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況
離開湖南之前,我從來不覺得我有口音。離開了湖南之后,我從沒料到口音對我有這么大的幫助,它承擔了我課堂一半以上的笑點。
身在他鄉,你的口音就是你獨特的名片,比臉管用。
有一次給一老師代課,下課后那個班的課代表到辦公室問作業,恰好我不在,他向同辦公室的老師說:找那個帶有港臺口音的男英語老師。
辦公室的人一臉懵圈。后來他模仿我幾句,瞬間大家就知道他找誰了。
只是我比較郁悶吶,我拼盡全力想要做一個能一眼就被人記住臉的人,卻成了一耳被人記住聲音的人。真是應了那句話: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同時給你開了一扇窗。
我從來不介意學生模仿我的口音,每每看到學生模仿我時,我都用一個輕蔑的眼神甩過去:哼,你模仿不出我的韻味。
口音是會傳染的,人們常說一群人里面如果有一個東北人,大家都能被他帶出一點大碴子味。而東北話隨著春晚的推廣風靡全國。不,風靡大半個中國。
東北口音對于南方人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春晚再好,也好不過南方人在家里打麻將。南方人不看春晚的主要原因:春晚是直播,沒有字幕,看起來有點吃力。而且南方從來不缺娛樂節目,真要辦娛樂節目,央視還真得靠邊站。
我也沒有想到湖南口音也有傳染性,聽多了容易中毒,容易帶偏。當然,這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湖南衛視的推廣。
張藝興在《極限挑戰》中一口自帶魔性的湖南塑普,被大家稱為“長沙小驕傲”,成功帶偏一幫人。
大學室友喬治就成功被我帶偏了。喬治是校廣播臺的播音員,普通話很標準。跟我們混了兩年后,不知不覺受到影響,等到大三普通話測試時,他考了個二甲。
在他們廣播臺的那個圈子里面,二甲很丟人,因為其他人都是一乙。據他說,考試時腦袋一抽,想起平時跟我們說話時的那些語調,結果很不幸的考了個二甲。
普通話以北方方言作為基礎而建立起來。所以北方人說普通話就算帶有口音,也不太明顯。
但南方方言千差萬別,雖然同屬漢語語系,可差別巨大。不必說粵語,閩南語,溫州話這些名聲在外的方言,就算湖南、江西的方言那也是天書般的難懂。方言與普通話差得太遠,所以南方人說普通話才帶有濃重的口音。
在北方,尤其是華北這一塊,不管老少,都偏愛相聲,字正腔圓。
而在南方,基本上沒有年輕人喜歡聽相聲。你要是喜歡聽相聲,大家都會很怪異的看著你。我們都是看本土的或是港臺的娛樂節目長大的。這或許解釋了為什么我說話帶有一點港臺口音了。
很多人喜歡廣州,深圳這樣的南方城市,是因為在這樣的城市里,沒有人在意你來自哪里,普通話標不標準。操著不同口音的人相互交流,討價還價,你能看到一種包容與開放。
在這種環境下的人,練就了一種本事:不管你帶有什么樣的口音,我們總是能很快速又準確地聽懂你的話。
在這一方面,北方人就很吃虧。一旦你的口音偏離了普通話,偏離了北方方言,他們就不習慣了。
在h,f,n,l,前后鼻音不分的南方口音里面,我們能自如的交流,但在北方就不行了,你要是不跟他們讀正確,他們還真聽不懂。
我曾跟我學生說:在湖南,我的普通話算是不錯了。學生們一臉鄙夷不屑。摸著良心說,我沒有騙他們。
當年我們四個人考到同一所大學,普通話測試的時候,我們都是二乙,我考了80.7,這還是四個人里面最高的了。我們學校規定,外語系的人,普通話二乙就合格了,沒毛病啊!
后來有些學生跑到湖南去上大學時,他們才知道我說的是大實話。
湖南人說方言你是聽不懂的。湖南人說帶著口音的普通話(塑料普通話)那你也不一定聽得懂。語速快,聲音高,加上語氣詞多,尾音脫得長,外面的人聽起來很吃力。
我現在在北方教書,要做的事情就盡量的放慢我的語速,降低我的音調,這樣交流起來才沒啥問題。
我們上高中那會,老師上課用塑料普通話,課間,我們就用方言交流。在這兩種話之間轉換自如。
高考報志愿的時候,我特想報中文系,我班主任就跟我說:你要是完全把口音改掉的話不太容易,不如你報英文系吧!我女兒報的就是英文,學得還不錯。
于是在高考志愿上交前十分鐘,將中文改成了英文。對我來說,只要是跟文學掛鉤的專業,中文英文都無所謂。
有人問我:你說英語會不會帶有口音?
我這樣跟你說吧,中國人說英語都帶有中國口音,就跟日本人說英語帶有日本口音,韓國人帶有韓國口音一樣。
會不會英語跟講不講普通話沒什么關系,北方人說英語帶有濃重的普通話口音,只是身處北方環境,他們沒有意識到而已;而根本就不會說普通話的香港人,英語能甩你幾條街。
口音里往往藏著很多溫柔的細節。麥子曾對我說:她特別希望有人能用東北話跟她表白?!拔蚁『蹦恪边@句理直氣壯的東北話里面藏著眼角的羞澀和內心的暗喜,她覺得這特浪漫。而我覺得她口味真重。
我有一個朋友阿輝,地道的北方人,普通話標準,可在說二(er)時會不自覺的說成餓(e),原因是他大學最喜歡的女孩子是福建人,他不愿意改了。他用這種方式來記住一個人,獨特又浪漫。
有人問我:你在外面十幾年,為什么每次回家,一點外面的口音都不帶。為什么要帶口音?在塑料普通話和方言之間來回切換,這是我十幾年前就掌握的技能。
其實我心里清楚,我要是真帶點口音回去,我那愛打麻將的老媽跟我那愛打撲克的老爹他們一定會打斷我一條腿。
這些年我也看明白了,他們不管我飄到哪里,只要口音沒變就行。就像當年他們不管我成績怎樣,只要眼睛不近視就行??谝魶]變,方言仍在,那還是他們的兒子;口音要是變了,那得好好算算賬。