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想吃酵素?那你知道酵素分多少種嗎?
酵素啊,我們都知道,近兩年的明星產品嘛。簡直是街頭巷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酵素是個啥?酵素有多少種?你肯定就不知道了。
酵素是啥啊?別聽別人瞎說。酵素雖然是酶在日本的稱呼,但是現在的產品酵素早就不是酶了,而是水果發酵食品的代稱。
發酵食品里都有什么?這就簡單了。主要有三大類物質。
第一類物質是益生菌。這些細菌真菌大多是有益人體的。因為都是厭氧菌嘛。
第二類物質才是酶。因為這些細菌真菌都會產生很多胞外酶,這些胞外酶就會分解某些物質,比如淀粉,脂肪,蛋白質。
第三類物質是某些生物活性物質。比如黃酮,比如乳酸,甚至還有醋酸啥的。
所以你看,酵素真的不是酶,至少不僅僅是酶的啦。所以不要再說酵素是酶了哦。
知道了酵素是啥,你該知道酵素分為哪些類了吧。
首先是按照劑型分類。劑型是一個藥劑學的稱呼,就是指產品的形態。
第一種酵素形態是液體形態的。一般稱為原液。就是把酵素的發酵液濃縮了。那些剩下的渣渣當然是不要了。最后濃縮成一種顏色比較深甚至黑黑的液體。還比較粘稠。其實,在這個濃縮的過程里,如果是采用的蒸發法,那營養物質也都被破壞了。如果是采用的反滲透法還是比較好的,把水滲透掉,留下營養。雖然液體狀態下酶的活力要高,但是保質期也就短了。
剩下幾種酵素形態都是固體形態。但是也有不同。
首先是粉末形態的。就是需要沖水喝掉的。雖然酵素的發酵液干燥以后就是粉末,但肯定沒有這么白??!相信我,這肯定是加了很多輔料的。
你要問輔料是啥?
你看看,這乳糖醇山梨糖醇聚葡萄糖低聚木糖黃原膠檸檬酸三氯蔗糖可都是輔料??!比如三氯蔗糖是抗結的,就是防止粉末結塊。檸檬酸可以延長保質期,還有酸酸的口感。山梨糖醇那就是個甜味劑。低聚木糖之類就是益生元了。這里還添加了乳酸菌,就是額外添加益生菌。不得不說,這種酵素太!不!純!粹!了!
其次是藥片形態的,就是把酵素干燥,然后壓成藥片。
還有顆粒形態。就是黃豆大小的顆粒,自己咀嚼一下就吃掉了。其實顆粒和藥片差不多,就是可以咀嚼。當然一般也是吞的。藥片和顆粒的問題是很大的。下面會詳述。反正很多人也不喜歡吃藥吧。做成這樣真的不太討喜啊。
第四種是膠囊形態。這種就是把粉末裝進膠囊。你直接吃膠囊就可以了。
比較起來。是膠囊的比較好。為什么呢?
第一. 酵素的主要內容物是益生菌,酶和生物活性物質。這三種物質在液態條件下都極易變質。益生菌在液態下可能會死亡。酶會失活。生物活性物質可能被氧化??傊?,這些東西都是有一個存活期限的,液態大大縮短了這個期限。而固體形態脫去了水分,讓益生菌進入休眠形態,酶也會保留活性。密封下氧化也不會發生了。所以固態比液態好。
第二. 要把酵素壓成藥片或者顆粒,首先你要加輔料。然后有三種壓片方法,干法,濕法,直接壓片。濕法還要加酒精什么的。有時候還要高溫烘干。不管怎樣輔料是必須加的。比如乳糖淀粉纖維素硅膠硬脂酸鎂之類。然后就不純粹了……如果要烘干,那就更都是失活了。
第三. 酵素里的酶,益生菌,都需要加水活化才能起效。但是太早起效又可能失效。再說還要經過胃液腸液,也可能讓益生菌和酶失活。而膠囊能夠避過胃液直接進入小腸,這樣就可以保護益生菌和酶的活性。而且小腸里也都是水啊,足夠活化了。
所以啊,綜上所述,是膠囊的最好呢。
而且酵素還有生熟之分。所謂熟就是指加熱以后。雖然加熱以后的酵素更安全,但是也破壞了非常多的營養物質。像大多數酶和益生菌都是不能耐受高溫的,所以就破壞掉了。比較來說,還是生酵素比較好的說。因為這樣可以保留最多的營養嘛。只要整個生產流程是可控的,理論上,生酵素并不比熟的酵素更危險呢。
另外再說一句,其實日本才是酵素的原產地。你看名字就知道了,只有日本人才喜歡把各種東西叫做XX素。比如氫氣居然叫水素……雖然臺灣也出產非常多的酵素,但是比較起來,還是日本和歐美的酵素生產技術更先進些呢。不僅僅臺灣的童鞋,大陸的童鞋也要好好學習呀~
就是這樣。日本的~生的~膠囊的酵素應該就是最好噠!你要不要來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