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知道杜甫在現代很忙,又稱杜甫很忙吧。為什么呢?因為杜甫經常在語文書上出現,當各位再翻開語文書的時候,可能會發現自己曾在杜甫嬌嫩的臉蛋上留下過歲月的痕跡,來我們跟著杜子美的腳步,來觀賞他的自拍照。那么先前講了杜甫的悲慘經歷,今天來說一下他所寫的詩透露的思想感情吧,來【敲黑板】我們畫一下重點。首先先從杜甫的望岳開始說起吧。
首先是第一首,這首呢是在杜甫思春期。。啊呸,青年期寫的,《望岳其一》,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他與山的曠世情緣~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呢剛才也說了是杜甫青【思】年【春】期寫的,與外面的妖艷男同胞不同的是,別人熱血沸騰的一群政治家上青樓,他卻自己一個人跑上泰山寫望岳,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上的不是泰山而是斷背山呢~這首詩充滿了杜甫滿滿的愛與激情,他當時剛開始被命運捉弄,本想著我命由我不由天吧,于是便上了泰山,立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言。而值得注意的是,蕩胸生曾云的曾是個多音字,不是zeng啊,通層,代表重疊的意思。
我記得之前有個初中生給我看他作業,翻譯這句話就是“杜甫沒穿衣服胸前很多毛”我那時就噴了,差點沒掐著他說蕩胸不是袒胸露乳的意思!總體而言吧這首詩妙就妙于杜甫雖說題目是望岳,但整首詩都沒有寫到望字,卻把整副泰山的高和氣勢展現在我們面前。首先先以詢問的詩句開頭,泰山究竟怎么樣的啊~走出了齊魯兩國你還可以看到他那綠油油的的帽子啊。這種的話就好比現在寫作文的設問一樣,自問自答自言自語,卻沒人覺得他是神經病一樣。然后后面兩句就是描寫景色得啦沒什么好講的老師都說膩了那兩句的解釋。
那最后那一句呢除了剛說的這句話是一句壯言之外,也是杜甫自己想表達的感情,還是整首詩的中心句。什么叫中心句呢?哼哼【敲黑板】重點又來啦!所謂的中心句說到底就是全文的中心,換句話說你看那句話最霸氣的或者最悲的就是那句,反正肯定不可能是寫景的,除非是情和景兩個小混蛋又結合在一起了。那這句中心句它本身是什么意思呢?百度的意思是這句話寫出詩人從望岳產生了登岳的想法,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聯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皶敗笔翘迫丝谡Z,意即“一定要”。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的想望本身,當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其實哪有這么復雜,當時杜甫只是覺得:哼,朝廷里那班小biao砸們居然看不起我,我總有一天會站在泰山頂告訴你們,在場的各位都是辣雞!
杜甫寫的望岳一共有三首,這是第一篇,也是最樂觀的一篇。隨著一次一次科舉的失敗,當然其中罪魁禍首還是李林甫那條PU街,杜甫的雄心壯志也被現實打的落花流水,最后杜甫也只能高喊著“李林甫你厲害,是在下裝C失敗,是在下輸了。”那么,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