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樓市再次被央視新聞聯播點名!
這次不是因為房價暴漲,
卻是因為推進重點政策落實不到位,
合肥市非住宅類商品房庫存不降反升!
(3月17日央視新聞聯播)
合肥非住宅類商品房庫存有多少?
非住宅類商品房集中在商鋪、寫字樓、40年產權公寓、廠房等方面,低需求量和前期規劃大量建設,造成這些產品大量積壓,合肥非住宅類商品房去庫存壓力很大。
合肥商業庫存432.95萬方 要賣3.2年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合肥商業市場庫存達到432.95萬方,同比2015年增加28.3%,整個庫存量不降反增!
(合肥歷年商業庫存面積情況)
(2016年合肥9區商業庫存情況)
從區域來看,包河區由于大量新項目入市以及商業庫存量一直較大,存量90.34萬方居全市之首,需要53.56個月才能去化,也就是4年多時間。
細數合肥9區的商業庫存,最少也要1年多時間去化,大部分區域商業去庫存周期都要3-4年時間。
(合肥歷年商業供應與成交面積情況)
以2016年商業庫存432.95萬方來看,按照2016年的去化速度,需要3.2年才能去化完。雖然合肥商業去庫存速度上也在增長,但去年周期壓力依然嚴峻。
(合肥歷年商業市場價格走勢)
辦公市場庫存405.65萬方 要賣2年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合肥辦公市場庫存405.65萬方,增長幅度20.65%。近5年,辦公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 16年市場整體有所好轉,但供應大于求,庫存不斷走高!
2016年合肥辦公市場全年成交199.8萬方,供銷比1.3,成交比2015年增長146%,但面對全年總庫存405.65萬方,去庫存壓力依然大。
如按照2016年的銷售速度,合肥辦公市場存存需要2年去化周期才能賣完。
合肥商業地產的尷尬與未來
部分商業項目爛尾超20年
合肥的商業項目開發模式多樣,綜合體、商辦產品、社區商業應有盡有。然而與住宅市場相比,合肥商業地產市場始終差了些“火候”。
部分商場蕭條冷清,商鋪招租困難、規劃的商業綜合體遲遲未建、甚至還有部分商業綜合體成為著名的“爛尾樓”。在合肥住宅市場限購之后,商業地產是否能夠成為投資新選擇,從而迎來重生?
i more
政務區商業綜合體項目眾多,天鵝湖商圈內就有萬達廣場、新地中心、銀泰城、華潤萬象城等四大商業項目。雖然商場多,可不是所有的商場經營都十分“紅火”,如位于政務區茂蔭路與祁門路交匯處西北角的“i more”的商業項目,已經完全爛尾。
雖然之前有湘粵情、蘇果超市的進駐商場,但隨后這些超市陸續搬遷,如今商場已經完全處于停業狀態,從商場外面懸掛的廣告牌依稀可以看出這里此前有超市存在,現在卻是一片凄涼。
天徽商業廣場
除了i more,政務區天徽商業廣場的發展也是舉步維艱。該商業廣場位于政務區南二環路與荷葉地路口東南角,可以說是占據了政務區的“黃金”位置,經營卻并不理想。可惜事與愿違,廣場至今未能與市民見面。
新鴻安商城
合肥火車站對面的新鴻安商城,在合肥爛尾樓中恐怕是“年紀最大”的一個。項目始建于1994年,距今已有過去23年。項目一共7層,面積約6萬平方米,是合肥最早建成的大型商貿城之一,曾一度成為火車站區域的地標式建筑。
但可惜的是項目由于一直未通過經消防驗收、產權結構復雜等問題最終爛尾。去年10月23日,瑤海區召開新鴻安商城集中清理整治工作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新鴻安商城的關停整治工作,如今商城的外圍已經砌上了圍墻。
勝利廣場歡樂城
同樣在合肥火車站周邊的勝利廣場歡樂城作為爛尾樓曾經與新鴻安商城“知名度”不相上下。欲打造全球頂尖娛樂項目,然而2013年,勝利廣場歡樂城項目卻突然停工,讓購房者損失慘重,成了遠近聞名的爛尾項目。
讓人欣慰的是,據最新消息,勝利廣場地面廣場部分預計將于5-6月建成開放,而在其地下打造的“V to MAX”地下商城將成為華東地區首個電競文化主題購物樂園。“V to MAX”地下商城負一層2.6萬平方米,將建成一個5200平方米的電影院,其中影院的巨幕廳有近20米高,將成為合肥最大的銀幕。
松芝萬象城
位于長江西路的松芝萬象城卻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至今生死渺茫。其中商業體量約12萬方。2005年開始投資建設,曾是合肥市重點工程項目。但隨后卻遭遇拖欠工程款、改名等一系列風波,一直宣揚的沃爾瑪超市也沒有進駐。
不過2016年年底,合肥松芝萬象城微信公眾號一則微信做出如下表示:萬達電影院線已與松芝廣場達成合作意向,萬達影城將進駐合肥松芝廣場。若萬達影城真能成功進駐,松芝萬象城或將迎來重生。
明發商業廣場
位于北二環的明發商業廣場也是合肥商業招商失敗的典型案例。定位為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影城、五星級酒店、商務、精品公寓等于一體的超大型商業航母。但商場曾遭遇商戶大規模退場,廣場內的大部分商鋪至今仍處于空置狀態。
現在的服裝城中,經營中的商鋪屈指可數,而規劃中的商鋪有2000多個,空置率高的驚人。廣場內的一家店主表示,整個商場僅有臨近永輝超市附近的店面生意好點,“只有臨近超市的商鋪有些人流量,其他根本沒生意。”
融科城
除了爛尾、經營困難,合肥還有不少商業項目面臨“難產”。經開區融科城商業就是其中之一。根據規劃,融科城商業部分建筑體量約30萬方,按照規劃將在拿地后兩年內建設完工,然而該項目于2012年拿地,如今部分住宅項目已經交付入駐,商業卻依然沒有動工。
總結:
合肥商業地產的結構存在一定問題,部分區域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部分區域卻又是供大于求。
其實合肥存在問題的商業項目遠不止圖中的這些家,未來合肥商業地產如何去庫存,發展方向又在哪里?對于合肥商業地產來說,恐怕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