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喬布斯傳》讀書筆記之一——蘋果前的喬布斯

寫在讀書筆記前

2013年1月,我生下了我的兒子,雖然在他在我肚子里扎根以前和扎根以后到出生以前,出現(xiàn)了很多跌跌撞撞、悲歡離合甚至歇斯底里的事情,可是小朋友還是正常出生了。我躺在手術室,聽到我的麻醉師說,你從事的工作是不是需要長期坐著?我看你脊椎的骨頭與骨頭之間離得好近,針扎進去都很難。 我說,是的。打麻藥那個過程確實很疼,腰背疼得厲害,后來有跟其他剖腹產(chǎn)的寶媽們聊過,她們說打麻藥的過程中完全無感。我沒料到我會因為羊水渾濁剖腹產(chǎn),也沒料到我的麻醉師會是個男的。我的產(chǎn)科大夫是那家婦幼保健醫(yī)院數(shù)一數(shù)二的老手,所以在我覺得進手術室不到五分鐘的時候,我聽到嬰兒啼哭的聲音,我有些恍惚,可是當一個熱乎乎的柔軟的小屁股貼到我的臉上的時候,我真實地感受到,我的孩子,他降臨了。我就這樣,稀里糊涂,好像由一個女孩變成了一個人母。不過,事實證明,其實我也并沒有履行好一個母親的職責,至少在我現(xiàn)在的記憶里。我的孩子,是上天賜給我的一份禮物,而他,也同時是我的朋友,他給予我的,遠遠要大于我給他的。

小朋友降臨后,更多我之前沒有預料和計劃過的事情發(fā)生,坐月子那幾個月,我也不知道是否因為產(chǎn)后抑郁的影響還是其他,我流了無數(shù)的淚水。懷孕后身體bolloolling,我卻一直天真地以為孩子一出生我就可以回到懷孕以前清瘦的身材,所以在2012年的雙11我在凡客官網(wǎng)(因為之前買過一雙鵝黃色齊膝的雪地靴,穿著它的我在冬天雪地上無比的炫目,所以對凡客有了無限的好感。不過后來再沒買到過這款或這型靴子)買了很多M號的衣服,其中有加價1元可以買到蘋果老大喬布斯的自傳《斯蒂夫.喬布斯傳》(《Steve Jobs》),我知道他沒去世多久。 于是,伴隨著那無數(shù)證明我不能馬上就穿上的衣服,我收到了這本書,而顯然,這本書,是我為我的孕期和寶媽生涯唯一能用上的東西。

所以,500多頁的書,陪伴了我坐月子的那兩個月。因為人文名和公司名稱太長,并不能分清誰是誰,但我由一開始的看不太下去,到后來的都舍不得放下書本去吃飯,再到扔下碗筷迫不及待地想要打開書本。就這樣,我酣暢淋漓地把那本書看完了。

我向來是個看完書或電影不太記得甲乙丙丁卯的人,我只能從書里抽象出一種感覺,而那種感覺與我融為一體。雖然書看完了,可是我不記得喬布斯太多的生平,不記得他的開始和過往,只記得看完這本書,我無限地喜歡上喬布斯,至于具體喜歡他哪點,我似乎也不能總結出來,我唯一能記住的是那話,stay hungry,stay foolish. 這句話也是我時至今日微信的簽名。

今年清明節(jié),兩個初中時最好的閨蜜來看我,我們坐在那家現(xiàn)場爵士樂唱得爛得要頂?shù)木瓢衫铮渲幸粋€問我,這幾年一直這么忙,馬不停蹄還偶爾通宵達旦的,是什么讓你堅持到現(xiàn)在的?也許是借著那杯瑪格麗特,也許是借著最近一個項目順利完成的經(jīng)驗,我一下侃侃而談,談到我們的酒喝完,搭車回來的路上,比如,我發(fā)現(xiàn)了每個人身上的優(yōu)缺點,去激勵和引導他們;我目標導向,而且自信地認為這個目標一定可以達成,當我很自信地這樣認為的時候,大家就都這樣認為了,而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個體的情緒就不是我最關注的事情了;比如我會比以前包容,不會拿對自己的要求去對待其他人,允許他們犯錯,充分授權等等......閨蜜這些年的外貿生意小有成就,她也在不斷進步和學習,參加了不少課程,她把她學到的那一套一下搬到我身上,她聽得很起勁,興致勃勃地說,我是ISTP類型的人,喬布斯就是這種類型,她說她是相反的那一類人。我們已經(jīng)好幾年沒見,她善于思考,她問我,我現(xiàn)在的思維方式是怎么形成的,我們大概歸了幾類,一,這幾年對佛法的接觸,讓我有了更包容的心;二,我的朋友tony對我的情緒上的訓練;第三,我也記不清了......

