人管理Apple II部門。還有些部門瀕臨倒閉,比如存儲部門。公司百廢待興,市場疲軟又進一步激化了公司的內部矛盾,大家各自為陣。董事會對業績很不滿意,john的職位岌岌可危。那時我發現john有一種強烈的自救本能,有人曾提醒我百事前總裁絕非善茬,他說的沒錯。John把一切的錯誤歸咎到我頭上,我們因此反目。董事會信任john,所以我被掃地出門。

記者:所以是因為你們兩有不同的看法?我想問的是,你當時的愿景是什么?

哦不是,因為John根本沒有自己的看法。這不是愿景的問題,而是執行力的問題。我認為蘋果應該有一位強勢的領袖,團結各部門。Mac才是蘋果的未來,應該削減Apple II的項目開支,加大對Mac的投資力度。John的想法使保住他的職位,1985年蘋果處于一種癱瘓狀態。我那時才30歲,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管理公司,我擔心自己無法管理20億資產的公司,可惜John也沒有,總之他們說沒有適合我的位置,太悲劇了。

記者:像是流放西伯利亞?

是的,他們完全可以讓我留下,我申請過成立研發部門,每年給我幾百萬預算,網羅優秀人才干一番大事業,他們拒絕了我的申請。

記者:真可惜。

我被趕出自己的辦公室,再聊下去我會發狂。但這還不是最糟的,畢竟公司是大家的,不是我的。最糟糕的是蘋果的企業文化在隨后的幾年里被毀了。

記者:你怎么看蘋果的現狀?注意當時是1995年,是喬布斯重返蘋果的前一年,蘋果收購NEXT之后,他馬上賣掉到手的蘋果股票。

蘋果正在衰落,非常痛苦的衰落,原因在于,你知道當我離開蘋果時,蘋果領先業界整整10年,微軟10年后才趕上我們,他們能趕上的原因是蘋果止步不前。今天的Macintosh與10年前幾乎沒有區別。蘋果每年的研發費用數千萬,累計超過50億。有什么效果,我沒看到。他們不懂如何利用新技術,不懂如何創造新產品,優秀的員工被困在家里,束手無策。因為缺少有眼光的管理者,所以蘋果在各個方面落后了,包括市場份額,產品優勢已經被微軟趕超。現在只剩下老用戶,數量還在遞減。老用戶的效益還能撐幾年,但是逐年減少,很糟糕,我看不到挽回的希望。

記者:你覺得微軟怎么樣?它的處境有點像福特?肯定不是凱迪拉克,也不是寶馬,他們干的怎么樣?

微軟起家全靠IBM,比爾聽到我這么說肯定會生氣,但這是事實。比爾和微軟抓住了機會,創造了更多機會。人們忘了微軟在1984年之前根本不做應用軟件,那時是lotus的天下。微軟確實很有膽量,冒險為Mac編寫應用程序。剛開始他們的應用非常差,但他們不斷改進,最終占領了Mac的應用市場。然后借助Windows這塊跳板,打開了PC市場的大門,現在他們已經占領了pc市場。我覺得他們有兩大優勢:

首先,擅長捕捉機會。其次,像日本人一樣鍥而不舍。他們起家全靠跟IBM合作,但他們很擅長利用機會,這一點我很佩服。

微軟唯一的問題是沒有品位,完全沒有品位可言。

只會一味的模仿,產品缺少文化和內涵。

為什么這很重要?比如字體的靈感來自字體設計和精美書籍,如果沒有Mac,微軟永遠不會想到這些。讓我難過的并非微軟的成功,我一點也不嫉妒他們。基本上他們的成功是靠勤奮工作換來的,我難過的是他們做得是三流的產品。他們的產品沒有靈魂和魅力,太平庸,更讓人難過的是用戶居然毫無察覺。但活著是要追求最好,極致并分享給同類的。這樣人類才能共同進步,學會欣賞更美的東西。微軟不過是另一個麥當勞,這才是我難過的原因。不是因為微軟贏了,而是因為微軟的產品缺少創意。

記者:你打算改變這種局面嗎?Next有什么計劃?

暫時沒有。Next太小了,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無能為力。

記者:接著我們聊了Next他正在經營的公司。Next被蘋果收購后,很快成為Mac OS10的研發主力。

你大概沒興趣聽我聊Next吧。

記者:不,我想聽。

好吧,我直接說Next目前在做什么吧,很顯然,計算機產業創新要靠軟件。但長久以來,軟件開發方式沒有本質變化,20年沒變,不但沒變化,反而越來越糟。Mocintosh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難度,這是一項創舉。但增加了程序員工作難度,軟件開發越來越復雜。軟件正在向各行各業滲透,成為更重要的商業競爭武器。MCI與AT&T十年來的競爭就是最好的例證。MCIzz做了什么?不過是率先采用了客戶賬的軟件。18個月內就搶走了AT&T數百萬美元的市場份額,AT&T并非毫不知情,可就是搞不定軟件,軟件正在釋放不可思議的力量。新的軟件產品和軟件服務將改變我們的社會。我們借鑒了施樂PARC的另一項研究成果,也是1979年看到的,當時只是了解一點皮毛,這項研究叫做面向對象編程。Next已經將其商業化,成為最大的供應商。它可以將軟件開發速度提高十倍,而且質量更好,這就是n目前做的事。公司有300人,資產5000-7500萬美元。

記者:你怎么看未來10年的技術發展趨勢?

