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閨蜜”這個詞越來越流行,什么“做過下面10件事就是閨蜜”之類的,我每次點開看,都要感慨一番,如果一定要按照符合幾個條件才是“閨蜜”的話,大概我并沒有閨蜜。
-2-
z是我的小學同學,說起小學同學很多人都覺得陌生吧,但是如果說是“發小”,就會親切很多吧。
小學一年級開始在一起玩,從什么都不懂就湊到一起,到走過山山水水還是陪在身邊。我是個不善言語的人,所以肉麻的話從來沒說過,她也是。我家教比較嚴,18歲之前從沒在外面獨自過過夜,以至于跟“閨蜜”睡在一個床,穿過一件衣服什么的,根本沒有過,她也是。只是小學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會煲電話粥,沒那么近卻從沒遠離過。
初中開始,不同的中學,不同的軌道,生活慢慢偏離,電話越來越少,也不太能見得到面,得到她的消息更多是我們共同的朋友。可是當我受傷脆弱的時候,她還是立刻站出來做我堅實的后盾。遇到渣男,她罵他。跟家里吵架,她安慰。跟好友絕交,她點醒我。我快樂時她不會打擾,可我難過的時候,她一定在。
我不喜歡閨蜜這個詞,說真的,如果除了朋友,還要給她加一個名字,那就是親人吧。
-3-
閨蜜還有一種,叫做gay蜜吧,這就讓我不得不提起一個人,x。
x傻是我的初中同學,沒錯,迄今為止我的圈子幾乎都是校園內。他是個男生,初中的時候總是跟我比個子,沒辦法,家族原因,我發育快,初中已經165左右了吧,而他,好像才160多一點。穿衣服也總是運動裝,看起來像個小孩子。可他偏偏從小喜歡打籃球,打的還挺好,可惜就是個子不高。
其實跟他關系真正越來越好是升入高中之后,他的個子也猛漲了將近10厘米,也戀愛了,他總是會咨詢我戀愛上的問題,而我也總是耐心回答。沒什么契機,就不知不覺變成了好朋友。大概是因為我們交朋友都是用心,并且知道對方也是用心的吧。
我是個跟男生不會發生任何肢體接觸的人,比較有界限感,所以更多的是語言精神溝通,我們總會閑扯,可是在彼此傷心的時候,都會一改玩笑態度,認真起來,好好安慰對方。
我其實不認為男女之間沒有真正的友誼,兩個人劃好必要的界限,關系再好,也不會走向愛情,反而之是走向親情。
-4-
我覺得很多時候,成不了“閨蜜”,不一定是關系不到位,而是沒有機會。
不會有誰的家在學校旁邊,誰的校服被墨水弄臟了,哪會平白無故換對方衣服穿;不會家里只有自己一個人,不會一個人害怕,哪會無緣無故去誰的家;不會性格直白,誰會能開得了口說出“寶貝愛你”。
其實更多的只是缺少這些機會,而沒有它們也無妨,就像我的那些朋友,我并沒想過如果和他們發展成閨蜜有多好。我更慶幸我身邊更多的是朋友,好朋友。在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在你難過的時候,我也能陪在你身邊。
-5-
朋友說我們倆之間保持了這么多年的友誼,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懶得互相指導生活”。我反復捉摸這句話,這一點真是太重要了
仔細想想,我身邊的朋友,從來沒跟我說過你應該怎樣怎樣做,更多的是我征求他們的意見,問問除了“我”的其他人對這件事會怎么看。
比起事前伸出手指指點比劃,更多的是,事情過程中的鼓勵認同,和事情結束后哪怕結果不好也會給我的安慰。就像是媽媽看著孩子在前面走,孩子跌倒了,再讓他自己站起來,并用溫柔的話安慰他,鼓勵他繼續走,以及告訴他,別怕,我就在你身后。
6.
我不是gay,我說不出我愛你,可我只想一直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