我反過來想,我到底是什么類型,我這幾年也在摸索自己的風格,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樣類型的人。既然閨蜜說到喬布斯,我突然又想把喬布斯傳再看一次,這次,我看得比以前認真,我想記錄一些讀書筆記,去記錄和找尋喬布斯是怎樣成長為喬布斯的。

在這之前,我想摘段書里面喬布斯從印度回來后他后來的感想,我很喜歡的片段:

我回到美國之后感受到的文化沖擊,比我去印度時感受到的還要強烈。印度鄉(xiāng)間的人與我們不同,我們運用思維,而他們運用直覺,他們的直覺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要發(fā)達得多。直覺是非常強大的,在我看來比思維更加強大,直覺對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西方的理性思維并不是人類先天就具有的,而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它是西方文明的一項偉大成就。而在印度的村子里,人們從未學習過理性思維。他們學習的是其他東西,在某些方面與理性思維同樣有價值,那就是直覺和經(jīng)驗智慧的力量。

在印度的村莊待了7個月后再回到美國,我看到了西方世界的瘋狂以及理性思維的局限。如果你坐下來靜靜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靈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靜下來,那情況就會更糟,但是時間久了之后總會平靜下來,心里就會有空間讓你聆聽更加微妙的東西——這時候你的直覺就開始發(fā)展,你的看事情會更加透徹,也更能感受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你的心靈逐漸平靜下來,你的視界會極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東西。這是一種修行,你必須不斷練習。

禪對我的生活一直有很深的影響。我曾經(jīng)想過要去日本,到永平寺修行,但我的精神導師要我留在這兒。他說那里有的東西這里都有,他說得沒錯。我從禪中學到的真理就是,如果你愿意跋山涉水去見一個導師的話,往往你的身邊就會出現(xiàn)一位。


喬布斯的童年

1955年2月24日,喬布斯出生,生父母當時還在上研究生,幾經(jīng)兜轉,被保羅夫婦領養(yǎng),取名“史蒂夫.保羅.喬布斯”。保羅是高中退學生,二戰(zhàn)后從海岸警衛(wèi)隊退役,后來主要從事機械師和二手汽車商工作,性格寧靜又溫和(這些特質被喬布斯贊揚,但不是仿效),堅決果斷,但從來都沒有學會卑躬屈膝和圓滑詭詐,他擅長討價還價,因為他清楚每個零件的合理價格。喬布斯眼里,父親設計感很好,對手工技藝非常專注,追求完美,即使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他也會很關心。當保羅向喬布斯展示他做的柜子和柵欄背面的時候,他強調背面制作好也十分重要,盡管這些地方人們是看不到的。父親的討價還價和對于技藝的態(tài)度,被喬布斯后來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六七歲時喬布斯知道自己是被領養(yǎng),被街對面女孩說他的親生父母不要他,他哭著回來,保羅夫婦放滿語速向他重復“我們是專門挑的你”。被遺棄和被選擇成為了喬布斯的一部分。

喬布斯童年居住的房子由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約瑟夫.埃奇勒(Joseph Eichler)建造,他的公司在1950-1974年間,在加州的各個地區(qū)興建了超過1.1座房屋,受弗蘭克.勞愛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適合美國普通百姓的簡單現(xiàn)代之家”這一設想的啟發(fā),“他造的房子整潔漂亮,價格低廉,質量優(yōu)秀。他們把干凈的設計和簡潔的品位帶給了低收入人群。房子本身有很棒的小特色,比如地板下安裝了熱輻射供暖設施。鋪上地毯,躺在上面,溫暖舒適”。喬布斯對埃奇勒建造的房屋的欣賞,給他埋下了為大眾制造設計精良產(chǎn)品的熱情的種子----把很棒的設計和簡便的功能融入產(chǎn)品中,而且不會太貴。

小學期間,喬布斯聰明而任性,不服從權威,不斷惹麻煩,他開始展現(xiàn)出性格中的多面性,敏感又偶爾遲鈍,易怒而又超然。但他四年級時,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圣人之一-----泰迪老師,她“收買”他,在做對大多數(shù)數(shù)學題后給他棒棒糖,幫他弄些小工具,讓他可以做些打磨鏡頭制作相機之類的事情。泰迪看到了喬布斯的聰明和特殊,她喜歡展示當年班級在“夏威夷日”拍的一張照片:那天喬布斯出現(xiàn)的時候沒有按要求穿夏威夷衫,但在照片中,他穿著一件夏威夷衫坐在前排中央。原來,他成功說服另一個孩子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了他。看來,喬布斯的說服能力是小時候就開始有了。


