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很多影視類公眾號文章,在推薦一部影視的時候前面會放如上圖這種卡片形式的,很美觀。
我以前寫文章的時候通常都是像下圖這樣直接整個截圖的,這樣是比較全面,但是總感覺清晰度上不如卡片。
我百度查了一下,才發現還有這種玩法。以下圖為例,把鼠標移到豆瓣評分右邊的位置,會出現引用字樣,點擊就自動把卡片下載到你的電腦里了。這個只在網頁版的豆瓣可以使用,手機APP是沒有這個功能的。
這就出現一個問題了,按照上面操作進行,會出現下圖這樣的卡片格式,但是右下角有豆瓣官方的二維碼,簡書的文章是不允許放二維碼等推廣信息的。
把二維碼去掉其實很簡單,不會PS的話用美圖秀秀就可以解決。
點擊菜單欄的消除筆功能,按照示例所說的一直按鼠標左鍵涂抹區域即可,一次去不掉可以多涂抹幾次。
最后就是下圖這個效果,這樣的可以放心插在簡書文章里了。
我之前在這篇文章關于影視作品里的動圖|如何截取、去水印、壓縮以及添加圖片?講了怎么處理動圖(壓縮、去水印以及在動圖里添加二維碼等等)關于影視臺詞畫面的拼接,我只在開頭簡單說了幾句,當時感覺很簡單就沒仔細說,最近有很多人問這件事,那我就截圖詳細說一下。
一種方法就是用微信電腦端或者QQ對話框里的截圖功能將每句臺詞單獨截取下來(只截臺詞部分),另一種比較麻煩,是用播放器里的截圖功能把每個臺詞畫面截取,然后用到美圖秀秀里的裁剪功能,把臺詞部分單獨裁剪下來,然后保存。
不管用的哪種方法,最后都要用美圖秀秀里的拼圖功能。
把第一張圖片在美圖秀秀里打開,點擊拼圖里的圖片拼接。
然后點擊添加多張圖片,把第二張到最后一張的圖片都添加進去。
這里就出現一個問題了,你會發現每張圖片中間會有一個空白的間隔。
這里就需要按照圖中所示,在選擇邊框里把邊框大小調整成0,最后就出現下面的效果了,然后點確定,最后點右上角的保存與分享就可以了。
作為簡書【歐美劇】專題的副編,我在日常審稿的時候看到有的文章圖片很多,甚至夸張到30多張,網速不好的情況下可能很多圖片都加載不出來,但我還是對這種勞動成果表示尊重,因為我知道看片追劇、截取圖片應該是花費了很長時間。這就是個人習慣問題,有的人喜歡純文字,有的人喜歡用圖片。
我在某種程度上支持圖文并茂的表達方式,因為有的文字達不到的效果恰恰一個動圖能達到,《馬男波杰克》這部動畫劇為什么這么火,不就是因為那些毒雞湯般的臺詞嗎,那一張張臺詞拼接的圖片在朋友圈、在微博的傳播度要比文字廣。
但是圖文并茂并不意味著僅配劇照或者場景圖片而缺少文字的表達,我看過不少影視公眾號的文章都是配若干張圖片,然后說一下劇情就完事了,這種缺乏真情實感、缺少深度解析的文章也是不可取的。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經常控制不住自己,一集權游都能截出100多張圖出來,因此我深知整理影視臺詞截圖是一件很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所花費的時間絲毫不比碼字少。
所以我要說一句,所有能寫出圖文并茂的影評、劇評的創作者們上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我的公眾號|豆瓣|知乎|微博:晶姐札記
更多文章請點擊:公眾號【晶姐札記】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