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霞
1
如何面對近在咫尺的死神,這個話題如此沉重,如此悲愴,我們很少會提及。
“人生只是一段旅程,而死亡才是真正的回家。”看透生死的人,才會如此淡然的面對死神。
“不論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動大手術,讓我死的快最重要!在我能做主時讓我做主,萬一我不能做主時,照我的叮囑去做!
不論什么情況下,絕對不能插“鼻胃管”!
不論什么情況,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生維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種我不知道的管子都不行!
最后的急救措施,氣切,電擊,葉克膜,這些,全部不要!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千萬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
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了瓊瑤的這段話,當時的我正在病房里。
父親生病住了醫院,我回到了老家,最近幾天一直在醫院里陪護。
在此之前,我絕對贊同這位言情大師的觀點,我也是一樣的想法,不要低質量的生活,我不要插任何管子,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我要快快樂樂有尊嚴的去死,也不要茍延殘喘痛苦的活下去。
總有一些人,一些事會轉變你的看法,關于死亡,關于活著。
有尊嚴的離開是看透了生死。笑著離開是一種灑脫,也是一種境界,可如果能勇敢的活下去,更值得我們敬佩與點贊。
2
第二天,病房里轉來了一位84歲的老人,插著鼻胃管和氣管。
老人因為吐不出痰,差一點嗆過去,因此割開了氣管,插上了管子,住院五十多天了。
氣管里每天都會有痰,家人要24小時呆在身邊,給老人吸痰,喂食,照料。
老人有四子一女,女兒得了腦血栓行動不便,大兒子因意外去世。不過大兒子的兩個兒子會替離開的父親盡孝心,輪班陪護。
四個家庭輪流值班,一人24小時,每天晚上7點來換班。
老人的兒子們和孫子們都做著生意,經濟條件都不錯,沒有請護工,一直都是親力親為的來照顧老人。
讓兒媳婦或者孫媳婦來照顧?老人的大小便不能自理,太不方便。請護工,又不太放心,怕老人受委屈。
生意再忙,老人生病了,也要放下工作,來醫院里盡自己身為人子的責任和義務。
從氣管割開到現在近兩個月的時間里,每個值班家人都盡心盡力的來照顧。
四年前,老人曾經生過一次病,也住院二十多天,當時把家里的男人們全都排了班,十八歲以上的,除了上學的除外,其他人都要來醫院陪護。
三個兒子,四個孫子,共七個人,倒班兩三輪,一直到老人康復出院。
遇到這樣的兒子孫子,你怎能放棄自己的生命?
你能說你不要插管子,不要動大手術,要快快樂樂的離開嗎?
即便是五十多歲的老二和老三,在和八十多歲的父親說話時,還是像孩子一樣,老父親活著一天,他們就有當孩子的權利,如果老父親沒有了,他們也只能是父親或者爺爺了。
3
人這一生,誰都想不到自己會被什么樣的病魔纏住。
不是癌癥,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僅僅因為痰吐不出來,老人就做了手術,插上了氣管和鼻胃管。
即便是翻個身,老人也會累的喘上半個小時。把床搖起來,坐一會,老人就會示意自己太累了,要躺下休息。
老人有什么要求的時候,就拍床,隔了氣管根本說不出話來,然后家人就會猜,是餓了嗎?渴了嗎?是要解手嗎?是要坐起來還是要躺下去?
簡單的意思家人能明白,復雜一點的,就很難懂了。
老人一直如同一個小孩子一般,無奈,無助,無力。每次護士或者家屬給老人吸痰時,他都會全身抽搐,痛苦無比。
他不能說話,手也無力,說不出來,寫不出來,無法與人溝能交流。
沒辦法喝水,吃飯,只能拿針管往鼻胃管里注射來維持身體的所需。
如果生活里只有痛苦,沒有樂趣,又看不到希望,這樣的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在前幾日,我常常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也得了這樣的病,我不要插管子,不要這樣活下去,寧愿快快樂樂的離開人世,也不要如此痛苦的活下去。
在老人轉來后的第六天,因為氣管被痰給堵了,醫生給換管。換管的過程中,流了很多血,氣管里有,家人一遍一遍的擦拭著,老人因為痛苦不停的掙扎抽搐。就連我這個旁觀者都如此心疼,作為親人,感受可想而知。
假如生命只能這樣繼續下去,還不如痛痛快快的離開更好,這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家人,都是一種解脫。
可生命里總是有著太多的峰回路轉。
活著,才會有希望。
4
換了新的氣管之后,老人的痰忽然多了起來,一會也不停,就是不活動,有時還會呼哧呼哧的喘上很久。
晚上,每隔半個小時,護士就會進來觀察情況,唯恐出現狀況。
別說家屬了,我和父親也是一晚沒睡。
第二天清早,老人忽然能說話了。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中午,老人能自己動手擦拭,自己也能翻身了,以前,所有的這些都是家人幫忙來做的。更為重要的一點,現在自己能咳了,也能吐痰了。
老人臉上開始有了笑容,家人也看到了希望,和老人聊著天,說著家常。
醫護人員說,昨天換了一個細一些的管子,老人剛開始出現在不適,現在已經適應了,今天上午在換的新氣管上又蒙上了一層紗布,這幾天鍛煉一下咳和吐的功能,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拔掉各種管子,做手術縫住切口,出院回家了。
老人的折磨和痛苦沒有白白承受,家人的辛苦也得到了回報。
5
兒子有一個同班同學的父親得了糖尿病,發現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并發癥。眼底出血,只幾天的時間,雙目便失明了。現在每周要去做透析,才能維持生命。
上有六十多歲的老母親,下面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兒子,即便是喪失了勞動的能力,只有活著,積極治療,兒子就有父親,妻子就有丈夫,母親也還有兒子。
面臨生死抉擇之時,勇敢的活下去,這才是最大的擔當。
我還有一位鄰居,88歲的一位老奶奶,前年的時候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住院一個月,現在仍然好好的和兒女在一起樂享天倫。
八十多歲了,就不能做大手術了嗎?就因為看透了生死放棄生命嗎?
是的,我們都不想要病痛的折磨,我們可以豪言壯語的如同瓊瑤一般,寧愿快快樂樂的離開,也不要遭受折磨活下去。
我們能看透生死,淡然的來面對與選擇嗎?
如果讓你戴著管子生活五十天,然后,再給你十年二十的壽命呢?你愿意勇敢的活下去嗎?
五十多天的痛苦和十年的人間生活相比,你感覺孰輕孰重?
如果得了絕癥,比如癌癥晚期,離死神越來越近的時候,生命如果只剩下了痛苦,尊重病人的意愿行事。
可如果不是呢?如果得了重病,做大手術經過治療我們以后能夠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而且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人生路要走呢?
當病痛來臨之時,假若給了我們生的希望,是放棄,還是努力爭取?或許走到那一刻,我們未必都能坦然地去面對死亡,求生的欲望里,不是看不透,想不開,而是這世間如此美好,生命如此可貴,特別是親人,我們又怎可輕言放棄?
只要能活下去,插管和大手術,又算得了什么?
比起生命,比起活著,這些,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