青少年喬布斯

在家園高中的最后兩年,喬布斯的心智快速發(fā)展,他沉浸在極客的電子世界中,又喜歡文學和創(chuàng)造性的嘗試。他開始聽很多音樂,閱讀科技以外的書,例如莎士比亞、柏拉圖的作品,他最愛看的《李爾王》、《白鯨》(后來我看了電影版的白鯨,劇情有點讓我不知所措,也沒有被打動。如果100分是滿分的話,我頂多給這部電影打59分,但是亞哈船長確實固執(zhí),也許每個人的關注點不一樣,也許喬布斯只是被其中的某點打動了吧,又或者電影沒有把書籍里的心態(tài)刻畫得那么好)和迪蘭.托馬斯(Dylan Thomas)的詩作。而李爾王和白鯨里的主人公亞哈船長是文學作品中最固執(zhí)、最執(zhí)著的角色。

高中時,喬布斯碰巧與一個本校的畢業(yè)生——斯蒂芬.沃茲尼亞克(Stephen Wozniak)——成了朋友,他們是奇特的一對。沃茲一直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并因為在班上展現(xiàn)出的杰出才能而成為全校的傳奇人物。他的弟弟曾經(jīng)和喬布斯一起參加過游泳隊,而他本人比喬布斯大了將近5歲,對電子學的了解也遠超喬布斯,但從情商以及社交方面的能力來說,他依然是個高中生極客。沃茲的父親是加州理工學院工程系的杰出畢業(yè)生,后來成為洛克希德公司的火箭專家,設計導彈制導系統(tǒng),他崇尚工程學并且瞧不起那些從事商業(yè)、市場或銷售的人,他還教給沃茲極端的誠實,絕不撒謊。

1970年秋天,喬布斯和沃茲第一次見面,被認為是繼32年前休利特走進帕卡德的車庫之后,硅谷歷史上意義最重大的一次車庫會面。兩人在他們共同的好朋友比爾家門前的人行道上坐了很久,分享彼此的故事---大多是關于他們搞的惡作劇,還有各自做過的電子設計。沃茲后來說:“我們有如此多的共同點。一般來說,我很難向別人解釋清楚我做的設計,但斯蒂夫一下子就聽明白了。我喜歡他。他瘦巴巴的,但是充滿了活力”。喬布斯也印象深刻,他說:“沃茲是我見過的第一個比我還懂電子學的人。我立刻就喜歡上他了。我比自己的真實年齡要顯得更成熟,而沃茲正相反,我們拉平了。沃茲非常聰明,但情商方面卻像是我這個年齡的人。”除了對計算機的興趣,兩人還都熱愛音樂。那時候是音樂的鼎盛時期,就好像貝多芬和莫扎特還活著一樣。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沃茲讓喬布斯迷上了鮑勃.迪倫(Bob Dylan

1972年下半年,喬布斯來到里德學院,盡管里德學院有著嬉皮士的氛圍,但也有非常嚴格的課程要求,學生需要閱讀《伊利亞特》這樣的作品,還要研究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美越戰(zhàn)爭的結束和逐漸平息的征兵熱潮及政治激進主義,學校許多宿舍的臥談會主題都已換成對自我實現(xiàn)的興趣。喬布斯深受一系列關于精神和啟蒙的書籍影響:

尤其是拉姆.達斯導師(Baba Ram Dass)(本名理查德.阿爾珀特(Richard Alpert))的《此時此地》(Be Here Now),

還有鈴木俊隆(Shunryu

Suzuki)的《禪者的初心》(Zen MindBeginner's Mind),

帕拉宏撒.尤伽南達(Paramahansa Yogananda)的《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Autoubiography of a Yogi),

理查德.莫里斯.比克(Richard Maurice Bucke)的《宇宙的意識》(Consmic Consciousness),

丘揚創(chuàng)巴(Choyam Trungpa)的《突破精神唯物主義》(Cr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

弗朗西絲.摩爾.拉佩(Frances Moore Lappe)的《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Diet for a Small Planet),