我看好互相網和web,軟件行業正在發生兩件激動人心的事,一個是面對對象編程,另一個是web。web將實現我們盼望已久的夢想。計算機不再僅僅充當計算工具,開始承擔通信功能。可喜的是微軟還沒有發現這一點,創新的機會還很多。web將深刻的改變我們的社會,你知道美國有15%的商品是通過電視購物銷售的,電視購物很快會被web取代,網絡銷售的潛力巨大。網絡將成為最直接的銷售渠道,而且網絡上大公司和公司看起來沒有區別。如果將來回顧計算機發展歷史,web技術必然成為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潛力很大,會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入計算機行業,非常巨大。

記者:你們正在開發.....

不僅是我們,web為IT行業開啟了新的大門。

記者:放在5年前,誰能想到呢?

沒錯,多么奇妙的行業!

記者:我想知道Steve的工作熱情來自哪里?是什么在激勵他?

我小時候讀過《科學美國人》雜志的一篇文章,雜志上比較了地球不同物種的移動效率。比如熊,猩猩,鳥類,魚類等,計算它們每移動一公里消耗的熱量,還有人類。最后禿鷲贏了,它的移動效率最高。人排在倒數幾位,但雜志特地測量了人類騎自行車的效率,結果遠遠把禿鷲甩在后面。。。遙遙領先,這篇文章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人類擅長發明工具,工具賦予我們奇妙的能力。蘋果以前有一條廣告:計算機是思想的自行車。我堅信如果將來回顧人類歷史,計算機將是人類偉大發明之一。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在硅谷參與這項發明。

這就好比畫幾何向量,開始時失之毫厘,結果會謬以千里。我們剛剛起步,只要找對方向,以后會非常順利。我們已經嘗試了幾次,結果讓人非常滿意。

記者:你是怎么知道哪個方向是正確的?

最終得由你的品位來決定,你要熟悉人類在各種領域的優秀成果,嘗試把它們運用到你的工作里。畢加索說過:拙工抄,巧匠盜。我從來不覺得借鑒別人的創意可恥。我們團隊里有音樂家,詩人,藝術家,動物學家,歷史學家,這些人也懂計算機,所以mocintosh團隊才這么出色。如果沒有計算機,他們會在其他領域創造奇跡,大家各自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識。團隊因此吸收了各個領域的優秀成果,否則的話,它可能是一款非常狹隘的產品。

記者:你是一個嬉皮士,還是書呆子?

如果必須二選一,那我選嬉皮士。我所有同事都屬于嬉皮士。

記者:真的嗎?為什么?你有意招聘嬉皮士嗎?他們吸引你?

真的。你覺得什么是嬉皮士?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對我來說.......60-70年代嬉皮士運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些活動就在我家后院舉行,嬉皮士運動啟發了我,有些東西是超越日常忙碌的生活的。生活不僅僅是工作,家庭,財產,職業,它更豐富,就像硬幣還有另一面。雖然大家嘴上不說,但在生活的間隙,尤其是在不如意的時候,我們都能感受到某種沖動。許多人想找回生活的意義,它是什么?有人去流浪,有認去印度神廟里找答案。嬉皮士運動大概就是這樣,他們想尋找生命的真相。生活不應該是父母過得那樣,當然后來運動太極端了。但他們的出發點是可貴的,正因為這種精神,有認寧愿當詩人也不愿做銀行家。我很欣賞這種精神,我想把這種精神融入產品里。只要用戶使用產品,就能感受到這種精神。m團隊的用戶真心得喜歡我們的產品,在此之前,你很少聽人說真心喜歡商業產品,但你可以從m中感受到某種奇妙的東西。

我覺得優秀的同事都不是為了計算機而工作,而是因為計算機是傳達某種情感的最佳媒介,他們渴望分享,你理解嗎?

記者:當然。

如果沒有計算機,我們可能會從事其他行業,是計算機讓我們這些從小接觸它的人走到了一起,計算機就是我轉達情感的媒介。

記者:采訪結束后的一年,喬布斯將next出售給了蘋果公司。之后的一年,喬布斯重新掌管了蘋果公司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835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76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730評論 0 380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11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73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6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30評論 3 443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8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3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4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25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75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7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84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53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51評論 3 394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1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