阿諾德.埃雷特(Arnold Ehret)的《非黏液飲食治療學》(Mucusless Diet Healing

System)。

受這些書籍的影響,素食主義與佛教禪宗,冥想與靈性,迷幻藥與搖滾樂,電子極客,在喬布斯身上以一種近乎瘋狂的方式體現(xiàn)。他開始意識到,基于直覺的理解和意識,比抽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更為重要。然后,他的激情讓他很難實現(xiàn)真正的涅槃;內在的平靜、內心的平和或者說為人的圓潤這些禪修者的特質,并未在他身上有所顯現(xiàn)。他后來回憶說“我當時身處一個神奇的時代,提升我們覺悟的是禪宗,還有迷幻藥。使用迷幻藥是一段意義非凡的經(jīng)歷,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迷幻藥讓你看到硬幣的另一面,當藥效退去之后你就記不清楚了,但你知道有這么一回事。它讓我更清楚什么是重要的----創(chuàng)造偉大的發(fā)明,而不是賺錢。應該盡我所能,將此生放回歷史和人類思想的長河。”

喬布斯很快厭倦了大學生活,但他喜歡待在里德學院,只是不想去上那些必修課,把作為工薪階層的養(yǎng)父母辛苦省下來的花在了“根本不值那么多錢的教育”上讓他有了負罪感,他申請了停學,校方竟然容忍了一切。在停止交學費后,他不用再去上那些不感興趣的必修課,但教導主任杰克.達德曼(Jack Dudman)還是允許他旁聽課程,并且可以繼續(xù)待在宿舍和朋友們在一起。喬布斯去旁聽了一門書法課,因為他注意到校園里的大多數(shù)海報都畫得很漂亮,他說“我學到了襯線字體和無襯線字體,怎樣在不同的字母組合間調整其間距,以及怎樣作出完美的版面設計。這其中所蘊涵的美、歷史意味和藝術精妙之處是科學無法捕捉的,這讓我陶醉。”事實證明,這門書法課意義非凡,如果沒有它,蘋果后來的麥金塔計算機里絕不會有那么多字形以及間距安排合理的字體。在他后來所有的產(chǎn)品中,科技必定與完美的設計、外觀、手感、精致、人性化甚至是浪漫結合在一起的,他是追求友好圖形用戶界面的先鋒。

在學院里,他會拿汽水瓶去換零錢,每個周日去哈雷.克里希納寺吃免費的素食;需要錢的時候,就去心理學系的實驗室,維護那些用于動物行為實驗的電子設備。他后來說“我從來沒有為我錢擔心過。我成長在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所以我從沒擔心過會挨餓;我在雅達利公司的時候,意識到自己是個還不錯的工程師,所以我知道自己肯定可以維持生計;我讀大學和在印度的時候,自己選擇了過苦日子,后來盡管我開始工作了,但我還是過著十分簡單的生活。我經(jīng)歷過極度貧窮,那種感覺很美好,因為我不用為錢擔憂,后來我變得特別有錢了,還是不用為錢擔心。我看到蘋果公司的一些人,大賺一筆后就覺得自己要過不同的生活。他們買下勞斯萊斯汽車和許多房子,每所房子都有個管家,然后再雇一個人管理所有的管家。他們的妻子去做整形手術,把自己變得稀奇古怪。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這太瘋狂了。我答應過自己,不會讓錢毀了我的生活。”

在里德學院期間,他認識了羅伯特.弗里德蘭(Robert Friedland)——少有的能以自己的魅力蠱惑到喬布斯的人。弗里德蘭身上的氣場很強,極富魅力,也會騙人,可以讓事態(tài)屈從于他的超強意志;他很機智,充滿自信,還有一點獨斷專行。喬布斯吸收了弗里德蘭身上一些獨具魅力的特質,學會了怎樣讓自己成為焦點,怎樣銷售產(chǎn)品,怎樣與別人交往,怎樣展現(xiàn)自我,怎樣控制局面,他身上的羞澀開始逐漸褪去,他還學會了后來在每一代蘋果產(chǎn)品出來過程中他的現(xiàn)實扭曲力場。


雅達利

1974年2月,在里德學院晃蕩了18個月之后,喬布斯成為了游戲制造商雅達利公司(Atari)的第一批50名50名員工之一。當時雅達利很多員工都無法與喬布斯共處,認為他是個該死的有體臭的嬉皮士。喬布斯堅信,他以水果為主的素食習慣不僅會消除黏液,還能去除他的體味,即便他不用香體劑,也不常常洗澡,但很明顯事實并非如此。他還常常肆無忌憚地稱別人為“蠢貨”。

雅達利的創(chuàng)始人是高大健壯的企業(yè)家諾蘭.布什內爾(Nolan Bushnell),一個充滿魅力、能說會道的夢想家,他有一項能力----是弗蘭里德也具有的,喬布斯日后也學會了的----就是將個人魅力轉化為水浮力,通過個性的力量進行勸誘、脅迫以及扭曲事實。布什內爾夸大事實的本事以及按自己規(guī)則辦事的意愿影響了喬布斯。布什內爾在某些方面稱得上是喬布斯的導師,布什內爾也同意這一說法,“企業(yè)家身上又一種很難描述的氣質,我在喬布斯身上看到了那種氣質。他感興趣的不僅僅是工程,還包括商業(yè)方面的一些東西。我教他,如果你表現(xiàn)得好像你能做某件事,那就能期到作用。我告訴他,裝得好像你掌控了一切,別人就會以為你真的掌控了一切。”

盡管喬布斯很傲慢----或者正是因為他的傲慢----他獲得了雅達利老板的青睞,布什內爾后來回憶說“喬布斯比與我公事過的人更加有哲學氣質,我們曾經(jīng)討論過自由意志和宿命論的比較。我傾向于認為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我們的人生都是被規(guī)劃好的。如果有足夠的信息的話,我們可以預知一個人的行動。他的觀點與我正相反。他認為意志的力量可以改變現(xiàn)實。”

喬布斯有天和朋友開著自己的車去弗里德蘭的蘋果農場,他堅持讓他的朋友開上一段路,盡管她根本不會開手動擋的車。當開到開闊的路上之后,他讓她坐在駕駛座上,他負責換擋,直到時速達到每小時55英里,然后他開始放迪倫的磁帶《路上的血跡》(Blood on the Tracks),他把頭枕在她的膝蓋上,睡著了。她后來說,“喬布斯的態(tài)度就是他什么都會做,因此你也要什么都會。他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我手里,這讓我做到了以前我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這就是日后成為喬布斯“現(xiàn)實扭曲力場”個人魅力的美好的一面。如果你相信他,你就能做出事情,如果他認為某件事情應該發(fā)生,那他就會盡力讓它發(fā)生。

1975年夏末的一天,布什內爾把喬布斯叫進辦公室,畫了個草圖,計劃開發(fā)《乒乓》的單機版本,如果使用的芯片少于50個,那么沒少一個,就會有一筆獎金。喬布斯找來了沃茲,并且4天里完成了任務,而且沃茲只用了45塊芯片,喬布斯給沃茲分了基本薪酬的一半,而獨吞了節(jié)省的5枚芯片得到的獎金。

雅達利的經(jīng)歷幫助喬布斯完成了他走上商業(yè)和設計道路的入門課,他很欣賞雅達利開發(fā)的游戲的簡單性。游戲沒有使用手冊,簡單到即便是一個喝醉酒的初學者也能很快上手,雅達利的《星際迷航》游戲僅有的說明就是“1.投入硬幣;2.躲開克林貢人。”

在雅達利工作期間,喬布斯去了印度,去尋找自己的導師,在印度待了7個月后回國。他對東方精神、印度教、佛教禪宗以及探尋個人啟蒙的濃厚興趣,并不僅僅是一個19歲青年的心血來潮。縱觀他的一生,他追隨并遵循著東方宗教的許多基本戒律,比如對“般若”的強調——通過精神的集中而直觀體驗到的智慧認知。

回來后他早晨冥想,然后去斯坦福旁聽物理學課程,晚上在雅達利工作,并夢想著創(chuàng)辦自己的事業(yè)。回首彼時彼處,喬布斯說:“有些奇妙的事情正在這里上演。最好的音樂來源于此——感恩而死、杰弗遜飛船樂隊(Jefferson Airplane)、瓊.貝茲Joan Baez)、詹尼斯.喬普林(Janis Joplin),集成電路以及《全球概覽》(The Whole Earth Catalog之類的事務也在這里誕生。”

喬布斯對《全球概覽》著了謎,他尤其鐘愛1971年的停刊號,當時他還在上高中,之后他一直帶著這期雜志,去了大學,去了團結農場。“在停刊號的封底上,有一副清晨鄉(xiāng)間小路的照片,就是那種如果你有冒險精神,會在搭便車旅行時看到的景象。照片下面有一行字:求知若饑,虛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全球概覽》的創(chuàng)始人布蘭德后來將喬布斯視為該雜志致力于頌揚的那種混合文化的最完美的化身,他說“斯蒂夫就處在反主流文化與科技的交匯處,他看到了工具為人所用的本質。”

下一集,蘋果誕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酒壇欹側 夜光杯里是酒還是 劍穗上的火 淚為誰落 廉頗老矣。信陵千古英雄氣 最終沉埋于酒色 纖手,金錘,玉連環(huán)。手...
    相見乎離閱讀 722評論 4 19
  • 期末考完試,兒子把評價本兒交給爸爸。爸爸一看老師的評語,氣的臉都紫了。他把兒子打了一頓,兒子哭著說...
    笨小孩龍龍閱讀 594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